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韓良露/GENTLEMAN 論紳士的品味

2014-09-13 00:00 udn STYLE 韓良露

台灣的紳士之道,便是要在多元文化中找出台風,如果說台客代表台灣的基層平民氣質,台灣紳士則是菁英的風範。

紳士之道包含了紳士的品格、紳士的教養、紳士的品味等,紳士絕非消費的品牌,在紳士服都在百貨公司隨便買的時代,穿紳士服當然不等於紳士,那麼,什麼代表紳士的品味呢?

內外兼修 藏富不炫富

紳士的品味是比較形而外的事物,可用衣食住行文娛等行為觀察,但品味絕不只於外在,其內在基礎是品格和教養,要先有紳士精神,西方的紳士精神源於中世紀的騎士,要善良、公平、正義、溫和;東方的士紳也要文質彬彬、舉止合宜、溫柔敦厚。紳士的內在來自知識、哲學、審美、宗教或靈性修養,有這些內在價值的紳士,才配得上紳士的外在財富,內外俱富的紳士最先反映出的行為是「富而好禮」。

在台灣最難做到卻是一般人以為最易為之的「富而好美」,富人花錢買各種精美的東西,不管是仿路易十四王朝的家具或紅木酸枝椅或勞力士金表或LV手袋,何難之有?但紳士和土豪之分野,就在土豪暴發戶炫富,而紳士藏富,土豪展示的是壞品味,紳士懂得品味之雅與隱。

沒有文化的底氣和知識的究理,成就不了紳士的品味,例如喝葡萄酒不知產區、品種、氣候、食物搭配,只知認大酒莊品牌並不代表品味,有知識在身也不應在喝酒時大談酒經典故,過分炫學也非紳士舉止,強調喝的酒有多貴更如小丑跳梁。

講究裝扮 穿出影響力

紳士或許講究穿著,但最好是看不出考究,一眼就被認出的精品名牌,並非好品味,畢竟紳士並非品牌模特兒,即使為了方便穿名牌,也要懂得搭配出自己的風格,不能整套照單全收,若有跟得上時代的好裁縫,能訂製出自己的西服則更佳,台灣紳士是否能像日本紳士偶爾穿出很有格調的和服般穿上本地服呢?蔣渭水當年的裝扮也許可以參考。

台灣的紳士特別缺乏審美意識。紳士的品味應有所為、有所不為,餐間用該當飯後消化酒的白蘭地乾杯、把金表戴在袖口、吃中餐必吃魚翅鮑魚、吃西餐只知牛排龍蝦、出門穿不合身分的精品服裝在家卻胡亂穿粗糙的內衣當睡衣、全身光鮮鞋子卻灰撲撲、開豪華名車家中卻比車庫還亂、室內雖有豪華裝潢卻毫無美感也不合環境身分、房子有大陽台卻任其光禿禿、私人庭園中只有草坪而無花木扶疏、在餐廳大聲喧鬧、遇年輕美麗女子時言語輕浮、社交場合比權勢比財富比地,以上種種,皆紳士必須忌之、避之、免之行事。

有品有度 宜雅不宜俗

至於紳士該有所為之審美行為,皆以合宜得體為尚,如飲酒飲食有度有品,現代紳士懂得拒絕保育食物的美味、衣飾整齊乾淨更勝花稍精品、住家宜雅不宜如樣品屋(更要合乎該地的風土氣候)、用車可高尚但低調(開千萬跑車非紳士之道)、文娛有一定品味(古典爵士崑曲南管西洋東洋台灣本土搖滾流行亦可,但上酒廊制服店則非紳士之行)、紳士應愛好閱讀文史哲學藝術書籍、紳士的雅癖可包括收集文物練習琴棋書畫曲藝牌戲等。

紳士的品味,絕非局限在消費行為,但現代人的好美常以購買精品、消費名牌為主,千萬遊艇名車只展現了主人的富豪品味而非紳士品味,紳士的品味最難在於鑑賞家的美學,文化之美、建築之美、藝術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環境之美才是紳士的大美。

台灣社會有其活力,但說不上美,甚至有人說過台灣是最有錢的貧民窟,這點和台灣紳士階級的沒落有關,平民移民社會長期因陋就簡克難慣了,這樣的社會只能出賣勞力腦力做工廠或代工,無法像具有菁英美學的國家,如法國、日本賣美的力量。紳士富而好美,絕非個人品味過生活,事關整體社會美力的提升與成熟,台灣所缺乏的紳士品味,正是台灣社會文化創造轉型最需要的動能,台灣紳士們!需要如英國的美學家雷蒙威廉斯或日本的民藝家河井寬次郎般促進社會美學的運動,紳士的品味也能成為社會進化的基礎。

