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秋冬女裝在高傲與叛逆之間 維持優雅的身影

PRADA發表2021秋冬女裝。圖/PRADA提供

PRADA發表2021秋冬女裝。圖/PRADA提供

4 / 15

以「演變」做為第二篇章,Miuccia Prada 和Raf Simons合作的PRADA 2021秋冬女裝 ,延續前季男裝的發表空間與概念,由Rem Koolhaas和AMO構思,運用大理石、樹脂、石膏以及人造皮草等,打造為堅硬柔軟、溫暖冷傲等對立衝撞的氛圍,而此數位時裝秀秀場的材料後續也將贈予米蘭迴圈經濟項目Meta,回收提供給文化領域人士或學生使用。

此空間所呼應的服裝,便是來自簡約與繁複、束縛與釋放、優雅和功能等對立的和諧,Miuccia Prada對特殊面料的偏愛,也創作出今天PRADA與眾不同的特質,如用來代替身體裸露肌膚的修身彈力緹花面料,彰顯了身體曲線和活力,以自由隨性的律動感表現運動精神;褶襇和密褶為連衣裙帶來新風貌;西裝則是表達古典主義的創新,透過開衩設計闡述肢體的意識形態。

就像布景帶來的視覺衝擊,服裝也以芥黃、淡黃、湖綠、海藍等鮮明的大膽撞色,呈現大器時髦的氣場;晚禮服輪廓變身為實用連身褲裝,多了率性自在;剪裁考究的大衣布滿浮誇華麗的亮片、或奢華的人造皮草,則是為整體造型帶來層次分明的豐富意象

手套上的小口袋設計新潮討喜。圖/PRADA提供

手套上的小口袋設計新潮討喜。圖/PRADA提供

1/15

彈力緹花針織、人造皮草、亮片與撞色,都是PRADA 2021秋冬女裝的語彙。圖/PRADA提供

彈力緹花針織、人造皮草、亮片與撞色,都是PRADA 2021秋冬女裝的語彙。圖/PRADA提供

2/15

Miuccia Prada偏愛特殊面料,以修身彈力緹花面料代替身體肌膚裸露的部分。圖/PRADA提供

Miuccia Prada偏愛特殊面料,以修身彈力緹花面料代替身體肌膚裸露的部分。圖/PRADA提供

3/15

顏色大膽鮮明對立、多層次的服裝,是2021秋冬女裝的特色。圖/PRADA提供

顏色大膽鮮明對立、多層次的服裝,是2021秋冬女裝的特色。圖/PRADA提供

5/15

大型Cleo包款既復古又新潮,是亮眼配件。圖/PRADA提供

大型Cleo包款既復古又新潮,是亮眼配件。圖/PRADA提供

6/15

PRADA數位時裝秀秀場的材料將回收提供文化領域人士及獲生使用。圖/PRADA提供

PRADA數位時裝秀秀場的材料將回收提供文化領域人士及獲生使用。圖/PRADA提供

7/15

服裝以芥黃、淡黃、湖綠、海藍等鮮明的大膽撞色為主。圖/PRADA提供

服裝以芥黃、淡黃、湖綠、海藍等鮮明的大膽撞色為主。圖/PRADA提供

8/15

修身彈力緹花面料是2021秋冬女裝的點睛設計。圖/PRADA提供

修身彈力緹花面料是2021秋冬女裝的點睛設計。圖/PRADA提供

9/15

人造皮草綻放大器華麗的女性美。圖/PRADA提供

人造皮草綻放大器華麗的女性美。圖/PRADA提供

10/15

PRADA 2021秋冬女裝系列中,將彈力緹花針織放到了怪誕有趣的襪靴設計。圖/PRADA提供

PRADA 2021秋冬女裝系列中,將彈力緹花針織放到了怪誕有趣的襪靴設計。圖/PRADA提供

11/15

湖綠、艷紫的大膽撞色,呈現女裝的鮮明個性。圖/PRADA提供

湖綠、艷紫的大膽撞色,呈現女裝的鮮明個性。圖/PRADA提供

12/15

小巧的PRADA logo圖示耳環,是秋冬季的時髦飾品。圖/PRADA提供

小巧的PRADA logo圖示耳環,是秋冬季的時髦飾品。圖/PRADA提供

13/15

PRADA數位時裝秀秀場的材料將回收提供文化領域人士及獲生使用。圖/PRADA提供

PRADA數位時裝秀秀場的材料將回收提供文化領域人士及獲生使用。圖/PRADA提供

14/15

以晚禮服輪廓重新解構的連身褲裝,兼具優雅與功能性。圖/PRADA提供

以晚禮服輪廓重新解構的連身褲裝,兼具優雅與功能性。圖/PRADA提供

15/15

你可能會喜歡

BalenciagaXLamborghini超狂聯名曝光!跑車性能揉合前衛美學的速度與激情

BalenciagaXLamborghini超狂聯名曝光!跑車性能揉合前衛美學的速度與激情

Labubu 輸了?「Noodoll 馬鈴薯家族」成社群新寵 快來認領你的沙發馬鈴薯分身

Labubu 輸了?「Noodoll 馬鈴薯家族」成社群新寵 快來認領你的沙發馬鈴薯分身

非物質遺產苗繡入服裝設計  SHIATZY CHEN再現遠古浪漫

非物質遺產苗繡入服裝設計 SHIATZY CHEN再現遠古浪漫

南台最大LV專賣店!台南新光三越開幕獻獨家水晶刺繡包

南台最大LV專賣店!台南新光三越開幕獻獨家水晶刺繡包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