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爺耍酷、米蘭達火辣 LV重現巴黎風情

范冰冰穿LV秋冬褲裝出席看秀,展露范爺霸氣。圖/歐新社

范冰冰穿LV秋冬褲裝出席看秀,展露范爺霸氣。圖/歐新社

1 / 21

結束幾季悠遊於數位電玩與未來科技的異域旅程,路易威登 (LOUIS VUITTON,簡稱LV )2017春夏回到品牌一切旅程的起點─巴黎,女裝藝術總監Nicolas Ghesquiere以擅長的解構手法,展現現代感的巴黎女人自信與優雅。

LV女裝藝術總監Nicolas Ghesquiere。圖/美聯社

LV女裝藝術總監Nicolas Ghesquiere。圖/美聯社

2/21

LV預告大秀舉辦場地時已透露端倪,有別前幾季都於路易威登基金會上秀,2017春夏發表,選在距離1854年品牌於卡普西納街(Neuve-des-Capucines)4號開的第一家專賣店不遠處登場,這裡也將是LV於凡登廣場新店的店址。保留原始狀態的法式建築自然帶給熱中建築美學的LV女裝藝術總監Nicolas Ghesquiere許多想法。

米蘭達寇兒以桃色迷你短裙尬卡莉克勞斯露出的小蠻腰。圖/歐新社

米蘭達寇兒以桃色迷你短裙尬卡莉克勞斯露出的小蠻腰。圖/歐新社

3/21

金屬光澤材質帶來前衛感,拉鍊也是品牌經典元素。圖/歐新社

金屬光澤材質帶來前衛感,拉鍊也是品牌經典元素。圖/歐新社

4/21

回歸品牌起點,回歸巴黎本質,正是本季設計靈感核心,一套套不對稱袖子與裙襬的飄逸洋裝,帶出巴黎女人的不拘泥俗套又優雅自得的風情。略帶垂墜感、但不刻意凸顯身型的自然輪廓,透過看似隨興綁著的腰帶及腰部鏤空剪裁,帶出女人「腰」嬌韻味;解構式剪裁,拆解卻也強化了肩部到袖子線條,灰色西裝套裝被拆出如小披肩和片裙,演繹出自信卻無拘束的現代女強人。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5/21

肩部至袖子的挖空剪裁凸顯女性頸部線條。圖/美聯社

肩部至袖子的挖空剪裁凸顯女性頸部線條。圖/美聯社

6/21

透視也是本季一大焦點,無論透過於腰或肩的鏤空剪裁、帶著金屬光澤的薄紗,還是傳遞巴黎工坊精緻工藝精神的刺繡蕾絲,隱約透視效果注入女人味。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7/21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8/21

乍看很不LV的解構輪廓中,其實暗藏品牌精神,如V字紋裝飾的皮革、褲腳的拉鍊、化為各種形式出現的格紋,甚至「Epi」波紋也如火焰般躍動於衣裙間。一手能掌握的手拿包仍是主角,女人味又不失個性的中筒和短筒皮靴也是本季重點。

前來捧場的除了珍妮佛康納莉、蕾雅瑟杜等品牌之友,還有搶穿鮮色頗有互尬之姿的米蘭達寇兒、卡莉克勞斯兩大名模,以及比酷的范冰冰 、劉濤和張天愛三位大陸女星。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9/21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10/21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11/21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12/21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13/21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14/21

裝飾凡登廣場店門的牧神臉孔轉化為T恤圖紋。圖/歐新社

裝飾凡登廣場店門的牧神臉孔轉化為T恤圖紋。圖/歐新社

15/21

蕾雅瑟杜挺肚出席看秀。圖/美聯社

蕾雅瑟杜挺肚出席看秀。圖/美聯社

16/21

2017春夏發表。圖/美聯社

2017春夏發表。圖/美聯社

17/21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2017春夏發表。圖/歐新社

18/21

2017春夏發表。圖/美聯社

2017春夏發表。圖/美聯社

19/21

2017春夏發表。(美聯社)

2017春夏發表。(美聯社)

20/21

2017春夏發表。圖/美聯社

2017春夏發表。圖/美聯社

21/21

你可能會喜歡

Balenciaga「機車包」Le City Bag經典重現  加碼七夕商品甜美浪漫

Balenciaga「機車包」Le City Bag經典重現 加碼七夕商品甜美浪漫

Loro Piana走進藝術家的家 南法陽光下演繹秋冬風尚新篇章

Loro Piana走進藝術家的家 南法陽光下演繹秋冬風尚新篇章

Loro Piana最新Extra Bag L23手提包 低調優雅的全新化身

Loro Piana最新Extra Bag L23手提包 低調優雅的全新化身

這套貼圖「鯊」很大!GUCCI推全新LINE官方風格貼圖  預約驚喜藏彩蛋

這套貼圖「鯊」很大!GUCCI推全新LINE官方風格貼圖 預約驚喜藏彩蛋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