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來綿密又濃郁!6款從冬天紅到春天的「芋頭甜點」盤點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2 / 6

除了春季 盛行的櫻花與抹茶 甜點 值得關注之外,每年冬夏之際都會推出的「芋頭甜點」也是芋頭控必須關注的系列,因為季節不同,盛產的芋頭口感也會有所差別,一般來說,冬天的芋頭口感較為綿密,夏天則因為多雨關係,口感相較之下會比較差,但不論口感差異,其實芋頭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專屬的愛好者,現在就來看看從2019年末延燒到2020春天的芋頭甜點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吧!

【gelato pique cafe x蜷尾家 芋頭牛奶霜淇淋】NT$130

gelato pique cafe每次與蜷尾家聯手推出的新口味都不會讓人失望,這次悄悄上市的「芋頭牛奶霜淇淋」更是與辻利茶舖聯名的抹茶系列的另一款春季選擇,看似簡單的霜淇淋,可以看到上面有一顆顆若隱若現的大甲芋頭顆粒,吃起來的口感呈現綿密與細沙感,同時加入澳洲牛奶製成的濃郁香氣,更是冰淇淋 控不得錯過的新品。

 

地點:新光三越信義A8 2F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1/6

【八月堂 紫薯芋泥可頌】NT$59

從1月份就上市的「紫薯芋泥」,同樣選用台灣在地芋頭,製作成奶油餡擠在八月堂經典的酥脆可頌中,上層在撒上紫心甘薯粉,整個甜點呈現淡淡粉紫色,看起來優雅,吃起來也很濃郁。

【金帛手製 抹茶芋泥生乳捲】NT$420

每年冬天都要購入一條的金帛手製生乳捲,於2019年冬季強勢回歸「抹茶芋泥」口味,綠茶色的蛋糕體是用台灣茶與抹茶為基底製作,口味上則選用芋頭製作,吃起來外層鬆軟內層滑順,不會太過甜膩,是愛抹茶或是芋頭的人必嘗的口味。

地點:台中精誠店、台中三民店

備註:官網訂購、店面購買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3/6

【金帛手製 芋香蛋糕盒】NT$480

回購率超高的台中人氣甜點 金帛手製今年初乘勝追擊,推出適合與三五好友分享的「芋香蛋糕盒」,飽滿的紫色紫薯粉表面,印上品牌logo,甜點設計上運用法式歐貝拉的概念,濃郁又綿密的芋泥、鮮奶油、蛋糕層層堆疊,同時還暗藏了增加口感的Q彈小麻糬當作驚喜,一整塊切下可以看到清晰的剖面,同時響應環保用保鮮盒盛裝,吃完還可重複利用容器,非常方便。

地點:台中精誠概念店、台中三民店

備註:官網下單訂購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4/6

【真芳 甜芋泥肉鬆三明治】消費不限金額加價NT$89

還記得台北必吃人氣早餐之前與7-11合作推出甜芋泥肉鬆三明治,上市7天預購就破萬盒的超狂紀錄嗎?沒有吃到的人沒關係,這次真芳要直接在自己的門市限量上市,這次絕對要手刀購入。

乍看芋泥和肉鬆怎麼搭都感覺很怪,但是這款三明治用綿密的芋泥搭配鹹甜的肉鬆,中間再夾入真芳特製煉乳醬,搭配柔軟的吐司一口咬下,口感非常豐富,剛剛好的甜鹹滋味不會過於突兀,反而達到意想不到的平衡感。

地點:信義店、大安店、民生店、南西店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5/6

【微甜室 芋泥奶茶戚風蛋糕】6吋 NT$780/8吋 NT$1,080

以網購起家不到一年就累積超高人氣的微甜室推出一款創意的「芋泥奶茶戚風蛋糕」,選用大甲檳榔心芋頭蒸煮磨成芋泥,同時也保留芋泥的顆粒感,搭配用鮮奶製成的牛奶戚風蛋糕,加入英式紅茶奶霜,至於總是讓人傷透腦筋的視覺裝飾,微甜室也別出心裁以芋頭奶凍的方式鋪上滿滿一層在表面,雖然蛋糕看似樸素,但切開來即可看到各種食材的層次,一口吃下更是有豐富的變化,絕對是芋頭控的最愛之一。

圖/VOGUE提供

圖/VOGUE提供

6/6

※WENDY CHEN

(完整文章請看VOGUE.com)

延伸閱讀

不運動也要下載的卡路里計算器APP | 體重控制一| 飲食紀錄篇

禁食比你想像中更複雜!專業營養師傳授「間歇性斷食法」3大方式、5大原則

「減醣飲食不是不吃澱粉!」人氣減醣飲食專家分享,吃的飽還能減脂〜【6個替代米飯】最佳澱粉方案。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你可能會喜歡

范少勳、姚淳耀雙帥站台Paul Smith  Barbour聯名系列開賣曬野趣童心

范少勳、姚淳耀雙帥站台Paul Smith Barbour聯名系列開賣曬野趣童心

東京人形町米其林星級百年名店 「壽喜燒割烹 日山」插旗新光三越A4

東京人形町米其林星級百年名店 「壽喜燒割烹 日山」插旗新光三越A4

果然是傑尼獅!「襪子」林佳緯秀JINS眼鏡 變身日系美男

果然是傑尼獅!「襪子」林佳緯秀JINS眼鏡 變身日系美男

首創觸覺回饋!羅技MX Master 4滑鼠開賣 自訂動作環可一鍵啟動AI工具

首創觸覺回饋!羅技MX Master 4滑鼠開賣 自訂動作環可一鍵啟動AI工具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