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代,一個肉肉的小女孩凱特,跟她的父母親與妹妹,一起坐英國郊區的草坪上野餐,旁邊有一個爸爸架起的小帳篷,這是接 Case 演戲的父親給予全家最大的禮物-—儘管住不起酒店、去不起套裝旅行,但是他可以帶她們去露營。這是凱特溫絲蕾小時候的記憶。在成為被《紐約雜誌》譽為「當代最優秀的英語系女演員」之前,凱特過得是最一般的生活,甚至可能比一般小女生都還要苦澀,可是這也是成就她為如今一個自信、大氣女演員的原因。
1975年,凱特溫絲蕾出生於小鎮 Reading,祖父母開過劇院,父母親則皆是接 Case 賺錢的小演員,開著會熄火的二手車,常常得再接零工才能過生活。因此,直到11歲以前,凱特都是穿二手鞋、口袋裡只有10P(相當於台幣5塊)當零用錢。不過家族對於戲劇的淵源,卻讓她耳濡目染,10多歲就展現了演戲長才。父母親也清楚這點,所以拼命掙錢讓她可以上當地的戲劇學校 Redroof。
苦澀的童年
可是,誰知道,在女人們搶破頭要成為女演員的校園裡,少女凱特已然慢慢長到169公分、將近82公斤,即便有對戲劇的熱情、在學校的舞台上發光發亮,卻得夾帶著青春期被霸凌的噩夢,在學校裡被大家叫「脂肪層」。她在專訪中提到:「我從來沒有想要成名…,我過去很胖。我不認識任何一個胖而出名的女演員。你知道,當過一個胖小孩,就永遠會是個胖小孩。因為你總覺得你看起來好像跟別人有點不一樣,而我還是有點點這樣的傾向。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覺得我是好的、性感的、美的,完全不覺得。」
究竟青春期影響有多深呢?據說凱特曾在演出《理性與感性》後,在百貨公司碰到當年欺負她的女孩,狠狠地告訴那人:「我想告訴妳,謝謝妳過去的尖酸待人,讓我成為一個更強壯的人!」接著帥氣轉身離開。顯然,凱特的勇氣,是在九○年代後的電影與演出之中,日漸茁壯。
化被動為主動
這種強壯,是來自於荒寥草原上築起的高牆,風吹不動、水沖不垮。
凱特知道,耿耿於懷或被擊垮,就將成為軟弱失敗之人,所以她往往選擇主動出擊。不管是在「身形」的議題上,當年《GQ》把凱特的封面修得過瘦,她索性寫信關切並要求道歉。過去拍《鐵達尼號》時,卯盡全力搶角色。第一次試鏡,她跟導演說:「我就是 Rose!」;再來直接送給他一朵紅玫瑰,告訴他她就是那朵英倫帶刺玫瑰;最後,甚至打電話過去留言,質問:我就是 Rose,我不懂你為什麼還要試其他人呢?當然,詹姆斯卡麥隆被她的天份與堅決打動,果不其然《鐵達尼號》也成為史上暢銷傳奇電影。
爾後,她選片的好眼光,更把自己的演藝生涯帶往另一波高峰,包括演出法國導演 Michel Gondry 的《王牌冤家》,跟李奧納多2008年再次合體的《真愛旅程》、裸身演出的《為愛朗讀》,凱特溫絲蕾已經脫離早年人家給她的稱號「馬甲凱特」,不再被困在英倫古裝劇之中。她知道自己有多厲害,就如她拿到金球獎最佳女主角時,曾說:「不好意思喔,安(海瑟威)、梅莉(史翠普)、克莉絲汀(史考特),喔老天,還有一個對不對?安潔莉娜!好,原諒我,這真是『大集合』,但是這竟然發生了。」《為愛朗讀》被提名奧斯卡時,她也坦率地說:「我想要這個獎嗎?你他*的,我當然想!大家都會覺得我不在乎,或並不想得獎,或並不需要它錦上添花。可是,要在這裡五次絕不容易,而我只是個普通人。」
直率惹人愛
你很難不愛上這樣直率的凱特溫絲蕾,她跟我們一樣會害怕、會為身材煩惱、也會喜形於色,但是她忠於自己,也忠於實踐人生。前夫 Sam Mendes(《○○七空降危機》導演)就說:「她如果決定了,你怎麼也沒辦法改變她的念頭。」就好比,凱特曾為了陪小孩,而拒絕伍迪艾倫的《愛情決勝點》邀約。又好比,她之前曾為一部在HBO播映、關於自閉症兒童的紀錄片做旁白,爾後索性成立非營利組織—「金帽子基金會」,幫助消除人們與自閉症兒童之間的藩籬。
就連現在懷了第三個寶寶,她也是個停不下來的孕婦,演出《分歧者(Divergent)》,凱特說:「是的,我懷孕了,但是這不是不能演戲的理由。我不是笨蛋,當時閃過我腦中的念頭就是,我並沒有演過壞人,而且我有點訝異我沒做過。有時候你就是要跟寶寶一起動起來。」執拗、誠實、不顧一切,凱特溫絲蕾叫人著迷的是她的勇敢,那是用金像獎、勳章都換不來的可貴。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