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會說故事的前Google資料科學家用大數據,告訴你找出致富的真相:財富位居全美0.1%的人中,84%至少有部分收入來自自有事業,並根據稅務大數據,觀察出最可能致富的6大產業!
*本文節錄自《數據、真相與人生》。
>>延伸閱讀:30歲就提早退休?5個「FIRE財務自由運動」的人生反思,探索疫情世代的生活新可能
美國哪些人很有錢?
PHOTO CREDIT: IG@kyliejenner
其實直到幾年前,我們都只能有限度地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我們大概都知道有哪些行業較可能讓人發財,也多少有概念,知道那些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的人比老師賺更多錢(高盛員工是否應該賺得比老師多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直到幾年前,都還沒有任何針對全體美國人,包括最有錢的那些人進行的完整研究。我們一直以來都只能藉由兩個有缺陷的管道,來判斷哪些美國人最富有。
PHOTO CREDIT: Seattle Children's FB
第一,我們可以問人。但是有很多人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賺多少錢,讓狀況變得複雜。傑克.麥克唐納(Jack MacDonald)是律師兼投資人,他住在華盛頓的一房公寓內,身穿破爛上衣,還會為了省錢蒐集雜貨店的折價券。當他過世時,卻捐出靠著投資賺到的一億八千七百六十萬美元,震驚眾人。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TIMOTHY A. CLARY
相反地,安娜.索羅金(Anna Sorokin)在二○一三年移居紐約市後,立即躋身紐約市上流社交圈,她告訴其他人,自己繼承六千萬美元的信託基金。她在最高檔的餐廳用餐、入住最奢華的飯店,還讓朋友先墊錢,告知之後會償還。她最後因為向多人與數家機構詐財而遭到逮捕,鋃鐺入獄,大家這才發現她已經破產的秘密。大部分的人都不像麥克唐納或索羅金那麼極端,但是在複雜的當代生活社交舞中,許多人會故意誇大或掩飾自己的財富。
>>同場加映:《創造安娜》真實版比劇情更狂放?「首位揭發者不是她,出獄後還推NFT?」影集沒說的9個真相!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Michael Gonzalez
第二,就是聽一些有錢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透過媒體得知。不過我們所知的那些有錢人,顯著偏重人生故事有趣到值得一提的族群,因此我們對於有錢人的想法,嚴重偏向故事引人入勝的富豪。
幾年前到底發生什麼事,讓我們終於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美國富翁?這件大事就是學術界終於獲准和美國國稅局合作研究全美稅務人的數位化資料。(所有資料都經去識別化與匿名處理。)其中一個研究團隊馬修.史密斯(Matthew Smith)、丹尼.雅岡(Danny Yagan)、歐文.席達(Owen Zidar)及艾瑞克.哲維克(Eric Zwick),我之後都稱為「稅務資料研究團隊」,他們利用這些資料探究最有錢美國人的總體職涯發展。
在討論他們的研究結果前,我必須先做一段重要的公共服務宣言,不這麼做的話,我怕會被信奉社會主義、已故猶太祖父母的亡魂大吼,就是「賺大錢未必是適切的人生目標,也未必會帶給人快樂。」
84%的生財之道在於自有事業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NBC
好,現在就來看看有錢人的生財之道。讓我們先從不那麼驚人的發現談起:稅務資料研究團隊發現,美國有錢人大多擁有自己的事業,而不是靠薪水賺錢。更準確地說,財富位居全美前○.一%的人中,只有約二○%的人收入主要來自薪資。
*在這些有錢的美國人裡,84%的人至少有部分收入來自自己的事業。
當然還是有一些富豪藉由向組織領取薪資,累積財富的著名實例。試想那些企業執行長,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的傑米.戴蒙(Jamie Dimon),年薪超過三千萬美元;或是知名主播,如NBC新聞台的萊斯特.霍爾特(Lester Holt),年薪超過一千萬美元;或是頂尖運動團隊的教練,如大衛.肖(David Shaw),史丹佛大學在二○一九年付給他八百九十萬美元的薪資。
不過從數據可以得知,這些藉由薪資致富的途徑較為少見。稅務資料研究團隊發現,在前○.一%的富人裡,每一位靠著薪資達到這個地位的員工,可以對應到三位靠著經營事業獲利達到這個地位的企業主;或者以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件事,就是在富豪中每出現一位戴蒙(員工)就會有三位皮爾斯(企業主)。即使某個人的薪資高得誇張,像一些運動明星那樣,也不會變得和擁有正確資產的人一樣富有。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Streeter Lecka
尼克.馬吉烏利(Nick Maggiulli)這位資料科學家最近指出一件有趣的事,在兩萬六千個曾出戰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的男性裡,你知道誰最有錢嗎?答案是傑瑞.理查德森(Jerry Richardson)。
他是誰?他是已經退役的外接員,在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的兩個賽季中,總共接到十五顆隊友傳球。從美式足球退役後不久,理查德森就創辦自己的事業,購買並擴張速食店哈帝漢堡(Hardee’s)的店面,入股五百家以上哈帝漢堡的店面,為他建立淨值超過二十億美元的財富。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Thearon W. Henderson
相反地,史上最偉大的外接員傑瑞.萊斯(Jerry Rice),在二十年的球員生涯中,總共接了一千五百四十九次傳球,據估算有四千兩百四十萬美元入袋。財富數學式可以這麼寫:十五次職業生涯的接球數+五百間哈帝漢堡的價值,是一千五百四十九次職業生涯的接球數+零間哈帝漢堡的大約五十倍以上。
順帶一提,理查德森運用自己的財富,成為卡羅萊納黑豹隊(Carolina Panthers)創辦人之一,但是因為被指控在職場的發言具性暗示又涉及種族侮辱,而被迫出清所有股份。因此,請注意要從理查德森的故事吸取正確的教訓:故事重點是擁有資產這件事對於建立財富的重要性,而不是怎麼當一個好人。
最難以致富的行業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擁有自己的事業是在美國致富的主要途徑,但是不保證你一定會發財。每一位每年都可以穩定賺大錢的皮爾斯,都可以對應到更多創業後就倒閉的人,還有許多人雖然開創事業,卻只能勉強擠出一點獲利。在商場上,是什麼決定成敗?選擇進入哪個領域至關重要。有些行業可以催生好生意,讓企業主很有機會發大財,但有些行業就不是如此。讓我們從後者開始,談談那些難賺的事業。
PHOTO CREDIT: pexels
田恩.羅(Tian Luo)和菲利浦.史塔克(Philip B. Stark)檢視哪些行業企業主的事業存活率最低。他們利用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大量資料集進行研究,該資料集涵蓋所有在美國營運的事業。
事業存續期間最短的行業是哪一個?
