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忠泰美術館新展「殘山剩水」 探見城市裡的頹敗與美好

2021-03-22 20:54 聯合報 採訪/錢欽青、陳昭妤 撰稿/陳昭妤 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當城市持續發展下去,會走向什麼樣的未來?走進忠泰美術館,由藝術家張立人創作,略帶童趣感的模型城市先行迎接,再看看他耗費十年自編自導自拍的動畫,讓人好奇這檔《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展覽,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回應此問題。

「殘山剩水」概念出自策展人胡朝聖之手,與其先前策畫的「虛山幻水」與「魔幻山水」展覽,並陳為三部曲。他以山水探討現下的城市問題,卻不流於虛幻,而是邀來12位國內外藝術家,以趣味、寫實等多元風格,畫分出「消失以及不可見的存在」、「破壞與重生的極致風景」、「囚禁所和寄生之處」、「他者戰場」、「明日預言的應許之地」五個子題,交融在展場各角落。

透過藝術家們現地製作裝置、情境互動設計、錄像攝影等創作形式,帶著眾人一探當下身處的城市,原來還有這些面貌,同時思考,下一步,我們又該走向何處?

找回被遺忘的角落

拾階而上,總是被忽略的樓梯夾間,藏著新銳藝術家石孟鑫的作品《T》,他以人性尺度,在窄小空間裡重塑出平日習以為常,甚至被遺棄的鋁門窗、路燈頭等物品,藉由觀察和凝視,重新審視這些存在於身邊的日常,也讓人反思城市裡不被重視的空間與設施,對眾人生活上的影響。我們是否曾試著停下腳步,將眼光探入角落,找尋那被隱蔽的畸零空間?

往上進入梯廳,藝術家吳燦政的作品《漫遊者004》,以略帶科幻感的紅外線照拂著全白空間,同步播放台灣各種環境聲,包括蟲聲與車水馬龍聲,召喚眾人的城市記憶,紅外線畫出的範圍,讓觀者的聽覺更聚焦、更敏銳,也能重新感受許多生活裡始終存在,卻被選擇性忽略的自然聲響。

再往下走,資深藝術家陳界仁的《中空之地》,以長達一小時的錄像,探討資本主義社會裡,底層勞工的處境。置身播放室中,看著他以親哥哥自殺未遂的經歷,拍攝沒有開始、亦無結束的送葬隊伍,一時之間,宛如身處戶外,陪著面無表情的送葬人群,扛著現代主義建築的轎子,加入以勞力維持資本社會運作的隊伍,這群人所處的境地,何嘗不是城市裡另個被長期忽視的角落。

回看城市裡的他們

還有哪些,是一不小心,就會被遺忘在城市裡的呢?或許是即將邁向人生終點的老年人口吧。由藝術家何孟娟創作的《魏斯貝絲計畫》便聚焦美國知名的「魏斯貝絲公寓」,此公寓自1970年開始,便開放給年長藝術家入住,是相當具代表性的老年社會住宅。

何孟娟透過重現公寓內的居住場域,包括大量的照片、影像、資料等,試著讓觀者以老年視角體驗生命最後一哩路的感受,看看藝術家們如何以創意為自己打造方便卻充滿特色的生活空間,跟著這個城市一起變老。在高齡化的台灣社會裡,這未嘗是一種預習與參照。

同樣被忽視的人口,還包括難民。日本藝術家豬股亞希在《為何不給寄居蟹一個避風港呢?》系列作品中,便以不同城市的樣貌替寄居蟹訂製透明之殻,隱喻當今在世界各地,因國際衝突、環境變遷等因素,產生被迫流離遷徙的移民及難民問題。

城市的毀壞與失能

一個城市進步與否,許多人會認為與建設程度相關,但其伴隨的大多是破壞。在「破壞與重生的極致風景」主題中,可見到德國攝影藝術家Andreas Gursky的《東京》,以及韓國藝術家徐道獲的《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後者以各種技術形式,記錄下羅賓漢花園社區都更前的最後景象,探討關於破壞與重生的因果關係。

加拿大藝術家Liam Morgan的作品《紀念碑》,則以未經許可的游擊快閃式紅色燈光,投射在曼谷曾代表權力與奢華的廢棄大樓,突顯出資本與權力共謀下的時代證據。

在這主題裡,台灣藝術家廖建忠也貢獻新作《離群物》與《3/2》,探討城市裡常見的失能建物。那一座只能通往死路的樓梯,以及毫無用武之處的電線群,帶點趣味卻尖銳點出當代社會為發展而發展的盲點,那些失敗的規畫,為城市帶來的傷疤何其多,但置身其中的我們,僅享受著自己需要的便利,卻對這些流於浮濫的多餘設計視而不見。

