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嗎?或是常常覺得心累、什麼事情都找上你?
「蠟燭型人格」顧名思義,就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種犧牲自我、總是把別人擺在自己前面的性格特質,雖然會被發 #好人牌 ,但是相當內耗,對心理層面並不健康。
快來做7題小測驗,檢視你的蠟燭型人格評分,還有關於「放過自己」的5個小建議中肯必看!
●什麼是「蠟燭型人格」?
又稱「長女症候群」,常見於家庭中被期待扮演「好孩子」角色,通常自我要求很高,外在表現優秀且認真負責,習慣照顧身邊的人,甚至願意犧牲自己來幫助他人,就像燭光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一樣。但若長期忽略自我照顧,容易造成身心健康問題。

圖/ChatGPT生成、記者陳立儀製表
2/14
●「蠟燭型人格」主要特徵:
高度自我要求,常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
外表看起來優秀但內心容易自我挑剔、不滿意。
容易懷疑別人的稱讚,覺得是客套話或暗藏批評。
習慣扛起責任、照顧他人,常會忽略自身需求。

圖/ChatGPT生成、記者陳立儀製表
3/14
●「蠟燭型人格」7題小測驗
1. 朋友半夜傳訊給你說「我好難過」時,你會怎麼做?
A. 立刻回覆並安慰(3分)
B. 先看看自己狀態,OK才回(2分)
C. 隔天再回(1分)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4/14
2. 公司臨時要人加班幫忙,你會怎麼做?
A. 馬上答應(3分)
B. 看自己手邊工作狀況(2分)
C. 拒絕(1分)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5/14
3. 聚會氣氛冷到不行,你會怎麼做?
A. 主動找話題救場(3分)
B. 等別人先開話(2分)
C. 默默滑手機(1分)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6/14
4. 別人說「你人真好」,你的感覺是?
A. 超開心,覺得值得(3分)
B. 還好,但覺得是一種肯定(2分)
C. 有點尷尬(1分)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7/14
5. 你願意為朋友改變原本的計畫嗎?
A. 幾乎都願意(3分)
B. 視情況而定(2分)
C. 很少(1分)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8/14
6. 幫助別人後,你常常會有什麼感覺?
A. 雖然累但心裡很滿足(3分)
B. 還好,算是互相(2分)
C. 覺得有點後悔(1分)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9/14
7. 當別人請你幫忙,但你真的很忙時,你會怎麼做?
A. 還是硬擠時間(3分)
B. 延後或部分幫忙(2分)
C. 拒絕(1分)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10/14
●計分方式:
19~21 分:超級蠟燭型人格
你是大家的暖光,永遠把別人放第一位,但要小心過度消耗。
14~18 分:平衡型蠟燭
既懂得照顧別人,也能保護自己,付出與自我照顧兼顧。
7~13分:獨立型人格
更重視自身需求,雖然少了些「燃燒自己」,但能量分配健康。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11/14
●蠟燭型人格「放過自己」的5個小建議
1. 先問自己「我現在有餘力嗎?」再答應
在幫助別人前,先評估自己的時間、精力與情緒狀態。記得提醒自己:「我不必每次都馬上答應,延遲回覆也是選擇。」
2. 保留「專屬自己的時間」
每天至少保留30分鐘做純粹讓自己快樂的事,不被任何人打擾,例如看書、追劇、聽音樂、做瑜珈、發呆都可以。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12/14
3. 設立界線,學會說「不」
勇敢拒絕一些非必要的請求或過多負擔,不用為拒絕而過度解釋,「我現在不方便」已經足夠。拒絕並不等於不善良,而是保護自己的界線。
4. 練習自我肯定與鼓勵
每天給自己溫暖的肯定,例如「我值得被愛」、「我已經做得很好」。不必獨自承擔所有,找朋友、家人或專業人士傾訴壓力與感受。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13/14
5. 把精力投資在值得的人和事
你的時間與能量有限,優先給真正珍惜、尊重你的人,不是所有「需要幫忙」的情境你都必須出場。接納自己的能力有限和犯錯,放過過度追求完美的壓力,更要允許自己有情緒波動和調整空間。

圖/記者陳立儀製表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