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身處在厭女風行的社會中、文化中,「拍攝」、「存留」本來就受到文化場景、人際腳本、以及心理畛域影響。即使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男性也漸漸從傳統崇尚征服的陽剛氣質,轉為在乎成為情感上親密與情愛的理想典範…
女生私房話
網路發達的今日,以數位形式儲存的相片,在當事人不知情的狀況下流傳到網路上的案例屢見不鮮。特別是女明星的私密照外流,往往成為爭議的焦點。身為受害者的女性,卻時常得面對外界「不拍就不怕外流」或者「不珍惜自己」的抨擊。這樣檢討女性的「厭女」現象已然是華人社會乃至全世界面臨的議題。《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一書集結國內女性研究的翹楚,理解與拆解台灣的厭女現象。
文/方念萱(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
「被拍」與「不拍」的脈絡
以報復式色情此一典型的厭女數位暴力中,親密關係當事人利用另一方性私密影像為例,外界責備受害女性不檢點、不該拍,完全忽略了在親密關係中的兩造在性事之前、啟動「性的情境」(sexual situation)時,慣用的性腳本(sexual scripts)是什麼樣、如何形成的。即使有著親密關係的兩人要從事性交或與性相關的互動,也都深受性腳本的影響。這種習慣彼此影響,而這性腳本不是單單由有著親密關係的兩人締造,性腳本有其社會性,是由文化場景、人際腳本,以及個人內在心理腳本共構而成—兩個人慣性的性的互動其實大有別的腳本的指引。
首先,文化場景(cultural scenarios)指的是在社會的、文化的、次文化的層次上指引性行為的規範,有助決定性交中諸如對象、場地、時間、理由、形式以及做什麼或是不做什麼的諸般細節。其次,人際腳本(interpersonal scripts)指的則是個人對於文化規範的詮釋,致令積累的個人經驗、社會化經驗、和個人動機,共同形塑性情境中的動作。至於第三,個人內在心理畛域(intrapsychic realm)指的是行為人如何運用文化場景以及人際腳本以建構二人間的慾望與幻想的範疇。經由一再地啟動、應用人際與文化的行為準則,已有親密關係的二人進入性的情景場域時個人的信念、價值、所援用的幻想,也就漸漸與社會的腳本接合。
由此可見,即使在親密關係當中,這也不是認定女性一廂情願地「要拍」、「不拍」,就可以將性事中存留性私密影像的舉措歸因、在發生報復式色情的時候責備受害人的—如果一方提議拍照, 12 另一方示意同意,這也是社會文化性別腳本、二人關係存續與強弱的感知、互動中對彼此慾望與想像的偵測等等所形成的答案,即使只有一兩秒、即使是從一個獨立的人口中說出。親密互動的當下不是遭到裹脅,但是身處在厭女風行的社會中、文化中,「拍攝」、「存留」本來就受到文化場景、人際腳本、以及心理畛域影響。即使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男性也漸漸從傳統崇尚征服的陽剛氣質,轉為在乎成為情感上親密與情愛的理想典範,但依據公共衛生學者的研究顯示,大多異性戀男女啟動、遵循的仍然是傳統主流的性別腳本與規範。所以,當我們談到男女之間、原本有親密關係的男女之間的性的啟動(sexual initiation)的互動時—誰提議?做什麼?提問「是否同步拍照、攝影、錄影」或是直接提議「我們同步拍照錄影」?一造遲疑、不決,傳遞的訊息為何?—要認定女性
的回答是全然按照當時自己心之所欲回應,這顯然否定了性腳本的作用。就算女性欣然同意,這也是關係的產物、社會文化性別腳本的產物。
女性欣然同意被拍攝與否其實根本不是討論伴侶間發生報復式色情的重點,重要的是一旦性私密影像由一方役使操弄,成了報復工具,社會大眾就紛紛究責受害女性,而對男性作為只說「網路本有風險,女人當自強、舉止應該小心」。研究顯示,傳統異性戀性腳本中男性是啟動、掌控性互動的人,而女性則是回應者,回應伴侶的性需求。時至今日,我們需要深入的研究以瞭解在性的啟動過程中表意、修正、各自展現意向的方式與結果。但是,認定女人應該「說不拍就不拍」,而一旦拍了、流傳了,「要拍就不要怕」,這種說法、堅持,完全忽略了性腳本所扮演的角色與作用力,以及厭女當道時,這樣的指點與評論是如何呼應了厭女文化,忽視了女性在社會、文化、親密關係中所受到既有規範的束縛。
環境的風險為加害者卸責
除了有意無異地忽視性啟動時兩造援引的腳本以及相關的作用力,數位性別暴力發生時,只責難受害人,還有別的原因。艾瑪.簡(Emma Jane)曾經分析何以數位性別暴力、線上厭女猖獗,但是受害人反而首當其衝、為眾人圍剿、責難怪罪。她指出許多有關線上敵意的說法、言說,都將男性去人格化(much discourse about online hostility relieves men of their personhood)。評論數位性別暴力案件時,往往是看不到加害的男性的。何以故?艾瑪.簡指出,一方面大家專注女性「有問題的」線上行為、數位環境中的作為,另一方面,大家講到網際網路時動用的言說框架,常常是以一種「網路本來就是很危險的地方」(as a place that is inherently dangerous)的口吻、框架來講述,如此一來,有問題的是網路、看不見的是在其上作為的人。
以上的這些說法淡化了加害人的作為,反而是以「數位所在,就是高風險之地,什麼都可能發生」的框架化約了數位性別暴力,彷彿人進到這兒,本該預期什麼都會發生、什麼都有可能。就算是講述地方、所在的性質,這樣的看法講法也不是以「這是個『會有部分人為非作歹』的地方」的框架來形容數位所在。在後面的框架裡,行為者總還是現形的,即使不知道是誰、尚未被指認;在前面的「地方歸因」(網路本來就很危險)的框架裡,沒有加害人,只有恐怖的所在。舉例來說,當新聞報導、一般評論以「在網路上常會遇到危險」這樣的口吻勸說女性使用者在網上行事要戒慎恐懼,這就是用以指涉數位所在風險的典型口吻,但是卻未能具體精準地指出濫用數位平台的使用者的行為樣態與責任。
*
厭女文化中社會大眾對待像是報復式色情的數位性別暴力的反應往往是譴責受害女性,以羞辱蕩婦的口氣指責「當初就不該拍攝」,掉頭不看親密關係中性事前同意不同意拍攝一事,其實深受文化場景、人際腳本、心理畛域所影響牽絆。一旦性私密照外洩、數位性別暴力張揚,社會大眾說的又是「拍了就不要怕」,以網際網路萬惡論直指數位場域本有高風險,卻不看不追究本有行為能力、應該守法守份的男性,這是簡化了對媒體的認知、看不見媒體與行為者、社群,在過程中的共構、演化。尤有甚者,艾瑪.簡指出還有輿論與研究強調虛擬環境中女性只要不隨玩笑起舞,情況不會惡化。艾瑪.簡認為輿論框架輕易地卸除了加害人的責任。譴責被害人、無視加害人,成了厭女文化中對數位性別暴力的典型反應。
意猶未盡嗎?前往「讀書吧」購買本書電子版,結帳輸入【gift8】折扣碼,現折 100 元!
【本文摘自讀書共和國/大家出版《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由讀書吧電子書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