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耶誕夜的芝加哥論壇報標題引用:「我們成為了一個以購物袋衡量生活水準及以消費療法療癒精神問題的國家。」這可說是「消費療法」出現在80年代最早的報導了。
之後,歐盟進行一項研究發現,33%的受訪消費者有「高度衝動或不必要消費」的情形。百貨公司和銀行聯手無息貸款方案,同樣的研究也發現,年輕一代最容易情緒性購物,很多卡債便由此而生。墨爾本大學研究人員稱這種現象,可被歸類為「購物癖」或「強迫性購物症」的精神疾病。
消費療法可不是說說而已。研究發現,購物真的能夠讓人感到愉悅。買些好東西顯然能夠「持續、正面地安撫情緒」,並且幾乎不帶來什麼副作用。對於精品、零售業來說可真是大聲唱和的好機會。
研究人員在賣場進行數百次訪談,並紀錄人們購物行為、情緒等。心情不好,進入賣場後更容易陷入衝動購物。62%的人表示他們透過購物讓自己開心,甚至有28%的人覺得已沉溺在這種「激勵」自我的方式裡。
結論是,大多數消費療法,確實提升情緒。因為,不論花小錢或大錢可改變心情;你也許會發現,零售商常會在結帳處放些小物來誘惑消費者,或是賣場特意將糖果糕點區設在商場出口,引發隨手小額的購物欲。結果是,你多買一枝不必要的筆、小錢包或別針,不要急著否認,你也曾經著迷於亂買了非必要的東西而竊竊自喜,荷包小失血卻換來滿足感,不是嗎?
「買好東西是道德的」、「人生本來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些廣告的Slogan提供消費者給自己一個「更好的理由」揮霍一下。看起來,偶爾「感覺自我良好」的Shopping挺不賴的。管他的,信用卡!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