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從日本學成回來,陳瑞憲很欣羨日本人的生活環境,「什麼東西都要美,什麼東西都很講究,每個人都有規律,台灣為什麼不能這樣?」即便自小對美感有高敏銳度,但到了日本並跟隨安藤,仍給了他很大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我就像灰姑娘進城」,但這也讓他進一步體悟美好的背後需要紀律和規律。
「日本的美有很多面,其中非常吸引我的,是所有日本國民把美當成基本款,在那樣的社會氛圍中產生讓人舒服的東西」,陳瑞憲解釋,日本人將美學視為生活的基礎,自然而然地在那生活平台往上發展,但是台灣卻把那美的平台當作目標了。 回來台灣,他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可將在日本所感受到、努力過的氛圍帶回來,可以用什麼樣的媒介讓一般人看到,讓台灣人也可以擁有那樣的基本美學,「我在日本被啟發了,也希望在台灣可以啟發更多人」。
剛好,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想找台灣當時年輕設計師來做書店,因緣際會下陳瑞憲便就從天母的誠品開始,一路做到兩岸三地,也藉由誠品這平台,將自己對美學的理念和能量,放入其中,傳遞給眾人。
第一間誠品 實驗性質的設計
「最初的那個誠品,對我來說,有很大的意義」,陳瑞憲說。他設計的第一個誠品書店,其實是在中山北路七段,由一獨棟幼稚園改建,但後來房東收走,只剩忠誠路上現在的誠品。 因為才從日本學了滿身功夫回來,陳瑞憲當時做了很多實驗性的東西,譬如,那是第一次用夾板做書架的書店,因為預算不多,他乾脆不貼木皮也不上漆,買了各式各樣顏色的夾板,「那個誠品的書架用了好多顏色,很好玩」,他開心地形容,但我們一邊惋惜竟沒有保留照片可參考。
又譬如,故意把地板墊高,但還要有無障礙空間,所以有很多上上下下,立體落差,「那時還要說服吳先生,怎樣把書店跟後面的花園結合」,最後,店內後方全部不用書架,但有樹,很多人坐在那裡看書,「陽光透過樹影灑下,你會覺得坐在那裡看書好幸福」。陳瑞憲笑著說。
除了天母誠品,還有2004年獲得香港設計中心主辦之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誠品高雄大遠百店,台灣約有一半的誠品風貌出自陳瑞憲之手,過去並不特別被重視的書店,透過他詩般的空間語言詮釋,成為蘊含並傳遞美學的媒介。
香港誠品 拿掉設計 做到最低調
匯聚全球知名設計品牌、潮流創意資源豐沛的香港,最不缺少的就是設計,正因為香港有太多overdesign(過度設計),對於去年8月開幕,誠品的第一家海外分店銅鑼灣誠品書店,陳瑞憲反而決定拿掉設計,連材料也不上漆,什麼東西都是最原始的。
「我希望比其他的誠品都還要low key(低調),因此一直拿掉、一直減到最低可以忍受的程度,做出最簡單的東西」。在最膨脹繁華的地方,陳瑞憲選擇內斂。 要讓人注目或凸顯不一樣,有很多方法,一片眾聲喧嘩,假如保持沈默,反而會被特別注意,他說,事實上,香港人什麼樣的設計沒看過?透過一個設計密度比較小的東西,某種程度也讓他們看看,「設計,其實不需要這麼用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