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旅人聽起來是一個空想的概念,但其實當人們在博物館中與數百年前的文物相遇時,透過理解與共感物件背後的歷史意義,何嘗不是一次與時光逆行的心靈旅程?創立於西元1755年的頂級瑞士鐘表品牌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今年適逢品牌創立270周年,除了先前曾在中東阿布達比舉辦了The Quest 270周年巡展,近日更預告將在六月抵達台灣,帶人一探270載時光的珍貴時刻。
瑞士高級製表產業常以日內瓦為尊,除了因為日內瓦是一座饒富歷史的國際城市,「日內瓦印記」(Geneva Seal)更是當代高級製表的準則之一,以象徵日內瓦市徽的老鷹與鑰匙圖騰,帶來風格與精密的認證。身為270年歷史無間斷、始終立基於日內瓦的江詩丹頓,始終以古典美學加上不躁進的創意,成為收藏家心中的指標性頂級精品,而展覽中將現身的多枚珍稀骨董時計與近代高複雜創意新品,正嘗試為人重新看見品牌270年悠長歷史中的特異亮點。
本次登台骨董表款中最古老的首推一只1824年問世的18K黃金二問懷表,能每15分鐘報時一次,同時聽到時鐘與刻鐘,因此名為「二問」,加上開面設計在1824年的懷表相對罕見、讓擁有者可隨時欣賞面盤細節與指針運行。然江詩丹頓不僅歷史悠久,品牌更在1872年起便積極參加包含日內瓦、瑞士納沙泰爾(Neuchâtel)與英國天文台的精準度競賽,因此同時在瑞士、英國皆享譽盛名,一只1907年問世的Chronomètre Royal懷表與一只2007年推出的百周年限量款,正好見證了江詩丹頓如何在古典之美與精準度的兼顧,這或解釋了品牌為何歷久彌新、持續受到藏家喜愛。
江詩丹頓同時也是幾何、造型與工藝的專家,像是一只1910年生產的女用垂飾表便帶來了驚喜:一只擁有黃金身軀、寶石鑲嵌,加上綠色琺瑯彩繪的綠色金龜子,不僅是女士隨身的造型墜飾,當金龜子的鞘翅往外滑開的同時,藏在內側的一個小巧面盤赫然顯現:此時時間成為了其擁有者最珍稀的收藏,對於1910年代的社會氛圍,這只垂飾表體現的不僅有江詩丹頓的大膽品味與洞見,更有對珠寶造型的想像力、令人驚艷。
欣賞完骨董表後,江詩丹頓並帶來多款近年的複雜新作,除2025在日內瓦鐘表與奇蹟表展曝光的270周年紀念鏤雕複雜陀飛輪腕表,更有一只問世於2019年的Traditionnelle系列Twin Beat萬年曆腕表,表款同時具5赫茲與1.2赫茲的高低兩種振頻,甚至可由配戴者自行切換、在高精密與長動能兩種模式中選擇,前代未聞,更是該表款在台首次曝光。
品牌更在特展期間規劃了三場「建築、影像與設計」的跨界講座:分別以「時間的建築,建築的時間」、「影像與時光:時尚攝影與腕錶工藝的風格對話」與「從紙磚到時間之磚:設計如何承載時間?」為題,邀請包含台灣知名建築師劉培森、時尚攝影師黃天仁究方社創意總監方序中,分別與《城邦國際名表》總編輯劉必祥、鐘錶評論家Henry Chen、鐘錶評論家Kyo展開對談。
江詩丹頓270周年The Quest特展將在6月7日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展出,地址為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展覽免費但需預約制才能入場,同時還將規劃,可前往LINE官方帳號:Vacheron Constantin、提前進行預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