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所以,你為什麼要結婚?只因為它是流行文化?

2018-09-12 00:40 聯合新聞網 文/陳皓嬿
圖/三立提供

圖/三立提供

「你為什麼決定要結婚?」好一段時間,只要碰到準備結婚的朋友,我一定會問這句話。

雖然我的樣本數不多,但回答大概就是這幾點:

答案一:「覺得時候到了/年紀差不多了/好像該結了。」

訴求:具體改變、完成一件人生大事/要事。

答案一的使用者中,一部分的人擔心自己年紀再大就結不了了(失去權利)、另一部分的人則覺得是人生走到一個「坎」似乎停住、卡住不動了,需要靠婚姻強而有力地推自己一把,轉個大方向,進入另一個人生階段。

這是一個最模稜兩可,也最難討論下去的答案。

當我接著問「所以結婚之後你會怎麼樣」時,他們的反應看起來像是自己當年滿十八歲終於可以喝酒抽菸、能離開家在異地生活的興奮模樣,未來一切似乎充滿神秘的未知;或者,像得知自己修的課all pass沒被當、買的保險有鉅額理賠時,鬆口氣的安心模樣。

答案二:「因為很喜歡對方/很愛對方/找不到更好的對象了。」

訴求:證明自己的選擇和判斷是正確的、確保關係不變。

答案二的使用者中,一部分的人擔心這個好對象如果不結婚會被別人搶走而希望用婚姻守護,另一部分的人(說找不到更好對象的那部分)認為拿著商品不結帳、占著茅坑不拉屎「似乎怪怪的」所以結婚。

當然,還有一群真愛信仰者相信「結婚是證明我們愛到最高點」的鐵證,因此不光是結婚,更重要的是婚戒、婚禮等儀式/大秀。

答案二動機非常強烈明確,但也非常地童話超現實 —— 特別是當我問他們「現在離婚率這麼高,每天社會新聞一堆都是婚姻破碎的案例耶?」時,他們竟很有信心地回「這才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一副婚姻破碎是發生在完全與他無關的平行宇宙中一樣。

另外,我們也常聽到想要用婚姻(有時會加上生子)來綁住對方、綁住關係的人,他們相信只要進入婚姻,就可以安穩永久地留住對方,這種觀點大家應該不陌生。

答案三:「想要一個小孩/自己的家。」

答案四:「因為我爸媽__________,所以我決定結婚。」

訴求:獲得自我掌控權,或滿足他人的期待(獲得間接掌控權&安全感)。

答案三跟四的使用者中,有不少都帶著明顯的原生家庭問題,要嘛跟原生家庭強烈衝突,要嘛跟原生家庭緊密難分。

想要自己的家和小孩的人,比較抽象的是透過婚姻給自己一個合理、合法和原生家庭保持距離、安全地減少對原生家庭資源投入的策略,比較具體的,是直接透過結婚作為解決方案,讓自己從原生家庭中逃開。

跟自己家庭本來就已疏離的人,則有「老後病痛無人顧,有朝一日一日孤獨死」的恐懼,作為結婚推力。

至於因為爸媽的緣故結婚的小孩,常見有父母婚姻瀕臨破碎想要挽救、父母病危瀕死或身心健康狀況極惡劣想要讓父母好轉、接受父母的安排好讓父母開心等「孝子、沖喜」類型的原因;他們通常很「乖」也很愛家,但因為是愛自己的原生家庭,所以婚後像婆媳、親家間的問題也越易發生。

答案五:「因為我想要有個長期飯票,自己就不用那麼累/拚了。」

訴求:大幅降低生存風險/保障生存穩定度。

答案五跟答案二的思維類似,但動機實際得多,也最為政商界跟傳統軍公教家庭常見:單方面的長期飯票叫做「嫁給鐵飯碗」,大張飯票叫「嫁入豪門」,以雙方家族為單位的長期飯票叫做「世紀聯姻」。但不論如何,答案五跟前四項最大的差異,在於「與情感訴求無直接關係」。

