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聽過「男生得成為獵人,才能追到女生」、「談戀愛絕不能先放感情」、「保持神祕感,別人才會想瞭解你」……但為何許多人照著做了,卻仍孤身一人?有沒有可能,這些流行的戀愛觀念根本是錯的?其實戀愛可以很簡單,但你一直都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編按)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男人的愛情 研究室:談一場不追不求的戀愛》。👉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Mr.P
培育好感森林
常言道,不要為了一棵樹放棄整座森林,如此簡單的道理人人都懂,同時也是很多人碰到戀愛困境時,朋友們常會給的建議。
但就如同每個精緻的大道理一般,知道的人很多,能做到的人卻很少,給建議的人往往沒想過,如果在當事人的世界裡,他所能選的,真的就只有一棵樹呢?那麼放棄那棵樹的他,不就如同失去了全世界嗎?
因此我認為,一個人若想脫離這種「無樹可選」的困境,除了建立正確的戀愛心態(超越者),同等重要的是,他也得去擴大生活圈、創造連結、引發共鳴,如此一來,他就不會只能把注意力全放在某人身上,而是能夠從數個有好感的對象之中,選擇一個和自己相處起來最契合的人建立關係,我把這種有選擇的現象稱為「好感森林」。
本章將為你說明,如何正確培育好感森林,破解共同興趣才能交往的迷思,以及一般人常會搞混的──到底討好、誘惑、展示和吸引的分別是什麼。
培育好感森林的三步驟
搞懂了創造連結這件事後,我們就可以把話題拉回主軸──如何培育你的好感森林。
我認為,其實人與人之間如何建立交情,在本質上和「品牌與顧客是如何建立關係」是很類似的,用這個角度去思考,你也可以很快了解到,自己所缺乏的到底是什麼。
一、擴大生活圈:曝光

圖/pexels
3/4
首先任何一個品牌,要被顧客看到,第一步要有的就是曝光。以飲料品牌為例,你應該有無數次看到從你面前駛過的公車,刊載了全幅的飲料廣告吧,又或者是在捷運月台等車時,偌大的電子螢幕就秀出了品牌的Logo。
種種的這些作法,都和擴大生活圈是一樣的,就是盡可能的增加自己去接觸人群的機會,接觸的人越多,母數越大,那麼在下一步驟的創造連結時,就有更廣泛的選擇性。
怎樣生活的人,工作曝光度會最低呢?以我身邊的朋友為例,其一是科技業的工程師。我的工程師朋友小豪,每天都是開車通勤,到公司後就進入無塵室開始一天的工作。午休時間,身邊的同事都是男生,他也沒興趣和他們多做交流,下班後就是買便當回家一個人吃,晚上閒暇時打打線上遊戲,一天就這樣過了,我曾幫他計算過,在他的一天內,和他擦肩而過的人,大概不到三十人,而其中他有意願產生連結的人,更近乎是零。
另一種人,則是線上接案的獨立工作者,我有做設計的朋友就是如此,他們從上班到下班,都是一個人窩在家裡,頂多就是吃飯時會外出一下,在這樣的狀況下,他每天會接觸到的人,可能不超過五個,而有些喜歡叫外賣送到家裡的人,更是可以把這個數字再往下降低。
當然,我知道有很多上班族,他們因為是內勤,也因為產業特性的關係,接觸的人數幾乎和以上兩種人不相上下,如果你的生活型態也像他們一樣,那你真的就有擴大生活圈的必要性,不論是培養興趣、參加同好會,或是運動健身都好,你至少得要讓自己能和別人擦肩而過,才有創造連結的契機。
二、創造連結:提高存在感
當你有一定的曝光量以後,你該做的就是積極創造連結了,用白話的方式說,創造連結之於品牌經營,就是「你得讓顧客發現你的存在」。
