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那天節氣「驚蟄」,又冷又雨,所有人包緊緊,只有曾志偉一件薄麻襯衫,自在穿行於林間。
原來這位將在8月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建築師,早年曾在峇里島烏布的梯田間過原始生活,學習克服對自然的恐懼。
那個時期的曾志偉,正如冬眠蟄伏中,等待大自然的一聲驚雷。此後曾志偉與自然洋行建築事務所,以不同於主流的建築風格,走出了一條與自然共存的路。
以「不甘心」形容沉潛期間的堅持,曾志偉說:「就是覺得,見過這麼多有意思的創作、有力量的事,台灣的山林又這麼美好,我能不能做一番努力去落實它?」
走向建築與建築以外的世界
曾志偉與團隊獲多項大獎,代表作包括拿下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首獎的大溪老茶廠、ADA建築新銳獎特別獎「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勤美學森大等。不過他走上建築這一行,其實只是因為小時愛畫畫,「找一些跟繪圖或美術、美學有關的事做」。
曾志偉的成長很特別,國小時被送至帛琉群島、菲律賓,那是父母為他找的留美捷徑,他卻還是選擇回到台灣,最後學了建築,並在2003年與同學合作創業,不過起步惟艱,一開始就遇到SARS,幾乎無案可做。但曾志偉堅持了下來。
當初取名「自然洋行」,曾志偉已經考量到「建築跟建築以外的事物」,其中「自然」是「自然而然」,當時對於「大自然」還在摸索中;「洋行」是希望建築可以把他們帶向更廣闊的境界。
峇里島經驗
雖然沉潛期間,自然洋行做著多數事務所都在做的那些住宅或商業案,自己的路還在探索階段,但慢慢地有一些轉變。因為那10年間,有一半時間,他開始了到峇里島的「修煉」。
曾志偉工作後去過一趟峇里島,自此念念不忘,從2003年起,每年有半年時間往返當地,這個經驗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峇里島的魅力何在?曾志偉說:「那裡像一個村莊在支持所有的事,是一個溫暖的共同存在,你不會覺得自己孤單,安穩跟安定感非常強烈。」同時,峇里島除了原生的廟宇,還有著全世界頂尖設計師打造的酒店和餐廳,也成為一個最佳的建築教室。
曾志偉太喜歡峇里島,想在當地有個基地、工作室,田野調查兼學習,就選在烏布的北邊一處靠近叢林的村落郊區,有梯田、有河谷。
前後累計有一個月時間,他睡在自己的基地梯田裡,進行「克服恐懼」的訓練,「是不是能夠更熟悉、理解那些自然的事,然後就減少恐懼?當你對抗大自然能力提升了,在一些比較無法好好保護你的空間裡,你也不會太恐懼。」
當時,曾志偉斷絕對外聯繫,就靠著蚊帳,除了在田裡睡覺外,還要自己採集食物。他笑說,原本想記綠在沒有電腦設備下、自己憑反應做出來的設計或想法會是什麼,沒想到「下一餐吃什麼」這件事變得非常重要。
「就回歸到很身體的本能反應,恐懼啊、寂寞啊、肚子餓啊、想吃好東西啊,不知道時間的存在。」曾志偉說,當時只在意路過看到的野蕨長出了新芽、有顆椰子黃了,那就是一批新的食材,要到河谷取山泉,更麻煩的是要對付蚊蟲螞蟻,每天焦慮地去處理這些瑣事,然後累到躺下就睡,睡飽就醒。
曾志偉已經買下那個基地,十幾年來想蓋工作室,但至今仍只有一、兩個小屋子,這個地方就成為他「思考的一座森林」。
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
10年沉潛,一半時間都在峇里島「養成」,雖然回台後的業務還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平衡,但改變在潛移默化間。「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2014年成立,就是一個峇里島心得的實驗,曾志偉說:「這個地方就是希望去研究味覺、嗅覺、所有感官的關係。」
「少少」位於外雙溪的一處山坡上,離開大路還要爬個幾分鐘,迄今辦過逾百場的工作坊、展覽、活動、婚禮,所有參與者就這樣扛著物件爬上來,彷彿一場從塵囂過渡到森林的儀式,準備進入一場感覺的洗禮。
曾志偉說,當初選址時,這裡已經有相對平坦的位置,一些樹跑過來形成屋頂,像山洞一樣的空檔裡,再架起網子,「在這個『空』裡面用選擇限制的方法去架構。」網子原本是保護植物,經改良提升,變成人也可以在其中生活。
「這裡冬冷夏熱。」曾志偉看著其他人捧著熱茶不敢離手的樣子老實說:「但這就是我說的,你跟大自然的對抗程度是怎樣?」風來了,冷了,就開火爐;溫度高了,熱了,就脫衣服,不只順應自然,更是順應感覺,曾志偉說:「是把我們的感知或承受力,推到一個比較不熟悉的樣貌裡,慢慢去調適,把自己跟大自然的對應拉得更密切一點。」
「我們的感受太敏銳,想一下子就用抵抗的方法去對應冷,不想有一絲退讓。我覺得這是可以調適的,讓身體適應一陣子。」曾志偉說:「大自然裡有一些特殊的魅力,例如極端的寧靜或讓你沉澱下來的感受,就讓你可以去放棄某一些舒適和便利。」
走向威尼斯
於是,從「少少」到勤美學的森大,自然洋行的作品都愈來愈「自然」了。但曾志偉認為:「森林裡還是有一些迷人的地方無法太直覺地轉譯成一個設計風格或一個元素,但有一些安靜的成分、神祕的氣息,是可以透過空間去達到的。」
自然洋行走出了不同路線,一路挺進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曾志偉說,團隊夥伴很年輕,這些年大家在各地旅行、工作的經驗,讓他們想到了「台灣郊遊」的主題,把過去做的幾件事整理成符合這次雙年展的題目「我們將如何生活在一起」。
自然洋行與草字頭國際合作,從6個團隊中脫穎而出,屆時將在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呈現台灣館內容。原訂是5月底展出,因新冠肺炎疫情,現已推遲至8月登場。
曾志偉介紹台灣館屆時的展出,從「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開始,從台灣出發,到北京的「野長城」、峇里島「天然修道院」,再結合影音、氣味,帶入蘭嶼,從泛華人或亞洲來看待人對於大自然的感受力問題。
不追名利場
入選威尼斯雙年展的肯定,讓曾志偉信心大增,未來的宏圖是帶團隊前進法國做計畫,他想在峇里島之外,再到相對文明的地方去對比一下。
曾志偉最常去的地方還是峇里島,如果可以,他希望一直生活在那裡,否則,哪也不想去,就想賴在沙發上,看他最愛的劉寶傑「關鍵時刻」和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
所以問到他心中最完美的建築,這位悠然於大自然的建築師毫不猶豫說:「金字塔是我覺得最完美的建築,我想把自己埋在裡面睡三天三夜。」
「沒有想過成功、成名這些事,就是覺得,在台灣的工作、設計跟生活,是可以很有感的、很有滋有味的。」曾志偉拜訪「少少─原始感覺研究室」的一位薩滿「仙姑」鄰居,圍著火爐,啜飲一杯「神仙茶」。
這位非典型的建築師,更自在於自然間,而非名利場上。
進入「優人物臉書粉絲團官網」,觀賞更多影音報導。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