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看臉的時代,許多人掉入了美貌至上的束縛,被大眾的審美標準壓得喘不過氣,總覺得自己的眼睛可以再大一點、鼻子挺一點、皮膚白一些,身材也能更瘦更凹凸有致,對自我外貌總有許多想再進步與微調的地方,這樣的你,有可能也患上了「外貌焦慮症」,畸形審美正在摧毀原本該有著花樣年華的你,該如何面對,重拾自信開心的自己呢?
美還要更美才夠!對外貌總是少了一點自信與滿足感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Westend61
近幾年有網紅因為不滿意自己的外貌,不停地花大錢去整形、抽脂,有的面容已經不能再動刀,有的傾家蕩產只為了可以再調整雙眼皮、縮鼻翼、有的則是因為整形手術時的感染而喪命於手術台上,在歸咎醫療疏失的同時,許多的網友也紛紛討論起「外貌焦慮症」看似光鮮亮麗的網紅,竟然還要藉由手術讓外貌更升級,到底現代人對於美貌的標準是不是足以逼瘋一個人,無法單單滿足於現狀,需要靠外在力量讓美貌超前。
年過三十,就沒什麼天生麗質!好身材裡浸泡的全是汗水,美貌背後全是好習慣的堅持
什麼是外貌焦慮症?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Alexey Karamanov
所謂的外貌焦慮症指的是對自己外貌極度不自信、總覺得自己不好看,會不斷去照鏡子這樣的重複行為來確認自己的外表,害怕被人盯著看,社交表現變得膽怯或自卑,想透過強烈的化妝與整形來調整,不能清醒的認識自我,從而導致極端行為。
實際上,在心理學中,這樣的外貌焦慮症被稱為「軀體變形障礙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簡稱為BDD,或稱體象障礙、身體臆形症、醜形恐怖,患者過度關注自己的體像並對自身體貌缺陷進行誇張或臆想,在大多數個案中,患者的關注對象是一個或數個很小的或根本不存在的缺陷。因為這種過度關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患者通常會感覺沮喪、不安以及不合群,並且有較高的自殺率。
軀體變形障礙BDD男女患者關注部位差異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Elina Grieta Muizniece / EyeEm
在維基百科上對軀體變形障礙的患者的敘述,有的外貌正常甚至很有吸引力,他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提升「某些」外貌特徵的願望。認為自己外表醜惡以至於害怕他人嘲笑羞辱厭惡而不能進行正常的社會交往,更嚴重的身體畸形恐懼症導致患者拒絕與所有人產生交集。因而在尋求治療時也會羞於啟齒。有些案例中,患者甚至認為與其「被說服」沒有患病,還不如繼續遭受身體畸形恐懼症的痛楚。
大多數患者不滿的身體部位是比較明確的,不過也有人部位不明確。男女患者關注部位差異較大。女性患者多關注腹部、臀部、頭髮。而男性患者則多關注頭髮、身材和生殖器。他們會反覆觀察自己並和別人進行比較,也會反覆徵求親友的評價,希望從別人口中確保自己的這些部位是「正常」的,但仍會傾向遮掩「缺陷處」。並反覆求診於皮膚科或整形科。
深受軀體變形障礙BDD困擾的實際患者Danny Bowman,勇敢面對疾病
有位罹患深受軀體變形障礙BDD的男生,來自英國的丹尼·鮑曼Danny Bowman,他在青少年時期自拍上癮,但怎麼拍都覺得自己不夠好看,甚至會花10小時尋求最完美的角度,後來他患上「外貌焦慮」還陷入了抑鬱症與強迫症,連學校都無法去,也跟朋友失聯徹底封閉自己,經過醫生的診治才恢復健康,他也透過自身經驗告訴大家,你們已經夠好看夠漂亮,並鼓勵跟他同樣有BDD的人勇敢面對疾病才能改變。
模特兒Cameron Russell在Ted演講中談到關於外表
模特兒Cameron Russell曾在TED演說中談到,大眾對於美的定義總是高瘦、白皮膚,許多人問到「當模特兒是什麼樣子?」Cameron 認為許多人想尋求的答案是:「如果你再瘦一點、頭髮再淺一點,妳就會很開心而且顯得很迷人。」但聆聽你的心,假設你擁有的更纖細的大腿和更亮麗的頭髮,你真的會更快樂嗎?模特兒大概是地球上完全最沒有安全感的女人。
