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台大、留美、當教授,這樣的履歷是許多家長期待孩子複製的成就,但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記得自己一路拿第一、得冠軍、進資優班的過程中,被分數牢牢綑綁、喪失好奇心的痛苦。他不希望未來的學子再蹈覆轍。
所以葉丙成不只要教台大的菁英學生,還關心打地基的國民教育,推動翻轉教學等新概念,全台傳教式地演講,辦實驗學校實踐理念,要當體制內老師的後盾。
「當你瞭解愈多問題,就愈來愈難當作沒看到。」葉丙成說:「我想,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可能都有一個使命吧。」
一直都是好學生
在葉丙成的維基介紹裡,第二句就是「父為台灣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葉勝年」,他的今日,讀電機、當老師,都深受父親的影響。
葉丙成從小就在工研院宿舍區長大,後來又移居台北公館圓環周邊,身處那樣的人文生活圈,從小就喜歡和別人不一樣,聽吳樂天講古、拿葉啟田當偶像,上課常和老師唱反調,但調皮的小孩功課好,還是老師心頭寶。
但國小時發生一件讓葉丙成至今仍作噩夢的事。那時全家隨父親到威斯康辛大學訪問一年,葉丙成還莫名其妙考了個全州數學競試六年級組第二名,展露數學天賦,但這麼個到國外都考第一的好學生,一年後返台參加畢業考,發現很多國字不會寫,包括「難」字。
「我很糾結,以前都是班上第一名,這麼多字不會實在太丟臉了。」怎麼辦?小葉丙成偷翻課本。人生第一次作弊,最後還是考了第三名,不知情的同學大讚出國一年的小葉好厲害,只有一位女同學說:「我都看到囉。」
這件事當場並未真正被揭發,但葉丙成心虛至今,也顯示他從小就在意分數。之後進國中,第一次考試就全校第二,加深他的執念:「某種程度就變成給自己的枷鎖,應該要考到這種樣子。」
進了建中資優班,葉丙成對數學很有興趣,獲保送台大數學系,從小想跟父親一樣學電機的他一度猶豫,但一是父親說服了他,電機需要相當的數學底子,兩者殊途同歸;二是保送就不用再背三民主義了。葉丙成進了台大數學系,之後再拿電機碩士。
被分數綑綁
數學系第一年,無往不利的資優生受到打擊。葉丙成笑說:「坦白講,我在建中資優班三年,沒有遇到幾個讓我覺得比我聰明的人,那三年就如魚得水。」可是大一第一次期中考後,神人級同學出現,讓他感覺「天快塌下來」,自暴自棄好一陣子。
雖然葉丙成現在常告訴學生,人的能力就像打電動時的「能力值五角形」,「不可能是完美的正五角形,你的責任應該是在大學四年去找到哪個角比較突出。」不過當年的自己是被困在分數裡的:「從小到大,我成績都顧得很好,到台大也是拿書卷獎,可是我發現,我念書的動機就來自成績。」
葉丙成從小就知道長大要留學,留學要看成績,所以整個大學期間,同學玩社團、讀課外書,「我就變成一個很放不開的人,會影響成績的事、跟成績無關的事,我都不要碰。」
「看到新的、沒學過的東西,我不是好奇,第一個反應都是厭煩、疲累,好不容易把這科顧好,又要搞懂這東西,很煩耶。」葉丙成發現:「我對於成績的執著跟追求,把我的好奇心全部殺掉。」他很忌妒小朋友看到新鮮事物時透著好奇的閃亮眼神。
同時,沒做過的事,也意味有著「輸」的風險。葉丙成承認自己只打安全牌:「我習慣當第一名,要我做一件可能失敗的事,寧可不做,我不能接受自己比別人差。」在社交上如此、後來念研究所挑題目也是如此。