但不論是哪種答案(絕對不只上面這五種),可以看出人們對於婚姻的需求多元而複雜。

或者應該說,「婚姻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件事本身,就不是個好回答的問題。

然而,似乎大部分人覺得「結婚是一件理所當然不會錯」的事情,也許會擔心自己能不能做好,但很少聽到有人覺得婚姻這個制度本身有問題。

在人們討論「同性婚姻平權」時,論點多著重在同性跟平權,也很少看到有人質疑婚姻本身;就像離婚率高,那都是人的錯,而不是制度錯了。

真是如此嗎?

我在看完Netflix《流行大百科:一夫一妻制》這集節目後,想來好好討論一下「婚姻到底是什麼?要幹嘛?會怎麼影響我們?」這個大哉問。

首先,《流行大百科》告訴我們,在人類存在的過去30萬年中,有90%的時間,我們都是狩獵採集者,一直到12000年前,人類歷經「農業革命」,發展出農耕定居的生活模式,才明確有了「家」的存在。

婚姻,也是在那個時候誕生的。

為何非要有婚姻不可?現代人可能會很直觀地認為「因為要傳宗接代生小孩」。但是請注意,「生育/繁衍」跟「傳宗接代」是很不一樣的概念。

前29萬年間,人類之所以可以生存下來,就是因為我們的祖先一直都在生育跟繁衍—就像其他的動物一樣,可見生兒育女是不需要婚姻制度的。

可是傳宗接代不同,它指的是延續一個「家族」的血脈。特別是,農耕時期的人類,對財產權產生非常高度的關注時,傳宗接代的意義比生育重要得多。

自從有了土地這個「不動產」和其他的財產後,人類就得確保其土地跟財產權不會輕易被他人奪走,即使死後也一樣。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制度、一種規範,來確保土地財產權,比方說,確保只有在某特定情況下出生的孩子,才能合法地繼承這些土地。

也就是說,婚姻最早被發明時,主要功能是用來服務家族,協助人們鞏固「資源(財產/人力)」和「權利」,而不是服務個人關係。

歷史學家史蒂芬妮・昆茲在《流行大百科》中舉例:

如果你看看安東尼和克麗奧佩托拉的例子,那完全不是一個愛情故事,而是來自世界上兩個最強大帝國(希臘、埃及)的兩個人,設法去一起統治這兩個帝國。

另一方面,想擴大財產資源,對農耕者來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更多的人力耕種」。畢竟爭取再多土地,若沒有人耕種也不會長出糧食來;而婚姻幾千年來,都是家庭增加勞動力的最佳方式。

再來,當人類進入文明之後,社會發展越趨複雜,因此比個人和家庭更大的組織「國家」,也需要一套有效的辦法來管理社會,婚姻顯然是個好工具!

原理很簡單:當一個人被和一群其他人和財產(i.e. 人賴以為生的重要資源)綁在一起時,他要脫離這個系統的成本、風險和阻力會變得很高(想像一下連環船的樣子),系統中的其他個體也會因為備受影響,而成為牽制其他人的力量。

對統治者來說,婚姻能有效地降低個人的亂度、提高社會的穩定度和可掌握度,所以婚姻開始被官方機構管理、建立更明確的規範。

至於我們最熟悉的「真愛婚姻」概念誕生得相當晚,一直到18世紀(西元1700年~)才出現,這也不過就是快500年前而已。

18世紀的人類歷經另一場大翻轉「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改變了一件事:讓個人得以靠工作自己養活自己,無論是中產階級或城市化,都指向人類可以不再仰賴家族這個系統給予資源和溫飽,而有能力自家族中獨立出來生存。

