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台灣傳統花布,你會想到什麼?一朵朵牡丹花盛開在棉布上,這擷取濃郁歷史與民族情結,醞釀出一個熱情與歡樂的節慶,從1960年代開始,在台灣被不分族群共享,近年成了熱門的文創素材,添加創意激盪的花布商品,值得一再品味。
對於「彰藝坊‧偶相與花樣工作室」負責人陳宗萍而言,「花布是母親的母親」,訴說著台灣庶民生活發展的深厚情誼,她解讀,「文化創意一詞是繼續做傳統,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化,創作者不能瞭解和肯定花布的根基,又何談運用花布,創造出新花布的生命價值。」
她強調,「台灣傳統花布不等於客家花布,花布是特屬台灣地方才有的花樣設色,亦是台灣特有的文化情感。」
2002年,客委會運用台灣傳統花布,推廣客家文化有成,讓民眾重新注意到花布,懷舊風潮的蔓延,花布躍上服飾、包包、家飾、包裝小物等,商品琳瑯滿目,但「台灣花布累積50年的廣泛使用,印花自成『傳統』的風格,無論是稱之為「被單仔」、「花仔布」、「窗簾布」、「阿嬤的花布」……都是台灣傳統花布。」
重回台灣花樣時代
陳宗萍對花布的感情深厚,「你對許多東西或多或少一定都有感情,當感情被重新刺激之後,雙方有互動與接觸時,才會產生真正有感情。」她在丈夫的布袋戲團,看見台灣花布被圍在戲台的下方,成為戲台搭景的一部分,驚覺花布看似平凡又高深莫測的實用性。
也因為,她在法國看見傳統文化商品的熱賣人氣,反覆思量著花布的新能量,陳宗萍說,「雖然,台灣自主性棉紡織工業是1950年後發展,但台灣花布早在日據時代就存在,台灣人使用花布的時間已有百年。」設計師運用收集到的花布圖案,展開一場奇幻創作之旅,可以讓台灣傳統花布不再局限地方一詞,成為台灣驕傲的文化特色。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