紳士的定義

「紳士」之名,一源自中國古代,紳士意同士紳,士乃士農工商之首,代表讀過書且有一定基礎科舉功名如秀才等的知識份子,紳乃古代官員腰間的大帶子,士紳指的是不做官但好像也佩帶了官紳腰帶之人,意指在野,卻有一定官威影響力的民間人士,士紳乃中國古代介乎官與民之間的權力階級。其權力來源在於同時擁有知識和金錢,故士紳地位高於士紳或富紳。但士紳是不能公然地做買賣的,因為從商計小利為士所不許。

紳士之名另一來源取自英文的gentry或gentleman譯文,其古典定義指的是英國中世紀介乎貴族與平民間有土地有資財有教養者,貴族與紳士共組成上流階級,但有錢的大資產分子或小資人只能是中流階級。東西方社會的古代封建意識頗相似,都視不必勞心勞力坐擁土地放租者較高尚,靠技術、營運、職業才能等賺到資產者反而較卑微。

近代社會改變東西方的紳士定義,中國社會歷經清代和民國的政治變動,民間士紳階層影響力大衰,台灣在日治時培養出的士紳社會,也因改朝換代而沒落,成為隱身的遺老紳士。西方也受到工業革命後經濟社會的大變動,英國雖保持貴族世襲制度,但不少現金缺乏的貴族卻可能連自己的家族古堡都供養不起。

美國的平民精神建立了現代意義的紳士,Mr.&Mrs.是一般禮貌的通稱,Lady&Gentleman則是倣效英國的浮禮,在美國對穿休閒服的推銷員稱為紳士都很合理。這股大多數人皆可以做紳士的風潮,也成為美國影響世界的20世紀的中產階級紳士化運動。

台灣紳士之典型(記者陳若齡整理)

辜振甫(1917.1.6~2005.1.3)

出身鹿港辜家,台灣日據時期商業鉅子辜顯榮之子,建立跨水泥及橡膠產業版圖的和信集團,並出資建立台灣經濟研究院,不僅是知名企業家,更曾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總統府資政等要職。

辜振甫是紅頂商人,更是風雅文人,著有詩集《雜存》、小說《浮雲》及《辜振甫言論選集》等。精通日語、愛好廣泛,喜收藏文物,也愛聽唱京劇,曾得京劇大師孟小冬指點,晚年常登台慈善義演。其言語得體、衣著講究,訂製西服外,晚年亦常見穿開襟唐裝,為現代受日本西風影響的台灣紳士之代表。

蔣渭水(1891.2.8~1931.8.5)

台灣宜蘭人,台灣日據時期的醫師,也是民族運動者,致力提升台灣民眾文化,創立第一個全台性文化組織「台灣文化協會」、並辦了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台灣民報》,促成1920年代台灣啟蒙運動之濫觴,被稱做「台灣新文化運動之父」。他也創設台灣第一個現代意義的政黨「台灣民眾黨」,以及工會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是反日本殖民運動中,重要的領導領袖。

蔣渭水兼具傳統漢學文化涵養和現代知識,其儀表也充分展現新時代文化、東西融合的先驅者風格,除了台灣衫、白西裝,現今「蔣渭水紀念公園」中銅像,可見其外穿西式大衣、內搭棉襖的中式長袍,下著台灣褲,一手提醫生包,一手握書,藍本取自1931年冬被拘捕釋放後的寫照,在人生最困頓落魄之際,仍保有紳士的自信與態度。

韓良露談紳士的品味。

韓良露談紳士的品味。

政商名人辜振甫的傳記書影。圖/聯經出版公司提供

政商名人辜振甫的傳記書影。圖/聯經出版公司提供

蔣渭水。圖/聯合報資料照

蔣渭水。圖/聯合報資料照

Alfred Dunhill如同英國紳士般,具有開創精神兼具穩定踏實,打造出Alfred Dunhill品牌王國。圖/Alfred Dunhill提供

Alfred Dunhill如同英國紳士般,具有開創精神兼具穩定踏實,打造出Alfred Dunhill品牌王國。圖/Alfred Dunhill提供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
韓良露
你可能會喜歡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