所以,隨著民主化、個人主義等思想發展,人們對婚姻的訴求也逐漸轉變為「追求個人幸福快樂」,而不再只是財產和權利的保障。

一個可看出其中明顯轉變的例子,是英國作家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這裡引用一篇啟蒙我的文章,影評人陳穎發表的《傲慢與偏見與殭屍:不只要吃掉人腦,更要吃掉被造神了的真愛婚姻》:

⋯⋯《傲慢與偏見》的浪漫在於不屈從於英國攝政時期以獲取經濟保障為前提的功利婚姻的伊莉莎白,克服傲慢與偏見,終與千古以來少女們夢寐以求的達西先生共諧連理;

⋯⋯《傲慢與偏見》批判婚姻,但沒有批判真愛;若說得再精準一些,《傲慢與偏見》批判功利婚姻,但沒有批判真愛婚姻。⋯⋯《傲慢與偏見》終究沒有與婚姻劃清界線,但亦不減其對婚姻的批判力度──在當時而言。

珍.奧斯汀時代的財產繼承權不在女性,女性必須嫁出去,且嫁得好,始能安享中、晚年。基於這個以經濟為目的的婚姻制度,伊莉莎白與達西先生以真愛為目的的自由戀愛,便可被理解為對婚姻的批判,而非對婚姻的盲從。

女主角伊莉莎白和她的好閨蜜夏綠蒂正好是一對比,夏綠蒂代表「為了財富跟安穩生活而和無趣但有錢的柯林斯結婚」的「財產婚姻・舊派」,而伊莉莎白則代表「為了個人感受和真愛而跟自己喜歡的達西先生結婚」的「真愛婚姻・新派」。

伊莉莎白・班奈特是現代女性的典範,而夏綠蒂是會被唾棄的舊思想;可是在18世紀,夏綠蒂、伊莉莎白的姊姊和母親等人,才是持「正常婚姻觀」的人,而伊莉莎白是個怪咖。

事實上,「為愛結婚」這個想法嚇壞當時的人們了,「如果一個女人說『我不愛他』,那我們要怎麼讓她結婚?如果兩個人不喜歡對方,最後離婚了怎麼辦?」

他們沒有辦法接受這點,所以珍・奧斯汀還是非得給達西先生一個富可敵國的背景,這樁婚姻才能為伊莉莎白的家人所接受;如果達西是個不務正業的窮光蛋,嗯,你也看到了作者是怎麼樣唾棄、鄙視和班奈特家小妹莉迪雅私奔的韋漢為混蛋了。

好的,問題來了。

愛是一種感覺,而婚姻是一種規則。當原本以「維護財產和權利為主要功能」的婚姻制度,被「挪用」來保護「愛情與親密關係」時,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

先來個簡單的問題好了:當你拿美工刀去切牛排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

1. 牛排沒切斷

2. 但美工刀斷了

3. 你可能被斷掉的美工刀片噴傷

是牛排的錯嗎?顯然不是,因為肯定有別的東西可以把牛排切斷,但肯定不是美工刀。

是美工刀的錯嗎?顯然不是,因為美工刀是設計用來切割紙的。

是你的錯嗎?似乎也不是,肚子餓了想要吃牛排,所以找來工具協助自己吃到牛排的你,怎麼會有錯。

問題出在,你拿了錯誤的工具(美工刀),去執行你的任務(切牛排)。

OK,或許有技巧很好的人,比方說解牛的庖丁,可以成功用美工刀切牛排,但那是因為庖丁本人的能力,美工刀還是美工刀。但是常態之下庖丁會用解牛刀解牛,而不是美工刀。

讓我們回到「真愛婚姻」這個任務。現代人拿「維護財產和權利」這把美工刀,要去捍衛「愛情與親密關係」這塊牛排,想想會發生什麼事:

你會面臨諸多挫折,並對婚姻這個制度感到失望,質問婚姻為什麼會成為愛情的墳墓?消磨掉原本兩人的親密關係?非但沒讓你的人生翻新,還到處充滿無聊的柴米油鹽醬醋茶?

