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和高中,我讀的都是私立女子學校,雖然當時我也曾參加過戲劇社,但因為當時戲劇社被認為是已經過氣的社團,所以加入沒多久後就退社了,之後就變成回家社(註1)。
雖然高中時我不曾加入戲劇社,我卻一直有個想法,有一天想要成為演員。因此我問過父親好幾次,「怎樣才能成為演員呢?」,父親的回答是,「如果從小就開始演戲的話,可能會沾染一些不好的習慣,高中畢業前什麼都不用做。但是,不管是書或是電影都好,好的東西你要大量地去看。」當時,因為正值泡沫經濟時期(註2),有很多優秀的海外人士來日本舉行展覽。因此,國中一年級退出戲劇社後,我就開始去美術館,或是一個人去小戲院看電影。
當時周遭的朋友們只要稍微接觸到不熟悉的文化就很開心,大家都說喜歡那些東西,我也會跟她們說我看了哪些電影,讀了哪些書。像是買了藤原新也的《萬物終歸一死》(註3)。書都被我看爛了,真的很嚮往,還迷上了江戶川亂步(註4)、太宰治(註5)等等。當時就是這種可愛的青春時期。當然,我對於自己獨自一人去看歐洲電影一事,還真有點陶醉呢(笑)。
現在,不論是好萊塢電影或是藝術電影都能在大銀幕上看到,可以依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但當時身為高中生的我,看到好萊塢的超級鉅片還有點瞧不起的發出「噗!」的蔑視聲。我想不論是誰都有過這樣的時期吧,因為當時很長一段時間都沈迷其中,所以完全沒有念書。因為打從心底認為,數學和我的人生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反而在那段時期看了大量的各式各樣的東西。相反的,現在都是不斷的在產出,甚至覺得還在用以前包括重考在內的那段時期,所吸納、儲存的本錢。
在那種多愁善感的年紀,原來我看了那麼多的東西,在那個像吸水海綿一樣,無論有多少全都能吸收的時期,把念書擺到一旁,大量的閱讀書冊及觀賞電影,我覺得真是棒極了。我認為這些養分全部都成為我的血肉。但是,我不是那種只讀書的文藝少女,當時因為是泡沫經濟時期,我可是做了許多荒唐事喲(笑)。
當時看世界的角度,真的就是女高中生的角度,因為是少女時代所以就真的是個少女的樣子。穿著制服,拿著LV的包包,在澀谷的街道闊步逛街(笑);如果和男校學生聯誼,就約在六木本,對方如果長得很怪,就快跑逃走(笑)。真的是個笨蛋。現在一起工作的同年齡的創作者們,有很多人當時都曾迷上組樂團,這是我從來沒接觸過的路。
註1:國中或高中放學後沒有參加社團活動,立刻就返家的學生,被戲稱是參加回家社。
註2:日本經濟在1980年代後出現過前所未有的高潮,當時社會人力不足,工資高漲,資金流動暢通,人人過著奢華生活。但1991年以後,由於投機過剩,日本經濟開始走向低谷,銀行出現大量呆帳,日本的股票、土地等資產價格開始持續暴跌,日經指數從三萬多點跌至一萬五千多點,投資者損失慘重。後來,日本人將那段異常的經濟發展時期定義為泡沫經濟,因如泡沫一般容易破裂。
註3:藤原新也,日本的旅行名家《萬物終歸一死》(メメント.モリ)是他1983年出版的攝影集,以他在不同地方拍攝與死亡主題相關的照片搭配短文形式出版。書名源自拉丁文「Memento Mori不要忘了自己總有一天會死」的警語。
註4: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小說之父,1894年出生。1923年發表處女作《兩分銅幣》獲《新青年》雜誌青睞,打響知名度,到其逝世為止,一直是日本推理文壇的核心。1947年創立偵探作家俱樂部(現在改為日本推理作家協會)並任會長。1954年,為慶祝六十大壽,他自己提供基金設立「江戶川亂步獎」,如今是日本最知名的推理小說徵文獎項。
註15:太宰治(1909∼1948),日本戰後著名作家,在日本文壇被歸為「無賴派」或「新戲作派」,此派作家作風頹廢,書寫主題多揭露人類的墮落與放蕩,反抗現實。太宰治為貴族之後,他的家世與當時的社會背景,造就其矛盾的心態,對他後來的小說創作有很大影響。大學時代開始過著放浪不羈的生活,曾多次自殺未遂,最後與愛人相偕投水自盡。代表作有《斜陽》與《人間失格》等。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