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前 排斥兒子的搖滾樂
例如音樂,「我以前比較限制,我兒子放的音樂,以前聽,覺得吵得要死,很排斥。現在比較容納,像我兒子房間整面牆都是音樂,從古典到搖滾,各式各樣。我從40歲才開始聽,聽久了就知道,這東西為什麼受歡迎。」
充滿自信是一種人生態度,「我很喜歡40歲以後的我,因為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我從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歡的,我覺得工作很幸福。我是個快樂的人!」
山居孝親 接爸媽一起住 一起吃晚飯
柯耀宗的家在台北山區,繞啊繞,彎曲許久才能到達。「當初想買一個大一點的房子,讓我爸媽一家人一起住,我哥哥也搬進來。我爸爸是個比較傳統的人,希望晚上可以全家人一起吃晚飯,後來因為我的小孩大了,開始有些課後補習,白天上課又出門早,所以我們就搬到市區。」「山區的房子變成我爸媽跟我哥哥住,我們假日一定回家一起吃飯。以前房子的設計會順著老人家的意思,比較溫暖比較傳統方便。我爸媽過世後,小孩大了,我們又搬回來。現在設計的想法比較有個性。
山居布置 湊出一門柯氏風格
順著自己個性擺放,柯耀宗「很喜歡亂擺。把不同風格的東西,亂湊在一起。」亂湊,也湊出一門柯氏風格。不設定哪個空間要放什麼東西,「我沒有任何設定」;這也就是他的個性。
柯耀宗笑著說,「亂湊,不太容易湊不好,只要素樸的材質,即使不同國家、不同年代,放一起也不會突兀。」佛像跟非洲動物也可以放在一起,因為「同樣材質便是共同語言。我知道有些人喜歡在自然空間裡放張塑膠椅子,那也是一種風格,只是我個人不喜歡。」
亂湊的概念,從自己家中的設計,延續到他的餐廳、家具店。柯耀宗說起自己亂湊過程,「我30歲以前,喜歡中國的老東西;40歲喜歡當代、帶點摩登味道;40歲以後,也就是現在,我開始不再設定哪些範圍。」
貫穿柯家設計的語言是天然材質,「不管木頭、鋁都是天然材質,買現有東西就可以擺進去。」臥房的家具、衣櫥都是老檜木製成,一轉身,撞見范姜的樹枝作品,掛在櫃子外,呼應著他的自然調性。
走進他的臥房,就像走進城市裡的森林浴,嗅覺與視覺都是。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