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5屆評選,「500盤」公布5年來得盤最高的十大菜色。這十道料理不僅代表台灣餐飲的精湛工藝與創意巧思,更是歷屆評審心中最難忘、最具指標性的經典之作。從傳統經典到創新風味,每一道都展現出食材的極致表現與廚藝的深厚功力,象徵台灣飲食文化的高峰,絕對是饕客必追的十大美味清單。
◎5年得盤數:11盤:「晶華軒」的「鱈蟹西施泡飯」
這道來自「晶華軒」的「鱈蟹西施泡飯」,不但締造連續5年入榜紀錄,更創下5年最高得盤數,歷年來獲得國際名廚江振誠、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綜藝教父王偉忠等名人評審青睞。
談到「鱈蟹西施泡飯」的發想歷程,台北晶華酒店「晶華軒」中餐廚藝總監鄔海明坦言,其實是源自他對食材永續利用的初衷。「當時我們在做『花雕玉液蒸鱈場蟹柳』這道菜時,用掉了蟹腳,但蟹肉和蟹殼還沒有被充分發揮。」他靈機一動,先把蟹殼炒香,再與沙公、白蝦、龍蝦一同熬煮湯底,呈現出迷人的橘紅色。高湯中加入鱈場蟹肉、澳洲帝王蝦、北海道干貝與台灣當令蔬菜,最後撒上炸過的泰國香米,在入口時多了一抹酥脆口感。
關於風味設計,鄔海明也下了一番功夫。他解釋:「在香港人的飲食觀念裡,螃蟹偏寒涼,蝦則屬燥熱,把兩者結合,能達到一種理想平衡。再者,螃蟹帶來『鮮味』,蝦則提供『甜味』,合在一起,恰好能呈現『又鮮又甜』的滋味。」
◎5年得盤數:10盤:「金蓬萊遵古台菜」的「蓬萊排骨 酥」

「金蓬萊遵古台菜」的「蓬萊排骨酥」。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2/10
「蓬萊排骨酥」是「金蓬萊遵古台菜」主廚陳博璿,家傳三代的招牌菜色之一,也是歷屆「500盤」長紅菜色,連續5年入榜,人氣始終不墜。
「排骨酥」是非常具代表性的台菜之一,冠上「蓬萊」之名的「蓬萊排骨酥」,更加不同凡響。選用適合酥炸、肥瘦相間的豬腹協排,以陳家祖傳獨家秘方、從不外傳的醬料醃製,下鍋前要先抓粉、裹上蛋黃,接著再以不同油溫炸兩次。臨上桌前,還要多一道「擠」的工序,由師傅先將肉往下擠,露出一小截骨頭,好讓客人只要輕輕一拉,就能輕鬆去骨,在細節中盡顯待客之道。
◎5年得盤數:9盤:「金蓬萊遵古台菜」的「蔥燒煨參海膽麵」

「金蓬萊遵古台菜」的「蔥燒煨參海膽麵」。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3/10
「金蓬萊遵古台菜」這次以兩道菜品,進入5周年10大得盤榜單;若「蓬萊排骨酥」展現的是世代傳承的手藝,「蔥燒煨參海膽麵」則體現了主廚獨到的創意。
以蔥油拌麵鋪底,上頭覆滿濃香綿滑的海膽與軟Q入味的海參,再灑滿辛香蔥花,一整碗大氣上桌時,立即讓人感受到澎湃海味、視覺效果十足。當服務人員俯身輕輕拌勻,飽含蔥油的麵條隨即被海膽的金黃與蔥花的碧綠緩緩包裹,油潤的光澤彷彿閃耀著海的氣息,入口時醇厚的鮮與悠長的甜接踵而至,讓人在驚喜連連之餘,完全捨不得放下筷子。
◎5年得盤數:9盤:「鼎泰豐」的「蛋炒飯」

「鼎泰豐」的「什蔬蛋炒飯」。圖/鼎泰豐提供
4/10
「鼎泰豐蛋炒飯」看似家常,卻一舉擊敗許多大菜,在5屆「500盤」中狂掃9盤。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國際知名導演蔡明亮、時裝品牌夏姿・陳(SHIATZY CHEN)創辦人暨設計總監陳彩霞等,都著迷於它高溫快炒下的鑊氣香。
「鼎泰豐蛋炒飯」採用優質台梗九號米,在火候油溫精控下,炒出粒粒分明、蛋香四溢的黃金蛋炒飯,並提供蝦仁、肉絲、蝦仁肉絲、排骨與什蔬蛋炒飯多種選擇。喜事國際時尚集團創辦人馮亞敏,便對「什蔬蛋炒飯」讚譽有加,「這道什蔬蛋炒飯清爽、粒粒分明,會隨季節更換時令蔬菜。看似簡單,卻需要極高的努力才能做到如此優化。」
◎5年得盤數:8盤:「六品小館」的「豆干肉絲」

「六品小館」的「豆干肉絲」。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10
「豆干肉絲」是「六品小館」飄香40年的鎮店名菜,在歷屆「500盤」中的表現更是不遑多讓,創下連續5年進榜、累計拿下8盤的傲人記錄。
「豆干肉絲」看似家常,卻是一道細節滿滿的工夫菜。首先是干絲要手切得夠係、夠均勻,再者是牛肉絲或豬肉絲的醃料調製與火侯控制,要做到鑊氣飄香卻不能焦,方能成就這道看似尋常卻不凡的經典好味道。
美學大師蔣勳,便以「經典」二字評論這道菜。「這裡的豆干是一刀刀片出來後再切絲,因此豆干較鬆,沒有機器壓乾絲的那種緊,才能在快炒這麼短的時間內入味。」
◎5年得盤數:7盤:「PASTi」的「阿瑪菲烤白帶魚捲煙燻起司 」

