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趣」成為一種社群媒體 上的競賽,生活彷彿非得充滿打卡照和豐富行程,才算得上有趣的靈魂,然而真正的快樂從來不是靠外在定義,近年風靡歐美的「無趣運動」(Dull Movement)正好反其道而行,透過一則則看似「無聊」的平凡分享,提醒我們重新找回生活本質,也喚醒現代人對於「慢步調」的渴望!
歐美盛行的「無趣運動」4點解析
▶ 1.起源來自於「無聊」
▶ 2.生活不是一場競賽
▶ 3.拒絕過度包裝
▶ 4.活得平凡更自在
「無趣運動」解析01:起源來自於「無聊」
趣運動(Dull Movement)起源來自於一個叫做「無趣男子俱樂部」(Dull Men's Club)的美國網站,這個網站最初只是創辦人Grover Click和好友之間的玩笑,某天他們在紐約運動俱樂部裡圍在一起看雜誌,發現自己的個性對於拳擊、柔道、相撲等俱樂部完全不感興趣,反而更喜歡坐在公園板凳上觀察路人、收集牛奶瓶等等,不禁自嘲自己有夠無聊。沒想到這樣的無聊日常Po上網之後引起廣大迴響,許多人會在「無趣男子俱樂部」網站上分享裝滿一瓶水要多少時間、把香蕉當作各種物件的比例尺、切披薩發現餅皮裡藏有一個完整的熱狗,如今「無趣男子俱樂部」的FB社團擁有超過174萬粉絲,甚至還延伸出「無趣女子俱樂部」、「無聊男女俱樂部」等社團。
「無趣運動」解析02:生活不是一場競賽

圖/儂儂提供 Source:Pexels
2/4
在社群媒體充斥著必須「活得有趣」的年代,人們越來越追求獨特和被看見,生活彷彿變成一場集體競賽,透過精心拍攝的照片、影片和文字,建構出生活過得很有趣、很精彩的形象。其實樂於分享本身並沒有不好,但當它成為一種刻意營造的行為和潮流,反而讓人感到壓力和疲憊,彷彿每個人都得是超級達人才算得上「有趣的人」。然而「無趣運動」的本質正好相反,它提醒我們生活不是用來展示的舞台,也不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表演,唯有放慢腳步,才會發現真正能與自己連結的,往往是那些看似無聊的日常片刻。
「無趣運動」解析03:拒絕過度包裝

圖/儂儂提供 Source:Pexels
3/4
在過度商業化與濾鏡美化的現今,真實反而變得稀有,「無趣運動」喚醒眾人對於社群過度包裝的反思,不炫耀、不裝酷也不比較——穿搭不用比拼行頭,旅遊不一定非得要打卡,就算只是一張日常便當照片、一段生活小觀察,都值得紀錄與分享,當我們願意放下那些追逐的目光,回歸自我聆聽內心聲音,生活也會因此少了焦慮,多了一份踏實與自在。
「無趣運動」解析04:活得平凡更自在

圖/儂儂提供 Source:Pexels
4/4
「無趣運動」提醒我們,真正的快樂不在於刺激,而是發自內心的平靜與自由,不需要害怕自己是否過得太無趣,與其汲汲營營追求有趣,活得平凡反而更自在!雖然生活平淡但並非無所事事,選擇一種舒服的節奏過日子,懂得享受當下擁有的一切,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往往才是幸福和快樂最真實的來源。
【本文由Bella.tw儂儂 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追劇時間】《不可能的任務》迎結局5解析:阿湯哥海陸空特技齊開
【封面人物】接受自己的怪,曾敬驊:「只有把自己交出去,別人才會真正的瞭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