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感情,還沒走到說再見,跡象就先把答案寫在臉上了。編輯整理以下幾點,如果你們已經對到好幾項,先別急著安慰自己「他只是最近忙」;不如坦誠面對你們的相處方式到底卡在哪裡。
一、界線太鬆/缺乏邊界感
在一起之後還把「哥、妹、好朋友」掛嘴邊,訊息全天候回、曖昧氛圍不斷,口頭都說「我們真的沒什麼」,但身體和行為卻很誠實。安全感不是講講就有,是你願不願意把界線畫清楚;少一點沒有必要的私聊、減少不必要的單獨約、尊重彼此會在意的地方。長久穩定的關係,靠的是自律與分寸,而不是一句「你要相信我」。
二、前一段還沒消化,就急著開新局
剛和前任分手 ,轉頭馬上進入下一段,通常不是深情,是怕空窗。他怎麼結束上一段,就很可能怎麼結束你們這段;你可能只是被當成填補寂寞的止痛藥,等到他們那齣「繞了一圈還是你最好」重新上演,你就在劇外乾等,成了最無辜的配角。老實說,沒好好整理過往的情史與情緒,就別急著把別人捲進來。
三、從來不吵,聽起來很美;其實有點危險
吵架不是翻臉,是另一種深度溝通。完全不吵要嘛有人一直吞、要嘛兩個人都不夠投入。曖昧前期大家客氣、能讓就讓很正常,但越走越深,在意就會冒出來。訊息晚回、約會一拖再拖、生活習慣不合、價值觀碰撞,都需要被好好討論。很多女生被貼「很做作」的標籤,其實只是想確認自己還被放在心上;很多男生不講不說、把情緒鎖起來,最後只剩冷淡。當一方不再吵不再提,那通常不是全都好,是「期待歸零」。
四、只會討愛、討關心;卻不想負責任的愛
過度要求報備、查手機、逼迫斷聯所有異性、情緒一來就要另一半立刻安撫,長期下來真的很累。伴侶不是無限供電的太陽,還要面對工作、家人與自己的狀態,再愛你也會有力氣用完的時候。缺安全感可以理解,但需要練習自我覺察與自我修復。為什麼我害怕?我能怎麼照顧自己?我能不能找更健康的方式表達需求?「先把愛長在自己身上」才不會把另一半壓垮。
五、熱度完全不對等的愛
一個人火力全開,另一個人如「星期一早上」一般冷清。你用心準備他的喜歡、主動關心問候,他的回應永遠貼圖、嗯嗯、喔!;以前他會先認錯、先安撫你,現在連你情緒變化都像沒看見。承認「他可能已經不愛了」很痛,但一旦接受,很多不合理就會通了。踮著腳尖去愛,重心本來就不穩;真心換不來真心,就別硬撐。要走的人留不住,裝睡的人叫不醒,不喜歡你的人也很難被感動。
總結
說到底,分手很容易,敲幾下鍵盤、講兩句狠話就結束;難的是牽手走一輩子,需要比放棄多一點勇氣、多一點耐心,更需要願意面對不舒服的溝通與磨合。最難的不是愛,而是遇到問題時,能忍住不輕易分手,願意一起把問題拆開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