廢話,因為婚姻本來的功能,就是提供穩定有保障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你只是「誤用」婚姻了。

我們先跳開真愛婚姻這個爭論,回頭來看一下婚姻和人類需求的發展歷程。

複習一下亞伯拉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需求金字塔」:

先引用維基百科中,德國社會學家L.穆勒(Erwin L. Mueller)的觀點。

穆勒曾將婚姻歸為三種動機,經濟、子女和感情。他認爲:

上古時代,經濟第一,子女第二,愛情第三
中古時代,子女第一,經濟第二,愛情第三
現代社會,愛情第一,子女第二,經濟第三

古代社會,婚姻的主導動機源於婦女是創造財富的活動工具,娶妻是爲了增加勞動力,人的性慾在婚姻之外可以得到滿足。

人類婚姻史的第二時期,婦女勞動範圍逐漸變小,財富及繼承問題日趨突出,於是關於個人至親骨肉的後代觀念便成了婚姻的主導動機。婚姻是爲了生育合法的兒女和照管家室。

第三時期,婦女社會地位起了變化,個人自由成爲社會生活的基本準則,愛情成了婚姻的主導動機,其次才是生兒育女和權衡經濟。

但即使是在現代社會,經濟和子女這兩個因素在婚前考量和婚後占有的比重仍然占重要地位。

狩獵採集時期,人們冒著被野獸吃掉的風險,也要出外打獵覓食打野戰,就是要滿足最底層的「陽光、空氣、水、食物、繁殖」等生理需求。

農業革命之後,人類可以自己耕種作物、定期定點有東西能吃,於是開始蓋房子住、構築家庭,而婚姻也是在此時開始發展以保障人的財產所得,並有效增加耕種人力。

18世紀工業革命後,人類開始能有效率地製造物品、產出糧食,所以不再那麼需要為了生存而依附在家庭、家族內才能確保安全,而是能獨立出來生活,因此需求再上一層,對於社交、人際關係、情感的需求提高許多。

但交朋友、談戀愛不需要結婚也能做到,因此,為了讓人們獨立後仍持續願意結婚,「有真愛是結婚的基礎」這個概念被婚姻擁護者創造出來。

記得電影《征服情海》(Jerry Maguire)裡,Jerry對太太說的經典台詞「You complete me」嗎?

真愛婚姻的論述是「男人和女人各自為不完整的一半,他們必須找到另一半,才能變成完整的」,這個說法暗示(威脅)人們:你如果不結婚,你就是殘缺不完整的一半。

而為了吻合這個被塑造出來的價值觀,「一夫一妻制/單偶制」於是被創造出來,並由政府與社會道德強制規範在每個人頭上。

別忘了,不過百年前,中國文化的主流都仍是一夫多妻制,男人可以有一個正妻,其後代擁有合法繼承權,但男人可以有許多妾、姬 —— 只要他們養得起。在情感關係上,姬妾可以是一家之主的性伴侶、朋友或情人,但在家族中,她們的角色是「奴僕」。

在一夫多妻制底中,人們仍會性嫉妒、性競爭,也會有對感情忠誠、隸屬關係的需求,而這些事情從來不為婚姻制度所限制、規範、保障。

然而,在「真愛婚姻」衍生的「一夫一妻制」中,為了讓這個論述更有說服力,類似「需要另一半來完整自己」這樣的觀點,推動人們將「對感情忠誠的需求」和「對婚姻的需求」直接掛鉤,並將「愛情」和「結婚」劃上等號。

到後來,在文化的推波助瀾下,這個觀念甚至被倒置,讓婚姻變成真愛的證明。

老天鵝啊,這誤會可大了,許多社會制約也因而產生。

再次引用陳穎的文章:

