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拍賣龍頭佳士得 (Christie’s)全新亞太區總部The Henderson今年迎來開幕一周年的秋季系列拍賣,9月揭開序幕的為重頭戲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與日間拍賣,以8.17億港元圓滿收槌,其中領銜的畢卡索 (Pablo Picasso)《女子半身像》以1.97億港元(約7.65億元台幣)成交,刷新藝術家亞洲拍賣紀錄,也是佳士得2025年全球第六高價成交的二十及二十一世紀類別拍品。
9月26、27日三場拍賣的成交比率達96%,落槌總額為低估價121%。共有來自5大洲32個國家的全球藏家積極參與拍賣,表現活躍的亞洲藏家中又以大中華區藏家貢獻最高。新買家持續增長,20%買家為首次參與佳士得拍賣,當中逾半數為千禧新世代。包括泰國、越南、菲律賓、日本及韓國藝術家作品在內的亞洲藝術均100%全數成交。
率先於27日晚間舉槌的夜拍專場總共38件拍品,由即將於明年一月上任為亞太區總裁的Rahul Kadakia(江華皓)擔任上半場拍賣官。刻畫超現實主義攝影師朵拉瑪爾(Dora Maar)的畢卡索的《女子半身像》競爭激烈,兩位透過電話競標的買家一口一口互相纏鬥逾十多分鐘,最後由台灣區主席翁曉惠代表客戶得標,以約1.97億港元高價成交,超過拍前低估價兩倍。趙無極首現拍場的「狂草時期」少見的紅色畫作《17.3.63》則在晚拍以8,520萬港元成為第二高價拍品。由佳士得經手的畢卡索《女子半身像》與巴斯奇亞《星期六的夜晚》分居香港 2025年春季與秋季拍賣最高價拍品。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系列拍賣的第三高價拍品為3,710萬港元成交的印象派大師莫內的《午後光影下吉維尼的春天》;草間彌生少見的大尺幅多南瓜《南瓜 [TWAQN] 》則以3,466萬港元居第四,畢卡索描繪第二任妻子Jacqueline的晚期畫作《斜倚在靠墊上的裸女》第五。近期在巴黎路易威登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展覽中的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以《第十二幅「非常新」系列繪畫》以2,734萬港元領銜日間拍賣。畫作數量極少的沃爾特史畢斯(Walter Spies)《湖畔寶塔》在一推出即獲得第三方擔保的狀況下,以2,612萬港元作收。
致勝關鍵:完整陣容與估價策略
佳士得亞太區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部晚間拍賣主管徐文君在拍前接受訪問時表示,這次拍賣的陣容規劃非常全面、結構健全且估價適中,是繳出亮眼成績的單主要原因。相較於去年The Henderson開幕時一口氣有兩件難得的莫內與梵谷、估價均超過兩億港元,算是比較驚喜而特殊的狀況;今年的規劃以健全為主,在橫向方面囊括西方的畢卡索、莫內、亞洲的趙無極、Walter Spies;在縱向時間方面則提供從印象派到現代、以及到當代的草間彌生等,是比較集中於精品的陣容。
估價的策略上則盡量涵蓋市場不同的區塊階梯,從最高8千萬的領銜拍品往下每個價位帶到1千萬以下的作品都有提供不同數量的選擇。最後就是估價策略上,考量當今經濟狀況,以比較友善的方式為好作品做出比較有吸引力的估價。在晚拍記者會上,佳士得亞太區高級副總裁暨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部門副主管何善衡解說,拍品定價有賴全球專家團隊的不斷的溝通與討論,策略上有的估價主要目的確保拍品對藏家族群具有足夠吸引力、能引起最多的競爭;有的時候則是為拍品本身的歷史性、重要性及背後故事做出做合理的評估;有的時候則混合兩種不同的策略。徐文君也直言在籌拍徵件之際估價的溝通是整個團隊花最多時間與心力的部分。
以此次引起競標並締造拍賣紀錄的《女子半身像》為例,徐文君解說,在畢卡索以歷任情人為繆思的畫作中,市場上最受追捧的就是Marie-Thérèse Walter跟Dora Maar,價格天花板都在近億美元。《女子半身像》如此完整的Dora Maar近三年市場市場首見。之前在香港蘇富比拍過一張在木板畫Dora Maar以逾1.5億港元成交,而《女子半身像》上一次逾1999年登上拍場時以180萬美金成交,加上考量藏家客群為喜歡畢卡索、比較成熟的客群,所以(低)估價訂在8,600萬港元/1,100萬美金,既肯定其收藏價值的增長亦兼顧友善與合理性。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系列拍賣於九月結束後,佳士得即將於10月迎來全新的香港亞洲藝術周,其中10月30日舉槌的中國瓷器及藝術品拍賣包括備受期待的「區百齡珍藏第二部分」專場拍賣,以及於11月3日香港首度舉辦的「印度、喜馬拉雅及東南亞藝術拍賣」。在11月底則為涵蓋名釀、包包配飾、珠寶、腕表在內的香港雅逸精品周拍賣。在晚拍記者會上,Rahul Kadakia也預告,明年將會是佳士得進駐香港的40周年,拍賣內容也相當令人期待。

畢卡索《女子半身像》,以1億9,675萬港元(約台幣7.65億元)成交,刷新藝術家亞洲拍賣紀錄。圖/佳士得提供
1/13
奈良美智《Mumps》,成交價1,016萬港元(約台幣3,977萬元)。記者孫曼/攝影
2/13
趙無極《17.3.63》以8,520萬港元(約台幣3.31億元)成交價成為佳士得本季夜拍第二高價拍品。記者孫曼/攝影
3/13
拍賣官Rahul Kadakia為畢卡索《女子半身像》落槌。圖/佳士得提供
4/13![草間彌生《南瓜 [TWAQN]》,成交價3,466萬港元(約台幣1.35億元)。圖/佳士得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9/28/realtime/33237056.jpg&x=0&y=0&sw=0&sh=0&exp=3600&w=950)
草間彌生《南瓜 [TWAQN]》,成交價3,466萬港元(約台幣1.35億元)。圖/佳士得提供
5/13
沃爾特史畢斯,《湖畔寶塔》,成交價2,612萬港元(約台幣1.02億元)。圖/佳士得提供
6/13
畢卡索《斜倚在靠墊上的裸女》,成交價3,222萬港元(約台幣1.25億元)。記者孫曼/攝影
8/13
因LABUBU而出名的香港藝術家龍家昇作品《第一部份》,以139萬7,000港元(約台幣547萬元)成交價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記者孫曼/攝影
9/13
趙無極《17.3.63》以8,520萬港元(約台幣3.31億元)成交價成為佳士得本季夜拍第二高價拍品。圖/佳士得提供
10/13
莫內《午後光影下吉維尼的春天》,成交價3,710萬港元(約台幣1.45億元)。圖/佳士得提供
11/13
拍賣官Rahul Kadakia為畢卡索《女子半身像》落槌。圖/佳士得提供
12/13
因受GD喜愛而聲名大噪的藝術家大衛霍克尼作品《第十二幅「非常新」系列繪畫》,以2,734萬港元(約台幣1.07億元)成交領銜日拍。記者孫曼/攝影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