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學習「穿搭」,就可以明確掌握傳遞給人的第一印象;透過學習「整理」,除了將物品收納整齊之外,也可以藉此明確掌握自己能夠使用的資源,不做重複和多餘的購買。…
女生私房話
「女生的衣櫥裡永遠少一件衣服」詮釋了許多姊妹對服飾消費的需求。然而,時尚商品更迭快速,也造成了環境的負擔。「衣櫥醫生」賴庭荷獨門傳授,教妳買得聰明、省錢又環保,從衣櫥開始,打造出內外皆美的人生!
文/賴庭荷
滿足,從掌握消費習慣開始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買不起好東西,總是省小錢、花小錢,但如果你認真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你真的負擔不起嗎?
許多人的消費習慣是看到便宜東西就不停買,尤其網拍,花起錢來一點也不心痛;平時看到路邊一件兩百多塊的衣服,就順手買了幾件回家;耳環好看,也買了幾副帶走。但幾次下來就會發現,累積的金額也要四、五千塊,甚至上萬,這些看似便宜的小東西加總起來,花費驚人。而這筆錢根本足以負擔一件對你而言有些貴、但可以穿很久的好衣服。對自己的消費習慣沒有掌握度,錢包就會像一直漏水的水龍頭,錢都不曉得流到哪兒去。
生活裡的小額犒賞,可能賠掉生活品質
省小錢的缺點在於,心理上以為自己省錢,一不小心購買更多,也因為價格的考量,會委屈自己買不是最喜歡的東西,而是相對便宜、第二喜歡的物品。然而這樣一來,心理的需求沒被滿足,到了一個間歇期時,便會覺得要犒賞自己,於是開始買東買西,然後過一陣子,甚至會忘了自己買過這些,就統統塞進衣櫃裡,再加上品質不夠好的衣服,穿沒幾次就有瑕疵,買東西的頻率反而變高。
如此整體檢視一番,省小錢真的是節儉嗎?
有這樣消費習慣的人,如果開始記帳,會驚訝地發現有太多不必要的花費,自己其實是有能力負擔好一點的東西的。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覺得平常明明很省,到月底卻老是沒錢?或是突然遇到一筆高額支出,就覺得捉襟見肘。究竟現在的你是享受現況,還是將就現況?是以價格來衡量物品,還是以你的喜愛程度來衡量物品?
正確消費是對地球友善的行為
說來慚愧,我成為衣櫥醫生的初衷,也是因為太愛買衣服。
我母親是慈濟的師姐,所以我從小就接觸環境議題,不能浪費的觀念生根在心底,還會跑到二手市集,在一大堆衣服中搭配出很多好看的衣服。
但隨著時間過去,我發現想丟衣服的人,遠多於想買衣服的人,因為快時尚風潮,消費太方便也太快速,人人都可用低廉價格買到當季流行款式,但穿不久就丟了,也不懂珍惜,更不在乎衣服質料。所以我開始思考,自己能為環境做些什麼?
於是我結合整理與穿搭,開啟衣櫥醫生這項服務,藉由整理不同人的衣櫥,讓他們真正認識自我,以及自己的需要,找出適合他們的穿搭,達到精準消費的目標。
我們都知道快時尚對地球的消耗,我創立衣櫥醫生想傳達的理念,不是完全節制消費,而是趨緩快時尚。
畢竟快時尚是因應人性而生,所以我們該學習的是如何跟快時尚和平共處;不是反對消費,而是要買得精準,選到適合自己的衣服,然後好好珍惜。
我也想起創立衣櫥醫生品牌的初衷之一,源自一支快時尚潮流檢討影片。快時尚帶來的環境破壞畫面,震撼人心,影片引發網路高點閱率和分享廣傳,大家跟著熱切地討論有何解方,也讓我開始反思。
大家提出的方法大致有三種:不買衣服、抵制廠商、做好回收。抵制廠商、做好回收,這兩件事乍看沒有問題,但問題是,回收的衣服會到哪裡去呢?以台灣衣服回收為例,近年來不斷貼錢給世界各國處理,舊衣甚至漸漸賣不出去,也有政府單位提出「不要的衣服與垃圾一起隨袋徵收」的政策。而想從生產端來抵制廠商,廠商的名字一換再換,我發現善忘的人們仍會在不經意中助長生產者。
看來只剩「不買衣服」的選項了吧?我有個朋友曾經執行三個月不買衣服,並且每天認真記錄自己的穿著,但後來發現,要一個仍在探索自我階段的大學生不買衣服,是很難做到的。我也認為這複雜的問題不是簡單一句「不買衣服」就可以解決,要全世界的人都做得到,就需要一個人人都能參與的環保行動。於是我提出口號:「以精準消費代替盲目購買。」
精準並不是盲目限制,而是根據我實際踏查許多人的住家生活空間之後,發現的兩個人類原始渴求──希望給人的第一印象良好,以及擁有舒適整齊的環境,因而發展出來的環保理論。
透過學習「穿搭」,就可以明確掌握傳遞給人的第一印象;透過學習「整理」,除了將物品收納整齊之外,也可以藉此明確掌握自己能夠使用的資源,不做重複和多餘的購買。
當我們足夠了解自己,就不會胡亂購物,也不會重複購買同樣類型的衣物,因此檢視自己的消費行為,是很重要的工作,要知道自己到底平時的消費習慣是什麼,才能規劃,買東西不再綁手綁腳,也能夠買得起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意猶未盡嗎?前往「讀書吧」購買本書電子版,結帳輸入【style】折扣碼,現折 100 元!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