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為什麼覺得日子每天過得很累?
老是對每句話都放在心上,怎麼可能不感到疲乏?生活不需要一直裝堅強,也不需要過度反應。
放下不是逃避,是不浪費能量在無謂的人事物上;懂得適時放鬆休息,也是對自己溫柔以待的開始。
三招「不執著」練習舒緩人生,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整理/Orion)
【愈著急愈需要休息─ 小歇一下,可提昇工作品質 】
能幹的人懂得「適時放空」。
有些公司設有員工可自由使用的樓層,當感到疲倦時,可以到那裡短暫休息。一天安排兩三次的小歇時間,更能夠提昇工作效率。
儘管情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專注力和耐力通常都難以持久。工作的時間愈長,處理的速度就愈慢,工作品質也會下降。
「我沒日沒夜的工作,卻還是做不完」、「花了很多時間,仍然沒有半點成果」像這種時候,問題可能就是「缺乏適度休息」。
急著做出結果時,人往往想著:「沒有那個閒工夫休息!」事實上,這想法錯了。適度的休息五分鐘、十分鐘,能讓自己重新恢復精神,提高工作效能和品質,還能從一時的低潮情緒中復原。
千萬不要持續專注在工作上,偶而也要安排「放空發呆」的小憩時間。
【生氣就輸了─ 即使生氣,也不與無禮的人爭執 】
成為「右耳進, 左耳出」、不輕易生氣的聰明人。
道人是非、讓人瞧不起、被雞蛋裡挑骨頭、聽到別人說話沒禮貌時,不免會想動怒,自尊心也會受傷,不解自己為什麼要被人如此貶低。如果覺得對方太不講理,就會忍不住想要回嘴埋怨,有時甚至演變成爭論或打架。
儘管如此,還是要學習不動氣。即使很困難,但「右耳進,左耳出」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原因一,是做出失禮、不合宜舉動的當事人,往往沒有自知之明;與這種人相爭,只是徒勞氣力、浪費時間,而且對方也不痛不癢。
原因二,是容易感到自卑或有弱點的人,只要被說中痛處,瞬間會惱羞成怒。這時必須想辦法忍住怒火,試著深呼吸並切換情緒,告訴自己:「如果真的發火就中了對方的圈套。一定要忍下這股憤怒,當作今後反省的目標。」
無論如何都要記住,面對不當的失禮行為時,「一旦生氣就輸了」。
【停止裝模作樣─ 真相遲早會曝光】
裝帥、裝乖、裝成功等,只會更快迷失自己。
近年來,社群平臺上盛行某種虛假風氣。例如:大力美化宣傳自己、講究拍照風格以提高發文的矚目程度等。儘管不少人對此感到疲憊,不過「希望大家關注」的欲望,依舊強烈。
事實上,不管如何美化外貌,都無法改變真實的自己,真相遲早會曝光。這不是比秀出實際的自我更丟臉嗎?
現在就停止各方面的「偽裝」吧!不管怎麼做,身邊的人都不會對刻意營造的人設形象照單全收。畢竟大家也沒放那麼多心力,留意你的容貌和舉止。
相當介意旁人目光的人,不妨轉換觀念,並搞清楚「努力裝模作樣」會有多空虛。凡事都以真實的自我去面對,才能夠自在做自己。
【文章摘自《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2:不執著的練習》、作者:枡野俊明、出版社:悅知文化提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