唱片行。唱片行平均撐二.五年就會倒閉。換句話說,典型的唱片行生涯軌跡就和許多啟發店主的搖滾巨星一樣:短暫,但成功吸引迷妹。
PHOTO CREDIT: pexels
這是資料揭露的規則之一:看似誘人的行業、那些孩子可能會想成立的事業,往往很快就會關門。快速倒閉的企業清單上,還有電子遊樂場、玩具店、書店、服飾店及美妝店。換句話說,這項研究提供有意創業的人重大警告。如果想投入孩提時夢想的誘人行業,一定要格外小心。
這些行業往往競爭極為激烈,你很難從中脫穎而出,還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損失大筆金錢。(我必須承認,確實有些創業領域既誘人、成功機率又高,待會兒就會提到,但是要投入那些行業需要極具天賦,還得為事業奔忙。)
最可能創造財富的行業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那麼,哪些行業最可能創造財富?稅務資料研究團隊記錄各領域中,有多少企業主可以躋身全美收入前○.一%的行列。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下表,擷取自研究團隊放在線上附錄的表J.3。圖表中的五個行業孕育最多富豪企業家,不過用這個圖表來判斷獲取財富的最佳途徑可能會被誤導,以下我將解釋箇中原由。
PHOTO CREDIT: pexels
所以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應該辭職,到這些稅務資料研究團隊發現富豪最多的行業創業嗎?致富之路就是開餐廳,然後試圖加入四千多位有錢老闆的行列?那位蒐集祖母的食譜並開披薩店的女子,難道不只是追隨自己的夢想,還追隨數據?
不是這樣的,單就這個圖表來看哪些行業適合創業會被數據誤導,原因在於:它只顯示在該行業創業致富的人數,並未考量到總創業人數。有些行業排名高,只是因為這個領域創業的人非常多,而不是因為創業致富的人占比高。
PHOTO CREDIT: pexels
回到餐廳這個主題,我分析公開的人口普查資料後發現,餐廳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創業類別。全美有超過二十一萬家餐廳,意味著四千四百七十一位餐廳老闆只占總數的二%左右。換句話說,開餐廳並不是致富機率特別高的選擇。如果你遇過許多有錢的餐廳老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餐廳老闆太多了。
PHOTO CREDIT: pexels
相反地,有些領域致富的機率大上許多。想想汽車經銷商,那是另一個在稅務資料研究團隊的圖表中名列前茅的行業。依據人口普查資料,全美總共只有兩萬五千兩百家汽車經銷商。換句話說,五千兩百三十六位有錢的汽車經銷商占總企業主比例高達二○.一%。也就是說,汽車經銷商這個領域幫助企業主成為全美收入前○.一%的人的機率,比餐廳高十倍左右。
《數據、真相與人生:前Google資料科學家用大數據,找出致富、職涯與婚姻的人生解答》
(購買連結請見原始文章▼)
售價NT$379
【延伸閱讀】
PHOTO CREDIT: Harper's BAZAAR Taiwan
>>達成「財富自由」不是夢!簡單三招掌握「致富秘訣」提前規劃退休生活
>>如何用興趣增加被動收入?解密實現「財務自由」的創業5步驟,斜槓創業幫自己加薪!
>>【職場老實說】工作多年遲遲沒有加薪?CEO女強人分享「加薪關鍵」,提高調漲薪水成功率
>>離職、跳槽前必看!超過5年沒升遷、輪調=競爭力亮紅燈?職涯專家分享工作越換越好的「4C原則」
>>【職場老實說】能夠在職場上自在生存的人,通常都已認清並接受這5件事實
*本文由哈潑時尚 Harper's BAZAAR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