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里約奧運的游泳比賽,不論是選手戴兩層泳帽引領風潮,或是傅園慧被太緊身的泳裝彈到痛得哇哇叫,都是焦點話題,其實回顧百年以來的泳裝演進史,也有不少趣聞佚事,值得再三回味。
20、30年代
20年代的泳裝是以羊毛織成,不僅讓人發癢不舒服,而且一碰水就變重,30年代首度使用佳積布製成泳裝,讓當時的瑞典選手Arne Borg打破世界紀錄,不過當時的男人穿的是連身泳衣,直到1935年,男人才能赤祼上身、只穿短泳褲下水。
40、50年代
1946年,泳裝史上劃時代的發明「比基尼」問市,女人穿比基尼、男人則穿超迷你三角小泳褲,引發衛道人士的大聲撻伐。但同時也有款式保守的泳衣,當時流行在比基尼小褲再罩一件長及大腿的連身泳裝,有點像現在的褲裙。
60年代到20世紀
這個時期男女泳裝的款式沒有太大改變,但在材質上愈來愈精進,減少阻力是最大的考量,其中1957年使用尼龍材質製成泳衣,更具代表性。1977年,游泳選手開始戴蛙鏡出賽。
2000年,鯊魚裝問市
2000年,可有效抗水阻的「鯊魚裝」正式問市,包括Speedo研發抗水阻的「Fastskin」、Arena的「Powerskin」等,讓選手可以游的更快、更省力,這項發明也創造了傳奇人物──菲爾普斯 (MichaelPhelps),當年雪梨奧運會上,菲爾普斯一舉拿下3面金牌,此後十餘年來菲爾普斯稱霸奧運,無人能及,這也讓他贏得「飛魚」的封號。
鯊魚裝模仿鯊魚皮膚的結構,可減少水的阻力、提升游進速度,據說不必游泳就能前進,十分神奇,國際泳聯會在2010年為了杜絕高科技泳衣對比賽公平性的負面影響,禁止選手穿上非天然紡織物製作的高科技泳衣,也就是俗稱的「鯊魚裝」。
今日,鯊魚裝再演進
為了符合國際泳聯的規範,Speedo在2012年倫敦奧運前夕研發「Fastskin 3」,Arena也在同年推出「Powerskin Carbon-Pro」,利用3D彈性布料緊勒住選手的臀部、胸部和腿部線條,打造與鯊魚裝同樣的抗阻力效果。
今年里約奧運上鯊魚裝再進化,Speedo新推出「Fastskin LZR RacerX」、Arena的「Powerskin Carbon Ultra」和「Aquaforce Lighting」,贊助奧運游泳選手出賽,都獲得不錯成績。
新款泳裝相當緊身,是以3D彈性布料緊勒胸部,光是穿上它就要花上20公鐘,如拿下銅牌的大陸選手傅園慧,就是穿Speedo泳衣調整肩帶時,被超緊身的反彈力道打到,痛到呲牙咧嘴。
至於菲爾普斯,則是穿上他與Aqua Sphere合作的同名品牌「MP」登場,今年的里約奧運上他拿下5金1銀,迄今總共累積23金3銀2銅,是史上獲得最多奧運獎牌的運動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