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內的「國王湖(Königssee)」,以翠綠清澈如鏡的湖水、峽灣般的地形,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聞名。記者錢欽青/攝影
1/28
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內的「國王湖(Königssee)」,以翠綠清澈如鏡的湖水、峽灣般的地形,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聞名。19世紀末起,隨著浪漫主義風潮與阿爾卑斯山旅遊熱潮,國王湖逐漸成為避暑與風景旅遊勝地。納粹時期,連希特勒曾於附近山區的「鷹巢」建立私人會所。

「國王湖(Königssee)」,以翠綠清澈如鏡的湖水、峽灣般的地形,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聞名。記者錢欽青/攝影
2/28
「國王湖(Königssee)」,以翠綠清澈如鏡的湖水、峽灣般的地形,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聞名。記者錢欽青/攝影
3/28
遊船靜靜地行駛在仙氣飄飄、雲霧繚繞的湖上,彷彿進入神話之中,兩旁陡峭的阿爾卑斯山脈蓊鬱的森林,與蒼翠的湖面形成深深淺淺不同色階的綠。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轉瞬間,似乎都能吸納巴伐利亞文化千年的芳華。
國王湖:滌淨心靈的感動

國王湖是避暑與風景旅遊勝地。記者錢欽青/攝影
4/28
狹長形的國王湖,地理上,它屬於冰河地形湖泊,湖水透明度極高,最深處達200公尺。為了湖水純淨,早在1909年便全面禁止柴油汽油動力船,應屬德國最早全面使用「電動遊船」的湖泊。碼頭買票後,遊程有兩三小時到五六小時不同的選擇,端看景點下船與否、以及是否在定點健行。

國王湖周邊美景。記者錢欽青/攝影
5/28
沿途官方標注了十六個亮點,最著名的是建於12世紀紅頂洋蔥頭「聖巴羅買教堂」(St. Bartholomä),原是狩獵小屋附設的教堂,曾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伐利亞貴族作為狩獵時使用,現在已是人人必拍的頭號觀光地標。

遊國王湖沿途官方標注了十六個亮點,最著名的是建於12世紀紅頂洋蔥頭「聖巴羅買教堂」(St. Bartholomä)。記者錢欽青/攝影
6/28
另一個亮點是「回音壁」,船夫會站在船中間吹響號角,聲音擊撞峭壁,在寂靜中傳回幾組重疊的和聲,讓遊客體驗山谷的重重回音的驚喜,再回船艙中沿座收取演出小費。接著是「施萊因巴赫瀑布」,這是德國最美的瀑布之一,從80多公尺的高處奔流而下,匯入國王湖中。

「施萊因巴赫瀑布」是德國最美的瀑布之一,從80多公尺的高處奔流而下,匯入國王湖中。記者錢欽青/攝影
7/28
經過「回音壁」,船夫會站在船中間吹響號角,聲音擊撞峭壁,在寂靜中傳回幾組重疊的和聲,讓遊客體驗山谷的重重回音的驚喜。記者錢欽青/攝影
8/28
船夫演出後回船艙沿座收取演出小費。記者錢欽青/攝影
9/28
我們在「薩雷」下船,一群黃嘴紅掌的野鴨愜意地在湖岸邊嬉戲,在森林中漫步約十五分鐘後,抵達更為隱秘寂靜、山巒倒影如畫的「上湖(Obersee)」,湖邊的木造小船屋是IG熱點,更有女孩們挑戰攀上旁邊的巨岩,留下回眸倩影。湖的右前方便能窺見470公尺、德國最高的「略特巴賀瀑布」…….。大夥兒這才心滿意足回到船上。

遊國王湖後在「薩雷」下船,一群黃嘴紅掌的野鴨愜意地在湖岸邊嬉戲。記者錢欽青/攝影
10/28
下船後步行約十五分鐘後,抵達更為隱秘寂靜、山巒倒影如畫的「上湖(Obersee)」。記者錢欽青/攝影
11/28
「上湖(Obersee)」湖邊的木造小船屋是IG熱點。記者錢欽青/攝影
12/28
「上湖(Obersee)」右前方便能窺見470公尺、德國最高的「略特巴賀瀑布」。記者錢欽青/攝影
13/28
擁有翠綠湖水的國王湖傾斜深嵌入陡峭巖壁中,沿途景色美不勝收,不管哪個角度拍照都漂亮。據說,春天,瀑布從陡峭的懸崖一瀉千里。夏天,深綠湖水與險峻岩石對比鮮明。秋天,森林呈現出多彩層次。冬天,白雪將峽灣湖泊點化成皚皚冰鄉。當真四季皆宜。
這趟遊湖之旅,切切實實地讓每個旅人心曠神怡、滌盡塵囂。國王湖其實不需要過度的誇讚,因它本身就是一首詩,張開眼睛、輕輕呼吸就能感受到來自心靈深處的純淨與感動。

