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Christie’s)香港秋拍自11月27日起至12月5日止,截至目前為止,最重要的三場晚拍成交總額將近15億港元,已創下佳士得亞洲晚拍最高成交紀錄預計加上明天最後一場洋酒拍賣,本季成交總額將超過30億港元(約110億元台幣)。佳士得也在今日舉辦線上記者會,亞太區總裁龐智鋒(Francis Belin)表示,佳士得在現當代藝術板塊的表現是亞洲所有拍賣行中最好的,共有12位藝術家作品創下拍賣紀錄,成交率高達97%,並有過半數拍品逾拍前高估價成交。
龐智鋒表示,在香港第4波疫情來襲、大環境不穩定的狀態下,最重要的是增加藏家的信心,不只在現當代藝術,所有品類最高價拍品幾乎都有成功拍出去。他也特別提到,好幾季之前佳士得就開始耕耘西方藝術家在亞洲的市場,本季西方藝術拍品締造100%成交率的漂亮成績。而中國瓷器的古玉部分以及春田博物館珍藏,都是100%成交,中國古書畫的13件最高價拍品中有12件都以高於高估價的價格拍出,各方面表現都很穩健。
他在記者會上分析,亞洲的年輕藏家比例偏高,因此持續發掘年輕藏家並深耕資深藏家,主要競標者照例還是來自兩岸三地大中華地區,在各項目都有很優秀的拍賣深度;而在因疫情旅行受限的狀況下,佳士得踴躍運用各種不同的數位方式與亞洲藏家溝通,因此雖然實際到拍賣現場的人為僅為往年的1/10,卻能締造亞洲有史以來最好成績。12月3日當晚「香港-紐約:現當代聯合夜拍」香港部分表現甚至讓人有強過紐約的感覺,龐智鋒也解釋,主要是因為該場拍賣在紐約整季拍賣中的設定僅為一小部分,美國市場整體而言還是相當熱絡的。
針對以「八尾金魚」常玉再次締造天價紀錄,佳士得亞太區現當代藝術部主席張丁元(Eric Chang)表示,這件特殊作品除了在主題上有其稀缺性,固然是藏家參考點,因為尺幅小,對常玉來說也是一個新紀錄。副主席暨國際總監及部門主管林佳如(Evelyn Lin)則針對張曉剛「血緣—大家庭2號」,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分析,亞洲當代藝術市場走向穩定合理消費的階段,是造成這件具有美術史地位和作品稀缺性作品拍出漂亮成績的主要原因,她也提到,因為愈來愈多年輕藏家參與,推動年輕藝術家作品的拍賣表現,年輕藏家在國籍與地域上的區隔已經逐漸邁向無國界的狀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