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至2024年連續4年獲得《米其林指南》一星殊榮的當代法料餐廳 「de nuit」,在2023年春季迎來曾獲《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肯定、來自香港的主廚古俊基(Chef Kei Koo)後,向前邁進的步伐日益穩健,古俊基「輕盈、不炫技、運用季節食材 搭配呈現最好的味道」之理念,也逐步在de nuit的餐桌上展現出獨到風格與深度。
今年是古俊基主廚在「de nuit」掌勺的第三套春季菜單,他以細膩的手法,每道菜品都刻意保留適切留白,讓味覺自然延伸與停留,讓每道菜品保有呼吸與想像的空間,彷彿在風土的留白處勾勒春日輪廓。
開胃小點「海膽、玉米、柚子」與「宜蘭甜蝦、西瓜大根、法式酸奶油」,以明亮清爽的姿態登場。前者外層塔殼拌入紅蘿蔔,帶出輕微甜味與穀物香氣,內餡以新鮮海膽結合玉米泡泡,底部搭配柚子清酒凝凍與海葡萄,輕盈中帶著柔媚海味。後者選用宜蘭甜蝦拌入法式酸奶油,以蝦頭高湯與西瓜大根製成的果凍薄膜包裹,再點上魚子醬提鮮,清爽鮮亮。
「白蘆筍、橄欖油、雞高湯」以時令白蘆筍展現春季的清新純淨。古俊基主廚將新鮮白蘆筍結合杏仁奶,柔嫩如豆腐,外層覆以澄清雞湯醬汁,再以雞高湯凍與白蘆筍製成花瓣造型層層堆疊,最後點綴法國 橄欖油提香,猶如一首純白優雅的詩。
「花煙、魚子醬、柚子醋」選用春夏油脂豐富的台灣花煙,以稻草輕燻添香,底層搭配柚子醋與昆布鹽,平衡酸香與旨味,上層鋪上爽脆醋漬白蘿蔔,佐醃燻茄子泥與魚子醬,層次鮮明,燻香與海味細膩交織出優雅的春日風味。
「干貝、花椰菜、馬薩拉」將北海道生食級干貝,以炭烤方式帶出鮮甜與香氣,底部醬汁由多種時令蔬菜與干貝裙邊熬製,融合馬薩拉香料,風味溫潤厚實,並搭佐以三色花椰菜製成的北非小米,增添口感層次。「螯蝦、竹筍、豌豆」以炭烤螯蝦搭配當季清甜的綠竹筍,帶出春季草本氣息,醬汁以毛豆與蛤蠣高湯製成,底部鋪有鱒魚卵與甜豆仁,撒上艾斯佩雷辣椒粉提香,帶來春日律動。
「鵪鶉、羊肚菌、黃酒」嚴選嘉義溪口鵪鶉,以腿與胸兩部位各展風味。將腿肉香煎後,嵌入以法國黃酒燉煮的鴨肝;胸肉則結合羊肚菌、白蘭地與雞肝,風味濃郁;搭佐上主廚特製的黃酒奶油醬、巴西里醬與鵪鶉雞高湯醬,堆疊出多層次曼妙香氣與甘醇尾韻。
主菜有兩個選項。「金目鯛、杏仁、開心果」將日本金目鯛炭烤至魚皮酥香、肉質細緻,搭配底部以開心果、櫛瓜與法國黑橄欖製成的青醬,佐以杏仁奶油泡泡與微甜的防風根泥,綴以海蘆筍與熊蔥增添草本層次。Chef Kei特別分享使用熊蔥的寓意,在歐洲民間傳說中,熊在冬眠甦醒後會尋找並大量食用此植物,以補充體力、排毒和恢復活力,人們因此將這種植物稱為「熊蔥」。熊蔥在歐洲各地象徵春天的到來,也象徵著健康與活力。
另一個主菜選項「A5和牛、櫻桃、菊苣」將宮崎縣 A5 和牛菲力以千層口感呈現,搭配風乾紫菊苣脆片與紅酒醋燉煮的紫吉康紫高麗菜,增添酸香與苦韻,並淋上青胡椒牛肉醬汁,層疊出豐厚滋味,展現細膩火候與平衡美感。
前甜點「橘子、白茶、黃吉康菜」選用台灣茂谷柑,搭配檸檬柚子奶酪、黃吉康菜泥與檸檬凝凍,淋上白茶醬,靈巧地再度喚醒味蕾。主甜點「牛肝菌、鳳梨釋迦 、咖啡油」神來之筆地以牛肝菌冰淇淋為主體,融合春季盛產的鳳梨釋迦與法國三倍牛奶起司,最後淋上咖啡油,增添微苦香氣,巧妙收束整套餐點的風味層次。
壓軸茶點是蓮霧 Bon Bon,選用當季屏東蓮霧與金銀花凝成清爽凍湯,以可可油外殼包放,點綴上日本食用玫瑰與風乾聖女蕃茄,在清新可人的主旋律下,入口時瞬間綻放果香與花香,為整體套餐畫下浪漫優雅的春日句點。

「橘子、白茶、黃吉康菜」。圖/de nuit提供
1/9

「白蘆筍、橄欖油、雞高湯」。圖/de nuit提供
2/9

「花煙、魚子醬、柚子醋」。圖/de nuit提供
3/9

「螯蝦、竹筍、豌豆」。圖/de nuit提供
4/9

「干貝、花椰菜、馬薩拉」。圖/de nuit提供
5/9

「海膽、玉米、柚子」(上)與「宜蘭甜蝦、西瓜大根、法式酸奶油」。圖/de nuit提供
7/9

「金目鯛、杏仁、開心果」。圖/de nuit提供
8/9

主廚古俊基(Kei Koo)於2022年獲得《米其林指南》「年輕主廚大獎」肯定。圖/de nuit提供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