以交友軟體為例,當你註冊了一個軟體,寫好自介、放上照片,你就完成了「曝光」,大多數的平台,都會一步步教你曝光自己,而如果你開始發文、參與活動,收到別人的讚,回覆別人的讚,那你就是在「創造連結」了。
創造連結和曝光很像,但比起曝光,它的意圖又再更強烈一點,如果要為人際關係上的創造連結下一個明確定義,我會說,它是一種微意圖,用意是告訴對方:「你注意我的同時,我也注意到你了,我們同時發現了彼此。」
所以如前文所述,它可以是一個微笑、點頭、熱情的招呼、小玩笑等等任何可以幫助你和別人產生交集的行為。
普遍來說,如果你生活圈足夠大,也有高度意願去創造連結,卻仍然處處碰壁的話,那麼你所缺乏的,就是最後一個步驟了,引發共鳴的能力。
三、引發共鳴
從事教練的這些年,每次談到引發共鳴,很多朋友都會和我反應,他們和想認識的人沒有共同興趣,所以話不投機,無法產生共鳴。但我認為這不是一個事實,因為人與人之間,並不是有共同興趣就會成為朋友的。
‧多數人的興趣都是類似的‧
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很多人會成為好友,彼此真的是因為興趣相同而凝聚的,比如說很多喜歡打球的人,因為對籃球的狂熱而成為好友,天天在球場打到三更半夜樂此不疲,也有喜歡攝影的人一起上山下海,為了追求一瞬間的美景一起瘋,而喜歡追劇的人,只要一聊到劇情和偶像,更是可以聊好幾個小時都還意猶未盡。
因為興趣相同,所以成為好友,似乎是再正確不過的邏輯,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世界上有更多人,他們曾經和你在同一個團體,可他們非但沒和你成為朋友,甚至幾乎不相往來。
可是有趣的是,你們的興趣意外的類似,這又要如何去解釋這種現象呢?仔細想想,你的生命中,這些人也不在少數吧?
比如你們可能都是桌遊團友,但每次出團的時候,你總是和某些人一掛,他和另外幾個人一掛,也許你們曾一起玩過無數次的桌遊,但實際上你們非常不熟,頂多是碰到面會打聲招呼點點頭而已。
又或者說,你們是高中兼大學同學,彼此間的共同好友超過二十個人,而且還都參加了同一個社團,比如說玩樂團、劍道、桌遊、健身等等任何你所能想到的。可是你們的交情,真的就止步於此了,你們不討厭彼此,過去也曾有多次機會單獨相處,可是不知怎麼的,你們就是無法產生共鳴。
再舉個聯誼的實例,參加過聯誼的人都知道,聯誼時主辦方一定會要你填寫個人小卡,除了職業星座以外,還要附上你的興趣嗜好等等,而我看過太多的人都是這樣寫的:
男生:運動、健身、跑步、閱讀、投資
女生:美食、旅遊、電影、貓、星座
有些男女則考慮到,或許興趣跟對方相同,比較有開啟話題的可能,因此會故意寫上對方可能會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會變成以下這樣:
男生:旅遊、星座、電影、貓、運動
女生:健身、跑步、美食、旅遊
從你的經驗來看,你覺得這些男女,因為有共同興趣讓他們聊起來的比例有多少?兩個素昧平生的人,真的能因為有共同興趣就聊起來嗎?
有些更聰明的人馬上會意識到,也許是興趣寫的太廣闊了,如果把健身再細分成重訓、電影具體化為劇情片、貓狗具體化為橘貓,是不是就有話聊了呢?
很遺憾,我看過的男男女女們,能夠因為這樣就聊起來的人依然寥寥無幾。
別再相信沒有根據的朋友建議
☑不是所有女生都喜歡聊星座美食旅遊。
☑也不是所有男生都喜歡聊投資、運動、車子、手錶。
☑就算他真的有興趣,你們能否聊起來也是另一回事。
共同興趣是一塊磚,而溝通是一座橋
好的,那共同興趣就真的無用了嗎?
