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優人物/洪裕鈞談骨董車 德國嚴謹 義大利五感兼具 英國人車一體

2018-09-10 00:36 聯合報 錢欽青、王惠琳/採訪、王惠琳/撰稿
台灣松下董事長、行競科技創辦人洪裕鈞對骨董車有一套哲學。 圖/林澔一攝影

台灣松下董事長、行競科技創辦人洪裕鈞對骨董車有一套哲學。 圖/林澔一攝影

「車子其實是代表時代的文創產業終極代表,要做到全球知名的車廠,一定要有獨到的美學。從造型到機械、工程設計、技術創新、駕駛使用經驗,甚或是內裝顏色、搭配等等,這都是文化內涵的結晶。」愛車成癡的行競科技執行長洪裕鈞熱中收藏骨董車,在他眼裡,每輛車的工藝技術都滋養了他,成為他打造電動超跑的養分。

洪裕鈞蒐藏的骨董跑車。 圖/林澔一攝影

洪裕鈞蒐藏的骨董跑車。 圖/林澔一攝影

情迷骨董車 享受駕駛的樂趣

「我以前多以收藏德國車為主,後來又涉獵英國車,前幾年跟太太去了一趟義大利,又對義大利車著迷。所以有些朋友就在那批評我是一個非常不專情的收藏家。」收藏自有一套脈絡,「在那個時代裡面,帶來很多典範轉移的車輛,不管在產業、性能或設計上都很突出,整個設計手法對車的造型或使用方式,跳脫現有框框的代表性作品。」

德國車之於洪裕鈞,等同所有男孩小時候的夢想,都從保時捷開啟對車的嚮往。洪裕鈞最欣賞德國車的嚴謹態度,將道路設計反映在車輛上。義大利人的熱情為造車融入不一樣的羅曼蒂克成分,格外重視從外觀到內裝、排檔等五感兼具的駕駛體驗。而英國車在造車上,如何應用在社會與文化上的展現,又是完全不同的哲學。

他舉自己收藏的1967年英國Lotus Elan蓮花跑車,完美表現英國車「愈輕愈好」的造車哲學,「Lotus特別注重『Simplify and add lightness』,盡量簡化,再加入更多輕量化設計。所以開這輛車的感覺不像是用手在駕駛,而是腦海裡想要開去哪,它就飄到那邊去,駕駛的樂趣直接到這種程度。」

Lotus常拋錨 學會腳步放慢點

但Lotus在車迷間還有另個涵義:Lots Of Trouble Usually Serious。揶揄Lotus跑車狀況多,洪裕鈞卻把麻煩當成了另一種樂趣。「有次我跟太太去加州蒙特利的骨董車展參加派對,兩人盛裝開著Lotus出發,突然在高速公路上停擺,還造成塞車,連警察也來了,自己修車搞了半天,白色褲子毀了,派對也沒去成,把車拖回去才發現是後車廂一雙靴子,撞到油壓調整表。」

Lotus Elan給洪裕鈞添的麻煩還不少,早就不會動的油表常讓他忘記加油,半路拋錨更是常事,「一開始車壞掉會很著急,習以為常之後,車子發不動我都很平靜地下車、叫拖車,這樣已經十幾次了。但常常會發現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景點,或是交到新朋友,這也是一種樂趣,讓我學到有時候面對事情就是要放慢一點。」

以車會友 親眼看經典設計

以車會友是開骨董車的另一項魅力。洪裕鈞參加過不少美國、日本的車展、拉力賽、環島,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藏家們的收藏哲學,收藏骨董車不僅僅是喜好,更希望能讓大眾體驗、欣賞到車的歷史。「其實骨董車藏家很辛苦,把車運到台灣來,目的是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車在動的時候,那個感覺跟看照片是不一樣的,才能體驗到真的好的設計跟經典到底是什麼,但是很多骨董車在台灣卻不能上路掛牌。」

他舉2013、2016年日本Rally Nippon來台,因為台灣對311地震賑災的慷慨,活動主題定為「謝謝台灣」,藏家自費將數十台骨董車運來台灣環島,其中包含一輛價值上億的1923年保佳迪骨董車。為什麼要做這麼麻煩的事?「他們的小林會長說,日本人覺得要跟人道謝的時候,一定要看著對方的眼睛,這才是最真實的道謝,那麼有什麼比骨董車更吸睛的?」

骨董車美 不吝開門請人坐

洪裕鈞與其他愛車人一樣,都希望讓更多人看見骨董車之美,「車子雖然都很寶貴,但車的價值是因為有人在使用、欣賞它,所以常常看到小朋友對車有興趣,我都會打開門問:你要不要坐?請坐。」曾有一次他在美國開著1963年的保時捷356B到賣場,繞了半天終於找到車位,一停好車,就有老太太拉著兩個5、6歲小孫女上前,興奮詢問:「我們等你停車等了十幾分鐘,因為我年輕時就是開這輛車,我跟孫女們講,她們都沒有概念,我可不可以看一下你的車?」洪裕鈞欣然答應,拉開車門讓兩個小女孩親身體驗奶奶開過的車。「你把車保存得很好,開在路上與其他人產生互動的瞬間,與開超跑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

女兒畫給洪裕鈞的圖。 圖/林澔一攝影

女兒畫給洪裕鈞的圖。 圖/林澔一攝影

辦公室裡除了車子,還有跟家人的相片。 圖/林澔一攝影

辦公室裡除了車子,還有跟家人的相片。 圖/林澔一攝影

太太懂車 稚女畫車也有樣

洪裕鈞愛車也影響了太太、女兒,太太張淑征甚至比許多男性更懂車。有次在聚會上一位小有名氣的美國藏家,秀出剛收藏的Aston Martin DB4 GT照片。

張淑征看了便說:「喔,可是這輛不是Zagato做的車身啊。」洪裕鈞莞爾解釋:「我那位朋友當場冷掉,但其實Zagato做的DB4 GT非常稀少,全世界僅個位數,那台已經算是很難得了。」女兒年紀雖小,但頗有乃父之風,路上車子幾乎都叫得出名號,洪裕鈞辦公室裡擺了一幅女兒5歲時畫的車子,構圖線條都很超齡。

洪裕鈞從小就有著設計車子的夢想。 圖/林澔一攝影

洪裕鈞從小就有著設計車子的夢想。 圖/林澔一攝影

每寸設計 都受骨董車影響

從收藏骨董車到開發電動車,洪裕鈞坦言幾乎每一寸設計都受到骨董車影響,甚至行競裡有不少工程師,愛車比他更狂熱,「行競開發Miss R的目的,其實是希望做一輛為真正愛開車的人,為性能而設計的電動超跑。」而這樣的目的不只滿足愛車者,更與社會大眾密切相關,因為真正懂車,才會在打滑、失控等危急狀態下的操控極限有所了解,融入設計之中,而非僅為市場開發車輛。

「沒有汽車文化的團隊,是造不出一輛世界水準的車,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經驗與體會。」但台灣無論是對骨董車,或電動車的法規都不夠友善、先進,也讓洪裕鈞感到相當惋惜,「台灣過去為了保護國內產業限制很多進口車,反而阻礙了往前走的發展,有些老車事實上是文化財,都是不同時代走過來的歲月痕跡。沒有這些文化的保存或刺激,很難發展下一波的產業。」

➤精選專題

看更多優人物

追蹤按讚「優人物」粉絲團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

延伸閱讀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