葉丙成說:「從大學、碩士到當兵,深刻地知道我在浪費生命,看起來好像成績都很好,可是內心有非常大的焦慮。」他意識到自己停滯不前,當時一部電影「睡人」給他巨大衝擊,甚至夢到自己黃粱一夢就80歲。
好學生葉丙成承認:「從小到大為成績制約太嚴重,被分數綁死,一直放不開,找不到方向,那段時間人生真的很不快樂。」
這個人生卡關到他出國時豁然解開,進密西根大學讀博士,將過去為分數而填塞速成的學問砍掉重練,真正讀通、讀懂,真正感覺每天在進步,同時也發現國外同學不把成績當人生唯一、會全心鑽研有興趣的事物。
就是想當老師
「我開始花五年時間排毒,找回好奇心。」這段人生黃金歲月遭成績綁架的經驗,讓葉丙成更確信:「我想要讓台灣社會知道,我們的教育必須要有不一樣的價值觀。」
「我從小看著我爸的背影,就很想當老師,想要在大學教書。」葉丙成到美國讀博士時當助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教書,「第一次感覺到把人家教會、教懂,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葉丙成當助教很講究,不是拿著教授的教材應付了事,而是自己設計講義,並每個學期在教授的課堂上觀察學生反應,試著在自己教課時幫忙把「洞」補起來,又自告奮勇幫教授代課大班教學。
用心設計講義,又加進很多「哏」,雖然英文還不夠流利,但「一個亞洲人努力想把學生教會」的心意傳達出來了,葉丙成被學生票選為工學院傑出助教,後來又獲教授推薦拿到全密西根大學的傑出助教獎,從數百名競逐者中擠入19個名額中,也是電機系過去30年裡的唯二之一。
不意外,還沒拿到博士學位的葉丙成,就成為密大電機系的兼任講師,自己開必修課,後來更應台大之邀,在半年內完成從proposal到口試一系列的博士論文程序,2005年返台進入台大電機系任教。
電機與教育
葉丙成有一套「八二法則」:80%的時間做好研究、20%用在除了研究之外該做的事。他強調,自己的電機系研究也做得很好,才能10年升等上教授,而其他的20%的時間,他用在教學創新的工程上,想以更創新的方式,把學生教得更會、更懂。
要做教學創新,是因為感受過、也看到教育的沈痾。例如,葉丙成看到美國大學一學期大概四到五門課、12學分上下,而台灣一學期八至九門課,學分逾20,學生永遠是考前蹺這課補那課、挖東牆補西牆,考完就拋腦後,「台灣的教育最厲害的是訓練出一堆危機處理的高手。為什麼老師要浪費自己的生命去浪費學生的生命呢?」
葉丙成改變教學,還獲第二屆總統創新獎肯定,他帶進的改變之一,就是他很搶手的簡報製作課。當初看國外學生有專門的簡報課,個個上台報告都很優秀,葉丙成認為這該是台灣學生具備的軟實力,一開始先在自己的課上介紹簡報技巧,後來開專門課,現在一學期有三、四百人搶70人名額。
例如簡報課中的「eye contact」眼神接觸,葉丙成設計活動讓學生體驗。要上台學生在簡報後猜出班上8名角色暗樁,分別是笑臉組、生氣組、聽嘸組、瞌睡組,猜中幾個就換算出成績。如此一來,訓練簡報學生不再只看投影螢幕或電腦,必須與觀眾眼神交流。
期末專題則安排到國小,對小學生進行12分鐘簡報。有學生不服:「我學簡報不是為了取悅小學生。」葉丙成教學生一個殘酷的現實:「世上最難做的簡報,就是面對一群很有權力但程度很差的人。你人生被搞過一次之後,碰到再豬頭的客戶、老闆,都不是問題了。」隔年就安排台大醫學系準醫生們去老人中心簡報,提前接觸真實的世界。
葉丙成跨出電機系教授辦公室的關鍵,是接任台大教學發展中心行政工作,接觸到更多的老師,打開眼界,將教學創新工程的影響力擴大到各級學校。
教授變CEO
葉丙成除了台大電機系教授的頭銜外,還是「幫你優BoniO Inc.」執行長,教授當的好好的,為什麼要出來創業?