並不是的,如果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比喻成一座橋樑,那麼共同興趣就是築起這座橋的其中一塊磚,它提供了一個基礎,讓剛認識的人們有著力點,可以在特定的話題上交流。
但溝通橋樑並不是僅靠一塊磚就能支撐的,也不是非得要「共同興趣」這塊磚不可,我認為其中還有些更重要的東西,才是真正能撐起這座橋的主體。
舉個實例,有次學員柏毅和我討教,他說:「我聽別人說聊天要投其所好,於是我事先瀏覽了女生的社群,發現我們的共同興趣都是看電影,我知道她很喜歡《鐵達尼號》,所以我特別在聊天時帶入電影話題,並問她最愛的經典片是什麼,果不其然她跟我說是鐵達尼號,她還說這部片超浪漫,每次看完她都會哭得很慘。」
我說:「開頭聽起來還行,那你怎麼回覆她呢?」
柏毅說:「這就是我不太明白的地方了,我當時想到,很多書上不都教我們要呼應對方,給予認同嗎?於是我就說:『真的,這部片超好看,當年的票房超過二十億美金,如果沒有阿凡達出現的話,它就是影史的票房冠軍了』,然後……。」
我接續他的話說道:「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對吧?」
柏毅說:「對啊,這個話題結束後,我和她的聊天就完全乾掉了,後來那次的約會就不了了之。」
看完以上這段對話,我不知道你是否發現,一般人在交往時會遇到的問題了?
是的,答案就是溝通,溝通能力的高低,基本上決定了交流程度的深度與速度,也決定了彼此能不能產生共鳴。
以柏毅為例,他和女生的對話根本不在同一個頻率上,我向他分析:「你沒有注意到對方真正關注的東西,所以你的給予認同完全用錯方向了。」
柏毅問:「什麼意思?她關注的不是電影嗎?」
我說:「電影只是一個媒介,真正重要的是,她從這部電影中獲得了什麼,你回想一下她回覆你的那句話,不就提到了兩個關鍵字『浪漫』和『哭得很慘』嗎?這不就透露了,她是如何理解這部電影的?所以如果我是你,我不會用『這部片超好看』來呼應,這是一個完全無效的呼應,根本不是在她在意的,所以也無法促使她有動力想延續話題。」
柏毅說:「那我該說些什麼來呼應她呢?」
我說:「我會向她說,讓我猜猜,你哭得最慘的那一幕,是不是最後傑克快要凍死,蘿絲牽著他的手看他靜靜死去?如果她說是,接著我會問她,如果她是蘿絲,她會選擇一個人獨活,還是跟傑克一起死去。這樣你可以分辨,我的呼應和你的呼應有什麼區別了嗎?」
柏毅說:「我好像明白了,我想聊的是這部電影創造的成績,但她想聊的是電影帶給她的感動,所以照你的方式聊,會比較輕鬆能和她產生共鳴。」
我說:「沒錯,你關注的是電影在影史上的成就,但她關注的是看電影的浪漫感受,所以你會不斷的想聊這部電影拿了什麼獎、創下什麼紀錄、捧紅了哪些演員,但她看到的可能是女主角心境的轉變,哪一句台詞讓她心碎,又勾起了她哪些回憶。」
以上我為柏毅的解析中,所教他使用的是名為《風》的溝通技巧,可以讓你在聊天時順暢接話,和不同人對談時能輕鬆延續話題,在後面的文章裡,我會把《風》的六大步驟條列,讓你可以參照學習。
透過柏毅的故事,我並不是想告訴你,你非得要配合對方去聊天才是對的,事實上柏毅並有沒錯,女生也沒錯,因為他們只是直白的說出自己想說的,在他們的價值觀裡面,就是用如此不同的角度在欣賞電影的。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兩人也都有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聊天方式出了問題,所以即便他們都有認識對方的意願,也會因為溝通技巧的不足,使他們即使有共同興趣,也無法引發共鳴,如果他們沒有在另外的話題上有激盪,那就會因為交流的深度不足,讓交情無法延續。
現在,我想不用我再提示你,你大概也知曉了,是什麼東西撐起溝通橋樑的主體了吧?沒錯,就是你的說話能力,你也可以用聊天、閒聊這些詞彙來代替,指的都是同一件事。我認為這項能力對你培育好感森林的影響程度是最大的,遠遠超過了擴大生活圈和創造連結,也是你真的需要投入時間去精進的。

書名:《男人的愛情研究室:談一場不追不求的戀愛》 作者:Mr.P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5月14日
4/4
●本文摘選自時報出版之《男人的愛情研究室:談一場不追不求的戀愛》。👉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意猶未盡嗎?前往「琅琅書店」購買本書電子版,結帳輸入【style】折扣碼,即享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