愛自己與年歲無關!「你的靈魂要對得起你的美貌」一個自持修身、精緻律己的人絕非膚淺的美麗
美麗妄娜坦言得了容貌焦慮症,訴說自己的心路歷程
擁有77萬訂閱者的美麗妄娜,今年突然發了一支關於容貌焦慮症的影片,完全素顏帶著眼鏡,沒有腳本,她說著網美網帥們螢光幕前的樣貌與自己真實的樣貌不同,而且許多人對自己的外型越來越沒自信,並在意別人的評價而改變自己,內心產生瑕疵而個人對自我的身材與外貌開始產生焦慮症,
經歷最失落的日子後,專家想送給你的「30個快樂正能量」方法!培養你的痛苦復原力、重燃你對目標的熱情
芮妮.恩格恩博士講述美麗病對現代人心理的影養
芮妮.恩格恩博士是長期關心「美麗病」的心理學家,她的TED演講已累積近七十五萬次觀看人次,告訴觀眾大眾對美的既定觀念已經成為了毒害年輕女孩的一種病態行為,讓他們認為只有變漂亮才能爬到想要的地位,最後也藉由演說呼籲改變這樣的趨勢。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Catherine Falls Commercial
芮妮.恩格恩博士在《美麗病:不喜歡鏡子裡的自己?和心理學家聊聊外貌焦慮》一書中提及美麗病,美麗病的症狀就是,女性的情緒能量完全受控於她們在鏡子裡看見的樣貌,導致她們難以顧及生命裡其他的面向。這一切開始得太快了,當人們告訴女孩,她們在世界的價值絕對和容貌有關時,便埋下了潛伏的病因。即使我們最常接觸到的美麗病病患都是年輕女性,但美麗病其實讓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陷入苦惱之中。你不可能置身事外,如欲掙脫,女性必須堅忍不拔。
美麗病的病根,源於放大檢視女性行為的文化。無論女性做什麼、說什麼、是什麼,所有焦點都放在她的外貌。透過我們的所見所聞,還有我們對自己與其他女性的描述,美麗病一再擴散。除了羞辱女性容貌的舉動,只會稱讚女性長相的人也會讓美麗病更嚴重。
美麗病是有殺傷力的,它讓許多女人陷入外貌焦慮與憂鬱。美麗病偷走女性全部的時間、精力、金錢,使她們離夢想愈來愈遠。美麗病讓我們只能盯著一面鏡子,而不是面對整個世界。
嚴格說來,美麗病並不是疾病。X光片上看不到它,驗血也檢測不到病毒。但就像其他的疾病一樣,你能看見美麗病症狀正在迅速地擴散,也能看見來勢洶洶的病徵。有些症狀很明顯,如飲食失調,或是年年增加的整形手術。其他症狀則不易觀察,例如花上幾個小時,只為了拍出完美的自拍照,好放上社群網站。
美麗病或許不是外科專家或心理學家能診斷出來的疾病,不過我跟你保證,所有會接觸到女性的醫護人員都知道這種病,我們全都見識過。
點這裡了解更多關於美麗病:不喜歡鏡子裡的自己?和心理學家聊聊外貌焦慮
濾鏡臉、網紅臉,也是對外貌焦慮的一種表現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Igor Ustynskyy
而近幾年,各國整形科發現,許多人開始從對自己外貌焦慮演變成模仿,看著網紅、KOL在社群軟體上活躍的樣貌產生了羨慕的投射心態,因而想變成一樣的容貌認為這樣可以擁有同樣的生活方式與吸引別人仰慕眼光,越來越失去自我特色,導致有江南女子、蛇精臉、網紅臉這樣的稱呼出現,抑或是因為抖音、智慧型手機的進步,讓修圖與濾鏡成為隱形的面具,不敢真實面對自己的樣子。
幸好不漂亮,因為你會知道不用靠臉也能活得燦爛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Masha Raymers
作者蕭綽的書《幸好不漂亮》談到,漂亮的女生或許比別人多出一些被看到的機會,但同時也為了維持容貌而努力著,認為自己不漂亮的女生,卻有機會按自己的節奏生長,懂得如何不被生活割傷。
那些關乎外貌的煩惱?你可以這樣想:
.長得美,不如「想」得美。
.美不是萬能鑰匙,打不開幸福的保險櫃。
.外貌從來不是不勞而獲的通行證,實力才能給人穩穩的幸福。
.顏值只能讓一個人更容易獲得機會,卻沒辦法讓一個人更輕鬆地把握機會。
真正的美,並不是給外人看的,而是自己對自己的感知。是讓身心由內而外真正地舒展—讓那個真正的自己走出來,就已足夠迷人。
「顏值即正義」美貌如果是一種資源,它真的可以交換一切嗎?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Fabio Formaggio / EyeEm
