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年近30歲是一生最混亂的階段?長大之後就會變好嗎?三大特質測試自己是否已成年

2020-09-29 09:11 聯合新聞網 udn讀書吧

文/Know Yourself主創們

我們面臨的情形則完全不同—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都市化讓婚姻和生育年齡普遍推遲到了二十五歲以後。在校讀書的時間增長,也是近幾十年來發生的社會變化之一,大學畢業後受更高等教育越來越普遍。成人期該做出的許多承諾和責任都被推遲,而從青春期開始的、人們對於自身角色的探索和實驗則持續開展。

對這世代來說,在成年初顯期,我們對於自身角色的探索要比青春期更加劇烈。十八至三十歲,尤其是十八至二十五歲這個階段,變成了獨特的、與其他階段有著顯著差異的生命階段。

頻繁的變化、對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這個階段最顯著的特徵。到這時期的末端,也就是臨近三十歲時,大部分人都已經做出了對一生有重大影響的人生選擇。研究顯示,當成年人回顧一生中發生哪些最重要的事件時,他們經常追溯到在這個時期的事。

十八至二十五歲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在這個階段,人們已經開始擺脫完全的依附狀態,但又還沒有完全承擔起成年人應該承擔的責任。人生許多未知都還在發生,幾乎沒有什麼是確定的,對於自己人生獨立探索的程度之廣闊,是其他階段無法企及的。

心理學家肯尼斯.金尼斯頓(Kenneth Keniston)這樣描述這段時間:這個階段的年輕人身上,存在自我和社會之間的張力,以及對於被完全社會化的拒絕。

(圖/Shutterstock)

(圖/Shutterstock)

一生中最混亂的階段

一九九七年,美國人口普查局的資料顯示,在十二到十七歲,有超過九十五%的人和父母一起居住,超過九十八%的人沒有結婚,只有少於十%的人有孩子,超過九十五%的人在上學,這是十八歲以前的標準化生活模式。而到了三十歲,另一種標準化的生活模式又會出現:在三十歲以上的人中,超過七十五%的人已經結婚,大約七十五%已經成為父母,只有不到十%的人還在上學(現在的情況可能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

在這兩個人生階段之間,尤其是十八至二十五歲,一個人很難從年齡推論出他的狀態。他可能結婚了,也可能沒有;可能還在上學,也可能沒有。這種難以預測展現了這個階段的實驗性特徵。

心理學家傑佛瑞.阿奈特(Jeffrey Jensen Arnett)引用了另一位學者帕森斯(Talcott Parsons)在一九四二年提出的概念:「the roleless role」(完全沒有找到角色的身分)來描述人在成年初顯期的狀態。這個階段裡,他們比較少受到丈夫/妻子、父親/母親這樣的角色身分的限制。

而這種無限制的狀態,加深了他們生活狀態的難以預測。

在這個階段,每個人的生活狀態、角色身分是不穩定且混亂的。美國的資料顯示,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在高中畢業後進入大學讀書,在大學讀書的這幾年裡,他們過著獨立生活以及繼續依賴父母兩方面狀態混合在一起的生活。

例如,他們有時在宿舍或租處裡居住,有時又回家居住。這種狀態被社會學家們稱為「半自治狀態」,因為他們承擔部分獨立生活的責任,同時把另外一些責任留給父母和其他成年人。

在成年初顯期,人們離開父母家獨自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全職工作和與戀人同居,只有不到十%的男性和三十%的女性一直到婚前都住在家裡。這是搬家次數最頻繁的人生階段。這些變化顯然和這個階段的探索性特徵有關,通常發生在一個階段的探索結束,另一階段探索開始之前(比如結束學業,開始新工作等)。

到了接近三十歲的那幾年,也就是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向成年早期(young adulthood)過渡的幾年裡,這種混亂、不穩定的狀態才會緩解。人們通常在二十五至三十歲間,做出對一生有持續影響的決定,比如選擇伴侶、事業等等。

什麼因素能讓人感到自己是成年人

研究顯示,處於成年初顯期的人,主觀感受上也會覺得自己沒有完全成為成年人。甚至到了二十八、九歲和三十一、二歲,還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感覺自己沒有完全進入成年期。大部分人覺得自己在一些方面進入成年期,另一方面還沒有。覺得自己既不像處於青春期,也不像是成年人,他們處於兩者之間。

我們可能會以為,人們覺得自己沒有完全成年,是受到了前文那些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對年輕人來說,要讓他們在獲得穩定的住所、完成學業、找到事業發展的道路以及結婚(或者至少有一段長期穩定的戀人關係)之前,他們很難覺得自己完全成年。

事實上,這些因素和年輕人的自我認知關係很小。究竟是什麼因素,能夠讓我們覺得我們真正成年了呢?

研究發現,以下三個特質對我們認為自己是否成年有著最為重要的影響:
1.接受自己對自己該負起的責任
2.獨立地做出決定
3.實現經濟獨立

這反映出在成年初顯期的發展重點,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人(a self-sufficient)。只有實現這點之後,才會有主觀感受上的改變。

成為父母雖然在成年初顯期不太常見,但年輕人一旦成為父母,就會劇烈影響到他們的主觀體驗,各種探索會立刻被父母的身分所限制。因為成為父母之後,他們關注重點會從為自己負責,轉向為孩子負責。這個因素大幅縮短年輕人探索、實驗的時間,快速實現主體感覺上的完全成年。

書名:《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
作者:Know Yourself主創們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9月24日

書名:《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
作者:Know Yourself主創們
出版社:今周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9月24日

意猶未盡嗎?前往「讀書吧」購買本書電子版,結帳輸入【style】折扣碼,即享8折!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破解25種心靈困境》,由讀書吧電子書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
你可能會喜歡
鹹蛋黃冰淇淋+QQ小麻糬!杜老爺新冰報到
鹹蛋黃冰淇淋+QQ小麻糬!杜老爺新冰報到
愛金卡推「好想兔-想兔Life大富翁icash2.0」!3種主題卡快收集 還有隱藏版「天使卡」
愛金卡推「好想兔-想兔Life大富翁icash2.0」!3種主題卡快收集 還有隱藏版「天使卡」
活該妳是女神!張柏芝「14歲舊照出土」長這樣很難不被星探發現 黑珍珠大眼+小虎牙校花無誤
活該妳是女神!張柏芝「14歲舊照出土」長這樣很難不被星探發現 黑珍珠大眼+小虎牙校花無誤
快筆記!萊爾富、OKmart推「五一勞動節咖啡限時優惠」
快筆記!萊爾富、OKmart推「五一勞動節咖啡限時優惠」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