其一是,葉丙成發現自己是「創一口好業」,老是告訴學生以後在職場該如何、鼓勵學生嘗試創業,但自己沒在公司工作過,講起來只是自以為是,「當老師的就是要去走學生沒走過的路、去看他們沒看過的風景,然後再回來告訴他們。」
其次是,當初帶領團隊開發PaGamO系統獲得華頓商學院頒的大獎後,葉丙成決定公司化,幫助一些弱勢孩子,「若這件事情沒有利他性,我就不會有那樣的熱情。」
開公司就是擴大影響力的一步。葉丙成記得到華頓領獎時,與各國教授團隊聊天,被問到的四個問題是「你叫什麼名字」、「哪裡來的」、「你做的是什麼」及「你做的東西有多少人用」,第四個問題決定這個聊天有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
「我想要做真正有impact的事情,真的可以幫助很多人、改變很多人。」葉丙成說。
帶著使命搞教育
類似「大學教授又不懂國教,只會出一張嘴」的評論從沒少過,葉丙成還是一場場演講去分享、還是撐著公司經營壓力做下去,「我希望可以扮演台灣中小學老師跟社會的橋樑」。
葉丙成認為,教育要從中小學教育做起,因為台灣只能靠人才軟實力與世界競爭,在少子化的情況下,過去維持人口3%的菁英絕對人數會愈來愈少,所以教育必須也關照其他學生。
但葉丙成在意的教育絕對不是分數,甚至他也不在意自己的孩子考75分、也不怕孩子迷上photoshop玩到半夜,「台灣父母一直沒機會去鍛鍊孩子的韌性或對事物執著的『根性』,當孩子好不容易全心著迷一件事,你又叫他去睡覺?」
而這種著迷、好奇心,正是葉丙成在自己的求學過程中一度丟失的,「我希望讓更多家長對教育有不一樣的認知,不要把過去我們所受的束縛加諸在下一代身上,希望能讓更多家長瞭解到幫孩子養成能力的重要性,而不只在乎分數。」
最重要的是,葉丙成的使命:「我希望孩子們的好奇心跟夢想不會再被扼殺。」
葉丙成的翻轉教學與實踐
翻轉教學
葉丙成在台大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任內,2013年舉行全台首次的翻轉教學工作坊,此後他與前中山女高老師張輝誠合力推廣新概念,迄今演講逾600場。
翻轉教學有嚴格定義,最簡單的就是「Lecture at home. Homework in class」。他說明,傳統口述式教學的老師,常無法第一時間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而學生的作業常因抄來抄去,也看不出所以然,等到一個月後的考試才發現學生並未搞懂,為時太晚,但如果一再以小考確認,又會抹殺學生的學習熱忱。
翻轉教學的概念就是,老師先把授課內容錄成影片,學生在家觀看,然後大家在課堂上做作業,老師周遊列桌,一旦發現共通的問題,老師就可以再次說明。
如此除了能立刻發現並修補學習問題外,老師錄影不必像在課堂上要一再確認而跳針多次,在家看影片的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能力,看一遍、兩遍,甚至快轉1.5倍速,沒有誰拖垮誰、誰被犧牲。
葉丙成從2014年一月開始在全台辦了多場針對中小學老師的教育工作坊,慢慢推動翻轉教學,期待從下由上的百花齊放教學創新。
無界塾
葉丙成踏入「無界塾」實驗教育的原因很簡單:教授不能只出一張嘴,有本事就做出來給人看,以及「要當老師的後盾」。
葉丙成曾在演講後遇到老師來哭訴:「我很用心在為學生做一些教學的創新,可是每次只要有什麼創新,那天晚上就會有家長打1999投訴。」頂不住壓力的校長、主任,就會叫老師跟家長道歉,放棄那些「有的沒的」創新。
葉丙成很遺憾:「20年前的教改是學校外的人覺得學校裡的老師好像跟不上時代,現在是學校裡有不少老師的想法是進步的,反而是校外很多人對教育的看法還停留在自己當學生的時候。」
「我想當他們的後盾。」葉丙成想到成立一個學校:「當體制內有創新概念的老師被家長投訴時,沒關係,我們先來做,以後他就可以很大聲說,『無界塾』也這樣做,你們沒有道理叫我道歉。」
2015年,無界塾成立。沒有政府預算支援,前3年很辛苦,在篳路藍縷下,已有19位全職老師,並自行培育出第二批、第三批老師,還向全台發散這樣的教育理念。最近因應新冠疫情的線上教學,這些老師也主動開課,指導有意願學習的老師。
PaGamO線上遊戲學習平台
PaGamO源於8、9年前一場台北與花蓮小學生相見不歡的經驗。當台北小學生利用暑假浩浩蕩蕩到了花蓮,卻發現筆友都窩在網咖裡,不想會面、只想打game。
葉丙成就想到,偏鄉教育資源本就匱乏,結果孩子的暑假都耗在網咖,弱勢只會更弱勢,「我們可不以利用他們對online game的著迷,去引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PaGamO」就是台語的「打遊戲」,葉丙成與團隊做出這套系統,搭配線上課程,讓寫作業變成遊戲,解題就可以占領更多的地,為了占地就要解更多的題。
這套系統在2014年華頓商學院主辦、號稱全球高等教育創新奧斯卡獎的「Reimagine Education大獎」奪冠。影響所及,長春藤的賓州大學牙醫系簽下三年合約,微軟全球總部也以此做教育訓練,台灣有許多企業客戶利用這套系統以賽代訓,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肺癌醫學會的醫師也以此辦比賽學新知。
在國民教育方面,PaGamO最初將題庫公開給國中小免費試用三個月,反應熱烈,弱勢學生與偏鄉老師的回響,讓公司決定只賺企業用戶的錢,繼續免費開放國英數自社學科。目前全球用戶近兩百萬,其中台灣的中小學生就逾百萬人,最近每天上線人數超過五萬人。
進入「優人物臉書粉絲團官網」,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