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電影 導演胡金銓和作家、學者鍾玲的閃電結婚 ,是上世紀影視與文學結合的一則傳奇。鍾玲在近日出版的回憶錄「我的紅楓歲月」中,首次寫下這一段只見2次面、用4個字便求婚成功的愛情傳奇與藝壇逸事。
鍾玲回憶,1976年她在紐約 大學艾伯尼校區任教時,邀請剛憑「俠女」奪下坎城影展大獎的胡金銓來校演講。「如果不是機緣巧合,我根本不可能請胡金銓來紐大演講。」當時胡金銓雖已名滿天下,但「龍門客棧」、「俠女」在台灣上映時,鍾玲已經出國留學了,根本一部胡金銓電影都沒看過。
兩人的邱比特是一位修習中國研究學是課程的美國學生馬盟。這位猶太裔學生醉心武打明星李小龍,聽說胡金銓正好在美國東岸,建議鍾玲請他來艾伯尼演講。
第二位邱比特則是作家於梨華。她當時正在紐大擔任兼職講師,透過編舞家江青邀到了胡金銓赴紐大演講。但問題來了,鍾玲所在的中國研究碩士課程是個小單位,付不起請胡金銓來紐約的旅館費用。鍾玲原本動念想讓胡金銓住在於梨華家中的客房,但於梨華剛跟先生吵架,不方便招待男客人來家中。最後決定讓胡金銓下榻鍾玲家中的客房,但於梨華必須也來鍾玲家中住,避免孤男寡女同處一室。
胡金銓演講完後,來到了鍾玲家中,參加鍾玲為他舉辦的歡迎會。歡迎會結束,胡金銓和於梨華留下繼續和鍾玲夜聊。鍾玲回憶,「大部分時間他一個人侃侃而談」,胡金銓喜歡娛樂聽者、也自得其樂。鍾玲自認是電影門外漢,不敢跟胡金銓聊電影,兩人談文學、聊聞一多,「從對話中感受胡金銓對文學、文化,對生命的熱誠」。
隔天胡金銓就搭機回到了紐約。沒想到,三天後,鍾玲又接到了胡金銓的電話。電話中,胡金銓劈頭就說:「你跟我罷」。鍾玲呆了片刻,才理解這四個字是「跟他一輩子」的意思。
幾天後,鍾玲搭灰狗巴士來到紐約,看到在中央車站接她的胡金銓,那一刻她明白「就是你了」。胡金銓告訴她「將來我們甚麼都一起做」,她則在晚餐時間回覆,打算辭去教職,跟胡金銓一起做電影、寫劇本。不到幾天的時間,鍾玲決定翻轉人生的方向,從學者搖身變成電影人。
三個月後兩人結婚。在地球兩端的兩個人,從相識到結婚僅三個多月,電影界的人形容胡金銓「拍電影慢,結婚神速。」,婚後鍾玲辭去教職定居香港,成為胡金銓拍電影的最佳拍檔。
半世紀後,鍾玲在回憶錄中回憶兩人的一見鍾情。她分析,胡金銓是個真正愛讀書的人,對以讀書為專業的女博士,比較容易產生感情。鍾玲則認為胡金銓「連大學學位都沒有,卻能電影界登峰造極,才了不起。」兩人看似天南地北、卻因互補互相吸引,短短幾次會面就決定攜手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