蕭綽還提到,社交媒體對顏值的消費,看似每個人都是無辜的從眾者,然而每個人也都間接加重了其他人的顏值焦慮,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不夠好看,實際上是物化了每個人,讓每個人都變成了審美的客體。
美貌給別人帶來的愉悅是直接的,那些欣賞美貌的人才是最終的獲益者,世界在享受別人的美貌的人手裡。消費自我美貌的人不過是商業鏈的最後一環罷了。
由於我們每天都活在顏值的行銷裡,無形中似乎每個人都認同了「顏值即正義」這樣的看法。
如果你把美貌看成是一種資源,它真的就可以交換一切嗎?當然不是!就像逃漏稅的明星,無論她們之前有多紅,相貌有多好看,一旦觸犯了社會的底線,便不再會有人為她們的美買單了。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Maria Maglionico / EyeEm
靠美貌改變生活的人,也是這樣。不可否認美貌的確令人賞心悅目,甚至在很多時候也有著優勢,但審美趨勢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如果一味被審美綁架、迎合大眾品味,往往就無法真正擁有獨立的生活,甚至是獨立的人格。而人一旦失去了獨立的生活或人格,生活就不再鮮活,每一件事就像是為了別人而完成的,那些用年輕美貌兌換來的富足生活,也自然是趨於岌岌可危。
終其一生,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無論你有沒有準備好,都要去追求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否則你終將發現當年用不夠美當作藉口而錯過的那個人、那次勇敢上場的機會,甚至你因此失去的自信和勇氣,永永遠遠不會隨著你的變美再次出現在你的生命裡。
不要將自己的未來全部押注在這種轉瞬即逝的東西上,否則,當你失去它的時候,你也會一無所有。真正清醒、獨立的女孩,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強、最有趣的靈魂。
點這裡了解更多關於《幸好不漂亮》
走出外貌焦慮症,重新找回愛自己的那個你!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Catherine Falls Commercial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有外貌焦慮症,以下提供三個方法讓你放鬆,不在花大把力氣關注自己的外表
1. 停止過度關注鏡子裡的自己:每次一照鏡子就想要擠一下粉刺、又覺得眼睛好像不夠好看、嘴唇不夠豐厚,現在把桌上的鏡子收起來,轉移注意力,只留下廁所的鏡子足夠你檢視牙齒有沒有刷乾淨、眼屎有沒有清掉,這樣才不會花太多力氣又對外貌過於糾結。
2. 轉移你對外貌的注意力:多去讀書、運動,都能為氣質與健康的氣色更加分,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明星、網美又更新了哪些照片,反覆端詳她們的自拍又開始檢視自己的外表,或是多跟朋友聊聊天,踏入真實的世界吧!
3. 美應該取悅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在你又開始想要微調哪個部位、哪個地方妝要加重,為化妝、醫美與整形計畫設定一個界限,並找出你想執行這些衝動背後的真實想法,是想贏過別人、還是為了實現某個目標,最重要的是,你的漂亮是要自己開心,而不是為了他人的評價而改變。
?ELLE美妝教室上課了!快來加入 >>點選連結來與美妝迷們一起上課
【延伸閱讀】
>>你有可能是「焦慮體質」嗎?8大焦慮症導致的症狀、容易焦慮的性格與行為,來檢視你是否也中了幾項
>>常覺得時間不夠用、焦慮不安嗎?「窮忙濾鏡」會製造出習慣性焦慮,精神科醫師教你改變想法重新找回內心秩序
>>「生得漂亮是運氣,活得漂亮是本事」在顏值即正義的世界裡自帶光芒,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本文由 ELLE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