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心理學派創始人科胡特(Heinz Kohut)曾說:「當人們既能依附他人又能獨立自主,就是最健康、最良好的狀態。」
是的,與自己共處並不可怕,無法承受獨處才是。
就像習慣依附情人的女人,一旦她失去戀情,就等於失去自我,從作息正常的乖乖女變成夜店咖,需要眾多玩咖男或酒肉朋友在身邊,才能暫時驅趕寂寞;然而,當天漸亮、人去樓空時,她將會跌入更深的黑洞中。
甚至,下意識排斥與自己獨處的人,較容易擁有自我毀滅的傾向,因為她們害怕與自己內心對話,連結不敢承認事實(例如分手失戀、工作遇挫等)於是只好藉由皮肉受傷的痛來懲罰自己,嘗試甩掉這陌生的疏離感。
在某次聚餐上,我注意到「何琳」的變化,當大家都在場時,她猶如轟趴女王,到處敬酒乾杯,笑聲比歌唱選秀飆高音還尖銳;但若每人離席拿餐點或不再交談時,何琳彷佛成了《沉默之丘》女主角,一字不吭,尤其是大夥道別回家時,她的表情雖然在笑,但其實像哭。
最初,我以為何琳只是當天心情不好,但始終得不對勁,於是在多次邀約何琳參加聚餐後發現,她總是迅速答應出席,並且聚會時熱絡、返家後落寞;就在第四次散會後,我拉住何琳的手,問她是否出了什麼事?
這時,何琳的眼淚彷佛水庫閘門大開,像個孩子般抱著我哭泣;而隨著長袖外套滑落的瞬間,我看見一道道怵目驚心的粉紅色傷痕。
原來這些日子裡,她面臨轉職壓力,男友又遠在他鄉,時差讓愛變成了平行線,永遠不會有交錯的一天,即使抓到空檔視訊聊天,也無法完整的表達心事;朋友又各自忙碌,深交程度也還達不到談此狀況,於是只好將自己拋到無意義的聚會,麻痹思考神經。
而當曲終人散時,何琳又畏懼孤身面對問題,當那些煩惱的事如同暗浪,浮現到可察覺到的意識範圍時,她只好以肉身疼痛來暫時化解心中的恐懼,以及尚未解決的問題。
但親愛的,妳可以選擇與任何人疏離,就是不能故意遠離自己;尤其年齡愈大,更要懂得獨處,這不是孤僻,而是擁有幸福的能力,無論妳碰到什麼情況,它是妳心中最真實的解答。
獨處絕對不是邊緣人的代名詞,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和自己獨處,沒有道理誰的時間一定要屬於誰,反而該找回自我空間,擁抱深度放空的時光;獨處也讓我們誠實面對情緒的起伏,不強迫自己笑著說沒事,也故意裝得人來瘋掩飾傷口,反而能夠靜下心,審視每一個需要被關照的喜怒哀樂,並厘清背後的真相與原因。
最重要的是,藉由每一次獨處帶來的情緒,無論是傷心、喜悅、或是惆悵,都能夠讓我們深層瞭解自己,不再只依靠從別人身上,尋找與仰賴愛的來源,而是能從內心深處,感受自己的愛與溫暖能量。
看到這裡,或許妳也會好奇:「最後何琳怎麼樣了?」
後來,正視獨處重要性的何琳,她從原本內心的抗拒,逐漸轉變為接納自己的態度,終於得以追溯逃避的根源:原來她早想放棄朝九晚五生活,用儲蓄創業開店,只是她擔心男友支持,害怕家人反對,進而懷疑自己的能力。
但那都過去了,因為懂得獨處的她,已經隨著心中的指標,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如果妳在這座令人喘不過氣的城市中,聞到特有的清新甜味,那很有可能,妳經過何琳在某個轉角開的小花店,是百子蓮捎來「愛來臨」祝福花語,化解妳渾身疲憊。
親愛的,我們都需要獨處,因為具備獨處,所以驕傲,因為擁抱獨處,所以屬於自身的愛將會來臨;而懂得獨處的人,也最幸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