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宣布「禁用整形濾鏡」平息「網美臉」亂象,但能幫助身心更健康嗎?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1 / 4

Spark AR會發佈此公告,是因為察覺到人們對社群媒體、相貌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感到日漸憂慮。報章媒體之前在探討的「Snapchat自拍 畸形恐懼症」,促始了「Instagram 臉」的興起。在特定的一群名人及有影響力者的推廣之下,許多社群媒體用戶都感受到了效仿這種最新線上美學的壓力。

© Taylor Jewell

「Instagram臉」的興起

這類相貌通常以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與凱莉珍娜Kylie Jenner豐厚的嘴唇和立體的臉頰為特色,就像著名的美國時尚娃娃Bratz那樣;此範圍也延伸到貝拉哈蒂德Bella Hadid、亞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等眾多公眾人物的相貌特徵上。正如《Vice》近期對模糊的填充與注射劑世界所進行的調查,這類相貌助長了非侵入性手術的蓬勃發展,尤其是在年輕女性之間。

那麼整形 手術濾鏡又是從何而來的?Instagram的論點是,這類濾鏡正在損害用戶的健康,當《Vogue》問及對此議題的評論時,一位Facebook發言人表示:「我們希望濾鏡能為人們帶來正向的體驗。我們的重新評估步驟是:一,移除圖庫中所有與整形手術相關的圖片效果;二,停止批准新的同類型圖片效果;三,移除被通報的現行圖片效果。」

從表面上看來,這些論點很有道理,尤其美國臉部整型與整形外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cial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於2017年發現,55%的外科醫師彙報其患者是為了自拍而決定整形。儘管這些濾鏡成功地讓人在社群媒體上看起來光鮮亮麗,但回歸現實,我們的相貌依然沒有改變,這些濾鏡僅能觸及問題的表面。

© Michael Buckner/BMA2015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2/4

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Mary McGill在愛爾蘭國立大學戈爾韋分校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擔任博士生的期間,研究了自拍與後現代女性主義的數位文化,並對相關新聞回應道:「我歡迎任何能簡化我們現有強烈視覺文化的改變,雖然我認為這項改變的影響微乎其微。這項議題不僅僅侷限於幾個濾鏡,Instagram等類型的網站已經變成了我們生活準則的一部份。」McGill所說的準則指的是什麼?「這些準則將女性身體與臉部視為物體,始終以法醫學的角度進行審視與評估,所有的美肌應用程式都以我們的身體需要完美化為前提;因此,大家便自動成為了有缺陷的身體。」

FaceTune是這類型的美肌應用程式之一,在2017年成為Apple最受歡迎的付費應用程式;提供精細的臉部細節編輯功能,效果比卡通濾鏡更細緻,可能也更普及,甚至還可以拉直鼻子,或重塑下巴線條。有了這樣的美肌應用程式,人們便能輕易創建微調後的個人數位頭像,但卻讓有些人覺得他們與的照片不相稱,甚至無法直視智慧型手機中的自己。於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拿著自己編輯過後的自拍照給整形外科醫師看,希望在現實生活中也能擁有相似的容貌。

擁有倫敦時尚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時尚文化碩士MA Fashion Cultures頭銜的時尚理論家兼課程負責人Rosie Findlay博士對《Vogue》說:「這類對我們自己還有身體的想法,在社群媒體興盛前就已存在,但這類想法現在被強化了,因為社群媒體鼓勵且訓練我們以高度調整過後的角度來檢視自我、管理自己的外表。」她表示,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關於Photoshop修圖與整形手術的話題便持續不斷;現在,隨著FaceTune細微修改功能的流行,我們越來越難察覺照片是否經過修圖。「讓你可以巧妙地修改或提升自我(對這類如同外科手術的技術,相當溫和的詞彙),並且看起來仍像你自己,只是變成一個稍稍改進過後的版本,我認為這是這類美學的目標;如果你對手術前的自己仍有高度的認同感,那麼,這是成功的。」她很快地指出其中隱含的層級概念—「些微」與「太多」之間的對比,創造了新一代對美的等級劃分。

© Karwai Tang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3/4

在數位世界中,「美」的下一步的什麼?

網路毫無疑問地改變了我們對美的概念,這是一個複雜且經常互相矛盾的發展過程;而在身體與外貌多樣性的認知方面,則有著巨大的躍進,每個人都有機會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現自我。網路也提供人們龐大的空間嘗試與傳統相異的事物,我們可以輕易地找到一些嘲弄標準預設的名人,像歌手 King Princess便嘲笑那些看起來完全相同,使用整形手術濾鏡的人們。網路也為模糊事實與虛構提供了空間;最近,彩妝師Alexis Stone連續好幾個月,在他的照片上使用了義肢與各種特效,說服他的Instagram追蹤者說他的整形成果非常糟。

另一方面,這類想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仍舊鼓勵著均質化的美感;看看最近一名整形外科醫師的主張—基於黃金比例原則(描繪「完美體態」的著名歐洲中心主義式原則),貝拉哈蒂德Bella Hadid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這類想法主要在鼓勵真實生活中的女性樣貌與照片編輯效果的結合,不論是透過飲食、個人運動、技巧熟練的化妝師、手術型的修改,還是結合以上所有的手段。反過來說,當我們成為自己的Instagram故事明星時,我們也在其他人身上施加了新的壓力,讓其他人感到必須提升自我,或是感到自我的不足。可以肯定的是,禁止奇怪的濾鏡可能會有所幫助,至少能引起人們對此的討論,但若要真正有所改變,我們需要的是對網路世界如何建構、捍衛且不斷地強調的「美」,進行更廣泛且艱深的討論。

© Copyright Jamie Stoker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4/4

※BY ROSALIND JANA, YOYO SU

(完整文章請看VOGUE.com)

延伸閱讀

#MeLife 你對「性感」的定義是什麼?Z世代重掀性感風潮,你跟上了嗎?

愛自己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只有愛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愛別人!

拍照習慣用美妝濾鏡?你是否已經不知自己真實樣貌?虛擬濾鏡是如何改變美妝世界!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十人十色!Plantation現身GIVEN Space大型花卉藝術裝置  涼爽有型

十人十色!Plantation現身GIVEN Space大型花卉藝術裝置 涼爽有型

LV上海新地標!沈浸式空間「The Louis 路易號」郵輪

LV上海新地標!沈浸式空間「The Louis 路易號」郵輪

adidas年度優惠門市限時買二送一入手人氣鞋款正是時候

adidas年度優惠門市限時買二送一入手人氣鞋款正是時候

李旻浩Lee Know成GUCCI代言人 同色系穿搭學起來!

李旻浩Lee Know成GUCCI代言人 同色系穿搭學起來!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