⋯⋯作為後世讀者的我們,必須注意這二百多年間,真愛早已從婚姻的批判者,變身成為婚姻的捍衛者。

⋯⋯當真愛與婚姻被理所當然地連成一體,一如昔日經濟保障與婚姻被理所當然地連成一體,真愛亦如昔日的經濟保障般催逼著女性及所有人結婚。

昔日的不婚者淪為無產之人,今日的不婚者則淪為無愛之人。而無愛作為一種污名,其殺傷力或比無產更大。

就如《流行大百科》所言:單偶制是被強迫的、是有用的、是美麗的。

但也是被顛覆的。

我們繼續往下看,到了20世紀末資訊革命後,多數人們可以更輕易地取得社交、人際關係,需求再更往上的人就會更多,來到「尊重」和「自我實現」層面。

在這個社群平台上要自我表述如此容易的時代下,名聲、地位、做自己越來越成為大家追求的價值,越來越多人問「我在這個世界上會留下什麼?我的人生的價值蓋棺論定時又會是什麼?」

每個人的自我實現不同,因此在追求的過程中,也必然會在關係中產生衝突;兩個人重視的價值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思考的邏輯不同、想走的方向不同⋯⋯然後,「個性不合」,就成了現代人離婚的大宗原因。

但請注意,「個性不合」這件事會衝擊的是「親密關係」,而不是婚姻本身。

對較年長一輩的人來說,婚姻是責任、義務、完整穩固的家庭等「安全層次需求」,因此即使個性不合、不愛了,甚至一方在情感上出軌外遇,這些都不構成離婚的理由,因為婚姻不是為了維護親密關係而存在的。

然而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由於婚姻已經在各種華麗的婚禮、感人的誓言、隆重的鑽戒中,被誤用為親密關係的證明章,因此當親密關係破滅,婚姻也就不再有存在的必要。

回到最一開始提到的五種結婚動機。

因為「2. 很喜歡對方/很愛對方/找不到更好的對象了」而結婚的人,會面對「婚姻無法保證親密關係長久安定」的問題。

我最喜歡問那些愛到最高點、想要跟對方更親密而選擇結婚的朋友:

「所以你的意思是,如果你們不結婚,你們就沒能力讓關係更近一步囉?」

「不結婚,就代表你不夠愛對方?」

他們通常會理直氣壯地說「對啊!」

可是,被「真愛婚姻」觀念高度制約,也就容易對婚姻極度失望。

因為在情感上忠誠,本來就是不自然、需要刻意為之的事情,就像你可以熱愛麥當勞但同時喜歡肯德基一樣。

要能長期和同樣一位伴侶維持親密關係,需要很多的努力和運氣:你們改變的方向、成長的速度可能不能差得太遠,你們對於對方不符合你的期待、讓你失望能夠平常心看待,你們的人生需求也可以被其他人所滿足,而不需要全部寄託在對方身上⋯⋯

況且,人會隨不同階段而成長改變,因而有不同的情感需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將對感情忠誠的期待和責任全寄託在婚姻制度上,那你會得到「婚姻是個無效的爛制度」的結論。

《流行大百科》中的一位受訪者講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我和我的伴侶在一起24年,其中有20年都不是單偶制的。有人跟我說「我沒辦法和你們一樣,因為我非常重視忠誠,我的三段婚姻都是單偶制。」,可是,這個人是對單偶制忠誠,而不是對跟他結婚的人忠誠。

是吧?在現代人追求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要回頭處理的,是其和親密關係的衝突,而不是婚姻本身。

如果對婚姻這個制度本身沒有需求,只是想要共同生活,你可以選擇同居而不必然需要進入婚姻;如果父母認為要結婚才能住一起,那要處理的是跟父母的溝通和控制問題,進入婚姻後雙方家庭的控制加倍糾葛,問題不會因此減少、只會增加。

同樣的,對「1. 覺得時候到了/年紀差不多了/好像該結了」的人來說,你的課題也是社會制約、人生定位和自我實現。

也許你需要的是一場像「成年禮」般的儀式(對這些人來說,婚禮某種程度可能比登記更有實感和意義),明確讓你知道你進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了,然後開始嘗試一些有別於你過往慣性的、跳出舒適圈的新事物。

