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要搬回台灣的時候,台灣設計界的朋友跟我說:「妳真的要回來嗎?雖然說沒有一樣工作是不累的,但在台灣做品牌真的很辛苦。不過還好,妳選了寫網誌。」設計人都有一個品牌夢,尤其八九零後這世代的我們自主意識和實踐力抬頭,想做、敢做、能做。
曾經,在紐約住到第四年的時候,我被洗腦了,覺得「創立品牌」簡直是設計人的本命,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受公司體制的限制,將自己真正想要的創意實現。在紐約,好像沒有什麼不可能,因為整個城鎮的時裝市場成熟,從平價到精品、小攤到百貨,沒有找不到的牌子和風格,各地各區擁有各自的消費群眾。並且紐約客喜好開明,對於東西的質感和設計會給予適當回應。2003年由兩個英國年輕大男孩在紐約起家的rag&bone,高品質布料、高級手工,與傳統優質的供應商(布魯克林Martin Greenfield家族、Norton & Sons)和歷史著名的金屬鈕扣商Waterbury Button合作,將新時尚生活(Lifestyle)衝上紐約街頭成為IT女孩的休閒指標,如今商業擴店享譽國際變成全球潮流。而另一個紐約在地品牌In God We Trust,從2005年創立以來受硬派紐約客喜愛,10年過去,還在SOHO同一個地方、同樣的裝潢、同樣的調性,也僅分佈在同樣硬派的布魯克林潮人區Greenpoint和Williamsburg。自創品牌可以穩穩紮營,也可以光耀國際。似乎, 主理人可以決定品牌的走向與命運。
這幾年台灣各地興起獨立設計品牌,我們雖擁有高度技術的生產力優勢,但對於全新概念的創作和傳統產業的翻新所得到關注並不如意。我們處在一個很奇怪的階段,國際精品雖在百貨成熟林立,但不如香港大小品牌應有盡有;國外獨立設計師品牌可能在複合式街邊店,偏向亞洲市場風格的選品;台灣在地品牌普遍多走文藝復古、獨立快樂的小確幸;且近期快速時尚一波波的入駐,打亂原本的消費秩序,跳過工藝、設計、質料,強打流行與價格。在這樣仍然處在開發中的時尚市場,對於「在地自創品牌者」確實是比較辛苦的。自創品牌,豈止僅是創意? 設計師花了一年半載做出來的東西,需要時間被理解、需要管道被訴說、需要被市場支持延續下一波。平均來講,四年是一個坎兒,本土品牌活過四年的,不管成名與否,很多都走向外銷,國外的訂單遠比國內市場反應好。留在台灣的通路鋪貨,只為留下形象、印象和品牌的血緣性。量產製作的艱難、現實的預算、通路和市場喜好被迫改變品牌命運。
有人說起步的地方很重要,在時尚之都紐約起步就是贏在起跑點;在家鄉台灣起步會比較輕鬆,壓力小,但不被看重。有時感嘆回台三年多,漸漸已有設計同業想做卻不敢做。但其實不管起步在哪,都有優勢和為難的地方,在各路商業品牌的擠壓下,設計人在自創品牌用自己的風格說故事,尋覓能理解他的知音,而我們讓創意能自由發展的方法,除了實質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還是給予一個只要敢做、能做,就能自由揮灑的空間。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