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場上半年蕭條,鎖定金字塔頂端的珠寶品牌都出現20至50萬中價客層消失的M型化消費現象,流行性強、品牌忠誠度相對不高的飾品,更顯見中價消費式微情況。走趟百貨公司不難發現許多飾品櫃位洗牌,繼年初丹麥飾品Evita Peroni退出,動輒3、5千元起跳的日本髮飾品牌COMPLEX BIZ碧茲也將於8月結束代理,目前正舉辦3折起出清特賣;曾找過言承旭、何潤東代言的Mia Jewelry近期也在2折出清。
業者保守估計較去年同期,業績至少掉了1成。瑞士品牌夏利豪(CHARRIOL)坦言,過去淡季以滿額贈就能吸客,今年還不到周年慶已需要配合百貨現金回饋,有折扣才能拉抬買氣,七夕仍主打討喜的蝴蝶精鋼飾品,未來將減少鋼飾比例,多推銀飾,提高商品價值感。
丹麥銀飾品牌Thomas Sabo今年秋冬新品加入鑽石,僅是點綴小鑽卻增加價值感,品牌表示,客單價沒有掉,掉得是來客數,顯見是消費信心低落,但對於喜歡、意圖購買的商品卻不手軟。
單價相對具競爭力的台灣自創銀飾品牌,如STORY ACCESSORY(故事銀飾)、YUME乙葉夢,雖坦言買氣有差,但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小。
網路起家的STORY ACCESSORY今年積極拓點,9月還將搶進信義區的統一阪急百貨,總經理馬瑞謙表示,價格之外,有獨家特色才是真正獲青睞主因,如一次結合姓名、星座與誕生石的訂製項鍊,這次七夕主打的「紅線尾戒」鍍18K玫瑰金精巧外型結合尾戒趨吉避凶、月老繫紅線於小指等命理概念,好幾款都賣到缺貨。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