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可以影響行動、行動可以形成習慣,是時候推翻「我不配」的桎梏,讓自己向幸福邁進。
●本文摘選自聯經出版之《你對誰都好,就是對自己太差:過分善良不是好事!停止取悅,過想要的生活》。👉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文/大將軍郭
〔配得感〕
人生最怕的三個字是「配不上」
很多人對待情感 的心態都很消極,總是難以相信自己會被真心喜歡,不敢接受他人的愛,哪怕自己動了心,也依舊望而卻步。他們的核心信念也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我配不上」,還有很多相似的表達,比如「我不值得」、「我沒資格」、「我不應該得到」等等,表述不一,但都反映了一種缺失和匱乏──他們沒有「配得感」。
你是否總覺得「我不配」?
「配得感」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可以擁有什麽樣的生活的一種資格認定,配得感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不敢被愛──情感上沒有配得感;不敢購買高品質的物品──物質上沒有配得感;獲得成功卻抗拒享受成功──精神上沒有配得感。
一個人是否有配得感與他實際擁有多少東西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些人即便已經在物質和情感上具備了得到和擁有的能力和資格,他也仍舊認為自己「不配」。所有局外人都告訴他並不是他想的那樣,但在沒有配得感的人的心中,「不配」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性的自我詛咒和自我設限。
缺乏配得感的人其實很多,可能也潛伏在你周圍。我有個要好的女性友人,以前我們經常談心,她暗戀一個男同學多年,卻始終不敢聯繫和表白,她總說對方很優秀,自己配不上。這位女性朋友膚白貌美、家境優渥,還是一位博士,我曾納悶這是何方神聖,會讓她都覺得配不上?她定居海外後終於向我們吐露真言,原來那位男同學是我們的共同好友,但恕我直言,男生並不如我朋友描述的那般優秀,就是個普通的陽光大男孩而已,甚至他的前幾任女友都遠不及她。
我一直以為是她為對方加上了愛的濾鏡,但回想她過去的一些表現,後來我才明白,她只是配得感太低。例如,別人送她一件禮物,哪怕價值不高、樣式普通,她也會覺得過於貴重,接受後坐立不安,總想著償還人情;在朋友的慫恿下,她買過一條很漂亮的裙子,但從來沒穿過,不是沒有合適的場合,而是她總覺得自己穿不出裙子的美。
配得感低的人特別容易內疚。在所有該享受美好的時刻,他們總是無所適從而又尷尬萬分,如果朋友把禮物硬塞給他們,他們還會慌亂不安,甚至逃避和生硬地拒絕。
當你有以下五種表現時,那說明你在配得感上需要反思了:
1.經常感到抱歉,常說「對不起」;
2.當別人讚美你時,你會感到尷尬和不自在;
3.對錢敏感,不敢輕易跟人談錢;
4.在物質和精神層面都不敢享受;
5.不接受美好的感情,因為你會不安。
配得感低的人,往往都有情感匱乏的童年
配得感低的人真的不值得讚美,不配享受美好生活嗎?不是他們不夠好,而是他們總以為自己不夠好, 而這種「自以為」其實往往源於原生家庭。個體對自己最初的評價其實都源於父母(主要撫養人),父母認為孩子可愛,孩子長大後也更傾向於認為自己可愛;父母認為孩子值得,孩子長大後才不會覺得自己不配。
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很少直接反映在言語上,而是會滲透在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回憶童年,你的欲望或者你想要的東西會在什麽情況下被滿足?父母會在什麽時候讚揚你?什麽時候會說愛你,發自內心地對你微笑?
配得感低的人往往在童年時期頻繁經歷被拒絕和被否定,而他們獲得滿足和認可的前提往往是先達到父母的要求。例如,有的孩子從來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過想要的玩具,只有乖乖表現了一個月,父母才勉強買給他;有的孩子想出去跟朋友玩遊戲,只有在考試達到父母期望的分數時才被允許。甚至有時,孩子以為已經達到了被父母表揚的標準,父母卻還是認為不夠,總有別人家的孩子比他強,他們掛在嘴邊的都是自家孩子的不足,他們吝嗇表揚和讚美,那是孩子在童年中最稀缺的東西。
這是配得感低的根源,孩子在父母的評價中成了低價值的人,他們一次次重複著他還不夠資格,這種「我不配」的感受也一次又一次在他的心裡反反覆覆,最終形成了他的自我評價。然而,談論原生家庭對配得感形成的影響,並不是要去責難父母和不幸的童年。「配得感低」如同一種遺傳基因,一個配得感低的人,其父母至少有一方也缺乏配得感,因此父母並非有意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只是他們自己也受困於此。哪怕經濟條件允許,他們也不敢購買高品質的物品,省吃儉用沒什麽目的,只是一種習慣,每當他們說「我不需要」,內心真實的聲音其實都是「我配不上」。
親愛的,你值得擁有更多
一個配得感太低的人,是會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因為時常覺得「我不配」,他們總是逃避和遠離各種變得更好、得到更多的機會,總是停留在委屈自己的行為習慣上。久而久之,他會習慣囚禁自我需求和欲望。當一個人的需求和欲望被壓制,結局就是他真的離更好的生活越來越遠,越來越不幸運。
追溯來時路是為了讓配得感低的人看到它形成的路徑,即便這條路無法回頭,也可以用一定的方法在認知上「重走」這條路,改變「我不配」、「我不值得」的心態,大膽去擁抱美好。
我曾在微博上寫過一句話──「你值得擁有全世界」,我希望每個努力奮鬥的人都應該時不時地對自己說句話,你值得擁有更多,這是一種新的信念。信念可以影響行動,行動可以形成習慣,習慣可以反作用於行動,最終你將推翻「我不配」的桎梏,形成全新的認為自己值得的信念。
你是否配得上更好的生活,需要透過努力和實踐才能知道,但你絕對配得上一場自我解救,解救困在配得感低裡的自我,因為那個被囚禁的你,本來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書名:《你對誰都好,就是對自己太差:過分善良不是好事!停止取悅,過想要的生活》 作者:大將軍郭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時間:2025年9月11日
3/3
●本文摘選自聯經出版之《你對誰都好,就是對自己太差:過分善良不是好事!停止取悅,過想要的生活》。👉 前往琅琅書店購買電子書,立即閱讀!
意猶未盡嗎?前往「琅琅書店」購買本書電子版,結帳輸入【style】折扣碼,即享8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