19世紀末起,隨著浪漫主義風潮與阿爾卑斯山旅遊熱潮,國王湖逐漸成為避暑與風景旅遊勝地。記者錢欽青/攝影
14/28
國王湖兩旁陡峭的阿爾卑斯山脈蓊鬱的森林,與蒼翠的湖面形成深深淺淺不同色階的綠。記者錢欽青/攝影
15/28
「國王湖(Königssee)」,以翠綠清澈如鏡的湖水、峽灣般的地形,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聞名。記者錢欽青/攝影
16/28
● 手腳並用的沈浸式鹽礦體驗

歐洲鹽礦不少,但在入口就規定要換穿「連身工作服」的不多,霎時,所有人都化身成「礦工」,連幼童也不例外。記者錢欽青/攝影
17/28
巴伐利亞很豐富,除了靜態遊湖,還有手腳並用的鹽礦體驗。
位於國王湖附近的「貝希特斯加登鹽礦(Salt Mine Berchtesgaden)」是德國最古老的「現役」鹽礦,讓旅客可以深入阿爾卑斯山脈地底,了解鹽被稱為「白色黃金」的歷史背景。這裏在1517年就正式開採,隨後成為重要經濟命脈之一。由於鹽是中世紀珍貴的產品,這裏曾被教會領主與巴伐利亞王室所掌控。

位於國王湖附近的「貝希特斯加登鹽礦(Salt Mine Berchtesgaden)」是德國最古老的「現役」鹽礦。記者錢欽青/攝影
18/28
歐洲鹽礦不少,但在入口就規定要換穿「連身工作服」的不多,霎時,所有人都化身成「礦工」,連幼童也不例外。接著要貼背坐上窄軌礦坑列車,穿過黑暗的地道,深入650公尺的礦山內,將近十分鐘、涼風徐徐的「過山車」體驗,很chill,也讓大家更有感。接下來是更刺激的「自體溜滑梯」,四個人一組,順著頗陡的34公尺木製滑梯往下,身體向後仰降低阻力,大家尖叫和笑聲連連。

巴伐利亞很豐富,除了靜態遊湖,還有手腳並用的鹽礦體驗。記者錢欽青/攝影
19/28
鹽礦入口就規定要換穿「連身工作服」。記者錢欽青/攝影
20/28
在「貝希特斯加登鹽礦」坐上窄軌礦坑列車,穿過黑暗的地道,深入650公尺的礦山內。記者錢欽青/攝影
21/28
礦坑裡也是不許遊客拍照攝影,但有中文語音導覽器。接下來是各種鹽礦挖掘歷史與開採技術的科普展示,都相當生動有趣。印象深刻的是,之前工人一年費盡全力也只能挖掘「6公分」,現在的科技則能進步到「20公尺」。

位於國王湖附近的「貝希特斯加登鹽礦(Salt Mine Berchtesgaden)」是德國最古老的「現役」鹽礦。記者錢欽青/攝影
22/28
接著是在地下最深處搭乘木船,悄然滑過名為「鏡湖」、深度100公尺的地下鹽湖,工作人員開玩笑說這不是鐵達尼號、不用擔心。配上音樂和敘事,的確進入超現實的神秘氛圍。

在鹽礦地下最深處搭乘木船,悄然滑過名為「鏡湖」、深度100公尺的地下鹽湖,進入超現實的神秘氛圍。記者錢欽青/攝影
23/28
還有欣賞原礦的晶瑩剔透、礦工今昔對比的視頻、品嚐剛提取的鹽水….,整個過程很豐富,追趕跑跳碰的一個小時。尾聲時拿到自動攝影機拍的照片,在小火車上還人模人樣,滑梯上竟然被捕捉到全程閉眼、降低驚嚇的瞬間。哈哈大笑之餘,趕緊走到目不暇給的商品部,抓了兩瓶香草鹽和大蒜鹽(居然還有薯條鹽、烤雞鹽、莫札瑞拉起司專用鹽),紀念這段有意思的體驗。

鹽礦原礦展示。記者錢欽青/攝影
24/28
鹽礦導覽介紹展示昔日礦工工作情況。記者錢欽青/攝影
25/28
貝希特斯加登鹽礦最大的意義,在於讓遊客清楚了解,鹽在歐洲從貴族壟斷產品到民生必需品的轉變,也見證數百年來礦工的辛勞與技術的進化。同時這裡仍在生產鹽製品,更是製造業與觀光業共存的永續典範。

鹽礦商品部,販售各式調味鹽品讓旅客滿載而歸。記者錢欽青/攝影
26/28
鹽礦商品部販售各式調味鹽品。記者錢欽青/攝影
27/28
鹽礦商品部的紀念品:馬克杯。記者錢欽青/攝影
28/28
● 如果你想去
國泰航空每週一、二、四、六,四個航班,從香港直飛慕尼黑。
此次行程由Kuoni Tumlare 協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