結婚當然是一種選擇、讓生活型態有很大的改變,也可能是某些人生命的意義。

不過很多跟我年紀差不多的朋友,在婚前婚後生活型態跟心態其實沒有太大的差別,還是住爸媽家給爸媽養、跟以前交往時一樣互動。

那麼,結婚帶給你「新的開始、有所改變、我跟以前不同了!」的感受,可能會很快就消失不見,你還是得回來面對人生茫然、空虛感再度襲來的問題,或者,再結一次婚。

至於因為原因3、4、5,有實際經濟需求,或在對(被)家庭的期待的人,你們對婚姻的需求的確符合這個制度可以給你的。

或許你現在並沒有自我實現的需求,而可以安然待在婚姻之中;可弔詭的是,當婚姻家庭滿足了你的基本層次需求、而讓你漸漸長出高層次需求時,你該怎麼面對自己的慾望,婚姻會不會從培養皿變成你自我發展的束縛?

寫這麼多,我並不是要否定婚姻的價值,而是想強調近代婚姻「被誤用」和「被假託」的問題,會讓人誤以為自己需要婚姻而進入婚姻,接著在產生錯誤期待導致挫折失敗之後,對婚姻感到失望、認為婚姻是有問題的制度。

我認為,婚姻制度當然可以因為時代需求不同而有所調整,畢竟制度本來就是為了服務人而生。可是同樣重要的是,當代人對婚姻的認知是否能夠調整,而不是被制約?

我們在算紫微斗數時,喜歡用「生活合夥人」來定義夫妻,因為夫妻宮就在事業宮的正對面,一個代表「外面的職場」,一個代表「裡面的職場」。

婚姻,就是「家裡面的職場」,你和對方都是雇主、是僱員,也同時是同事。你們會各種領域的專案中大量合作,任務是一起解決問題;而感情和對對方的愛,是當你們碰到難解的挑戰但還找不答案時,協助彼此一起勇敢撐過去的力量。

感情可以是讓婚姻持續下去的柴火,但婚姻不保障感情。

當然,感情也不是婚姻的必須,如果沒有感情,但雙方都很有意志力,而彼此的共同利益或目標一致的話,婚姻這個合夥關係仍舊可以走得下去,而不需要被誰批判。

就像節目結尾史蒂芬妮・昆茲說的: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我們試圖發展不以「脅迫」為基礎的關係,強迫女性在經濟和法律上依賴,通過她們的身體來威脅女性,通過社會和經濟結構來威脅男性,我們正在努力,想找到一個新的平衡點。

它不再是關於「在現代世界中我們應該擁有什麼樣的關係」,而是關於「如何設計出我們想要的各種關係」。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婚姻

Netflix《流行大百科:一夫一妻制》

《傲慢與偏見與殭屍:不只要吃掉人腦,更要吃掉被造神了的真愛婚姻》

長知識!認識婚姻的歷史History of Marriage

《民法》第二章:婚姻

紐約時報《婚姻幸福感今非昔比?》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本文經作者陳皓嬿授權使用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
結婚
你可能會喜歡
AKIRA擔任快閃店長!YOKU MOKU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開幕
AKIRA擔任快閃店長!YOKU MOKU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開幕
「好像再結一次婚!」 楊祐寧夫妻合體站台愛牌Tiffany
「好像再結一次婚!」 楊祐寧夫妻合體站台愛牌Tiffany
名有「慕軒」、4月17日生日注意!5月底前邀你免費入住
名有「慕軒」、4月17日生日注意!5月底前邀你免費入住
少女大叔要當新郎了!馬東石宣布5月舉辦婚禮 老婆是「韓最美健身教練」,水蛇腰簡直極品身材
少女大叔要當新郎了!馬東石宣布5月舉辦婚禮 老婆是「韓最美健身教練」,水蛇腰簡直極品身材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