明日城市的可能性

注視著眼前城市,那麼未來呢?步入「明日預言的應許之地」,想著經歷過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人類與城市在將來,還會有哪些可能性?藝術家賈茜茹透過《物品命名計畫》,展現末日來臨後,一個空間裡可能的頹敗景象,透過讓參觀者交換現場的日常物件,省思「之前」與「之後」,體驗「離開/逃離」、「回歸/入侵」幾種感受,也讓看似死去的物品,因流動而有了新的生命。

藝術家袁廣鳴的《日常演習》則以空拍鏡頭,記錄下台北因萬安演習而空無一人的城市畫面。一切停擺的狀態,就像末日電影裡的場景,這會是終結的隱喻,還是新生的可能?站於屏幕前,思考著也許這世界,終將歸零,心情或許沉重、或許平靜,但轉過身,白牆上留有的那一絲綠色裂縫,卻似乎想告訴眾人,「別放棄,永遠都有一線生機。」

現下生活著的城市,或許有其頹靡殘破,但藉著展至4月18日的《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端詳那些被忽略的城市角落,也許能從中找出些許改變的可能,這也是身在宛如末日的你我,還能為彼此所做,最浪漫又實際的事了。

韓國藝術家徐道獲的作品《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韓國藝術家徐道獲的作品《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吳燦政作品《漫遊者004》利用梯廳場域召喚城市記憶的日常聲景,擴大觀者視聽體驗。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吳燦政作品《漫遊者004》利用梯廳場域召喚城市記憶的日常聲景,擴大觀者視聽體驗。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即日起在忠泰美術館展至4月18日。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即日起在忠泰美術館展至4月18日。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賈茜茹的《物品命名計畫》透過提取日常物件,與觀眾交換影像和名字,將現成物件轉換為另一種展示方式。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賈茜茹的《物品命名計畫》透過提取日常物件,與觀眾交換影像和名字,將現成物件轉換為另一種展示方式。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德國攝影藝術家Andreas Gursky鏡頭下的《東京》。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德國攝影藝術家Andreas Gursky鏡頭下的《東京》。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張立人的作品《戰鬥之城第一部:台灣之光》。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張立人的作品《戰鬥之城第一部:台灣之光》。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陳界仁作品《中空之地》。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陳界仁作品《中空之地》。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廖建忠首度亮相的新作《3/2》透過擬真手法打造出從2F展場通往3F虛空的樓梯。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廖建忠首度亮相的新作《3/2》透過擬真手法打造出從2F展場通往3F虛空的樓梯。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何孟娟作品《魏斯貝絲計畫》。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何孟娟作品《魏斯貝絲計畫》。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石孟鑫的作品《T》設置在忠泰美術館樓梯下方傾斜的牆面,以熟悉的生活物件,文化測量突顯樓梯下方壓迫的空間。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石孟鑫的作品《T》設置在忠泰美術館樓梯下方傾斜的牆面,以熟悉的生活物件,文化測量突顯樓梯下方壓迫的空間。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韓國藝術家徐道獲的作品《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韓國藝術家徐道獲的作品《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袁廣鳴以《日常演習》展現萬安演習時的台北街頭,充滿末日感。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袁廣鳴以《日常演習》展現萬安演習時的台北街頭,充滿末日感。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
藝術家
萬安演習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李玉璽任SHIATZY CHEN板橋大遠百一日店長 巧曬名士風
李玉璽任SHIATZY CHEN板橋大遠百一日店長 巧曬名士風
9m88、高爾宣都出席  Loewe Paula’s Ibiza夜市活力開張
9m88、高爾宣都出席 Loewe Paula’s Ibiza夜市活力開張
台南必看!GUCCI ANCORA時尚登陸南美館   聯手國寶級繪師打造7樓高無敵網美牆   手繪QR Code等你「掃」
台南必看!GUCCI ANCORA時尚登陸南美館 聯手國寶級繪師打造7樓高無敵網美牆 手繪QR Code等你「掃」
ECCO邀藝術家創作 結合經典鞋履、袋包裝置作品 詮釋嶄新品牌形象
ECCO邀藝術家創作 結合經典鞋履、袋包裝置作品 詮釋嶄新品牌形象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