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 15 張

德國攝影藝術家Andreas Gursky鏡頭下的《東京》。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7 / 15 張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8 / 15 張

藝術家張立人的作品《戰鬥之城第一部:台灣之光》。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9 / 15 張

藝術家陳界仁作品《中空之地》。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10 / 15 張

廖建忠首度亮相的新作《3/2》透過擬真手法打造出從2F展場通往3F虛空的樓梯。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11 / 15 張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12 / 15 張

藝術家何孟娟作品《魏斯貝絲計畫》。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13 / 15 張

石孟鑫的作品《T》設置在忠泰美術館樓梯下方傾斜的牆面,以熟悉的生活物件,文化測量突顯樓梯下方壓迫的空間。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14 / 15 張

韓國藝術家徐道獲的作品《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15 / 15 張

藝術家袁廣鳴以《日常演習》展現萬安演習時的台北街頭,充滿末日感。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1 / 15 張

韓國藝術家徐道獲的作品《羅賓漢花園,伍爾莫爾街,倫敦E14 0HG》。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2 / 15 張

藝術家吳燦政作品《漫遊者004》利用梯廳場域召喚城市記憶的日常聲景,擴大觀者視聽體驗。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3 / 15 張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邀集12位藝術家參與。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4 / 15 張

《殘山剩水—我們的城市失敗了嗎?》即日起在忠泰美術館展至4月18日。圖/忠泰美術館提供

第 5 / 15 張

藝術家賈茜茹的《物品命名計畫》透過提取日常物件,與觀眾交換影像和名字,將現成物件轉換為另一種展示方式。圖/忠泰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