「PASTi」的「阿瑪菲烤白帶魚捲煙燻起司」圖/摘自官方FB
6/10
「阿瑪菲烤白帶魚捲煙燻起司」是5屆「500盤」10大菜色中唯一的西菜,創作靈感源自「PASTi」主廚Hans在義大利南部阿瑪菲海岸(Amalfi Coast),所嘗到的搭配煙燻乳酪的白帶魚。
將白帶魚夾著煙燻起司做成卷,先煎再烤,再淋上一點橄欖油。Fika Fika Cafe創辦人陳志煌表示:「鮮美多汁的魚肉、起司鹹香及橄欖油香氣交織一塊,外酥內軟無敵美味!」Vogue亞太區編輯總監孫怡也對這道菜念念不忘:「那個口感和味道都太特別了,smoked cheese很香、魚很嫩!」
◎5年得盤數:7盤:「驥園川菜餐廳」的「砂鍋土雞湯」

「驥園川菜餐廳」的「砂鍋土雞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7/10
「砂鍋土雞湯」是「驥園川菜餐廳」的鎮店名菜,美味的關鍵就在兩個字——「費工」。特別選用來自台灣東部、重量落在2.5到3斤的蘆花雞老母雞,先用30隻老母雞連續熬煮8小時,接著再加入陳年金華火腿、干貝等食材入鍋,繼續煮上3到4小時;湯色白濁、滋味濃厚的招牌湯頭,就是這樣煮出來的。
不僅湯頭鮮美濃郁,雞肉同樣保有軟嫩多汁、不乾不柴的口感,這也是「砂鍋土雞湯」最讓人驕傲、也最讓饕客著迷的地方。評審寶元紀總經理蔡明倫表示:「這道湯不只暖身,也彰顯川菜對火候與時間的嚴謹。」
◎5年得盤數:6盤:「晶華軒」的「生拆蟹膏麻婆豆腐 」

「晶華軒」的「生拆蟹膏麻婆豆腐」。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8/10
「生拆蟹膏麻婆豆腐」這道菜,是不折不扣的「白飯殺手」。主廚先將擁有飽滿蟹黃與蟹膏的沙母清蒸,保留最原始的海味鮮甜,接著再細心拆解出蟹肉。蟹殼的部分也不浪費,悉心熬成鮮美的濃郁高湯,為整道菜打下底蘊。
豆腐則在高湯與多種正宗四川香料的慢火熬煮下,吸收麻婆的辛香與蟹湯的鮮甜。上桌時底部鋪滿蟹黃、蟹膏與鮮嫩蟹肉,再蓋上蟹蓋,最後淋上提煉出的蟹油,香氣襲人。評審昆凌坦言:「有層次感,濃郁微辣,帶有蟹膏的風味,有一種高級,多層次的辣度,適合配飯,可以來很多碗飯。」
◎5年得盤數:6盤:「頤宮」的「火焰片皮鴨」

「頤宮」的「火焰片皮鴨」。圖/君品酒店提供
9/10
「火焰片皮鴨」是識貨老饕上「頤宮」吃飯,必點的工夫菜之一;五年來持續獲得知名星座專家唐綺陽、昆凌、徐若瑄、威士忌達人林一峰等評審青睞。主廚選用宜蘭產、重達3.5公斤的北京鴨;鴨子必須夠大隻、油脂夠充足,才能在逼出誘人鴨油香色的同時,肉質依舊多汁可口不乾柴。
「火焰片皮鴨」的製作過程相當繁複,先在鴨肚塞入八角、特製醬料、五香粉、鹽糖等香料醃製兩天入味;再過熱水,淋上鴨醋水;接著放進風乾室曬半天,最後才能入鴨爐烘烤。
在吃法方面,也相當多元。除了傳統搭配小黃瓜、蔥段與甜麵醬的經典吃法外,也可以將鴨皮結合莫札瑞拉起司、蘿蔓萵苣和桂花醬,融合中西風味。此外還有鴨架粥、酸菜鴨架湯、芋頭鴨絲米粉湯、七彩炒鴨絲等選項,每一種吃法都令人回味無窮。
◎5年得盤數:6盤:「明福台菜海產」的「鮑魚糯米雞湯」

「明福台菜海產」的「鮑魚糯米雞湯」。圖/高琹雯提供
10/10
「明福台菜海產」的「佛跳牆」聞名遐邇,「鮑魚糯米雞湯」卻在連續5屆「500盤」榜單中更受青睞,總共獲得6盤肯定。美食評論家高琹雯、PChome集團董事長詹宏志、知名製片邱瓈寬等多位評審,都將一盤投給了它。
「鮑魚」雖然高級,卻不是這道菜的重點;「糯米雞湯」才是精華所在。主廚先在全雞內塞了糯米,再把塞了糯米的雞,放進去雞湯熬煮。最後再剪開雞身,讓糯米流出來,吃起來既溫暖又舒心。
詹宏志表示,「佛跳牆」非常出名,但佛跳牆非常仰賴材料等級;「而糯米雞湯的精彩就在於,糯米跟雞都不是昂貴材料,完全要靠本事,保有非常正統的台菜口味的系統,高湯極佳,雞肚裡的糯米飽吸湯汁,非常入味。」
2025 第五屆500盤 The 500 Dishes Award 2025
#500盤2025 #500盤5周年 #第一份台灣人觀點的美食評鑑 #The500DishesAward2025 #500盤 #500dishes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銀行|星展銀行
合作單位|浪琴、inline、福華飯店、雙月食品社、台北101、新光三越
贊助單位|巴部農天然鹼性礦泉水、丸莊醬油、永豐餘生技、好食好事基金會、滋立燕窩、樹頂(Tree Top)、醫願診所 iHope cli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