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個性」能後天養成?關鍵就在被你遺忘的內在動力

2021-10-17 19:30 聯合新聞網 udn讀書吧
(圖/Pixabay)

(圖/Pixabay)


人無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來。我們不只要順性而為,更要超越個性。
一般認為,「個性」是具有穩定性的,當性格一旦形成,就幾乎是我們始終如一的特質了。但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個人身上,都有個我們不認識的自己。所謂的「自我」並非固定,個性會隨著成長而有所改變,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重新塑造自己,而且行動越大,改變就會越多。《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本書由榮獲德國年度三大科普寫作記者彙整心理學、腦科學、社會學、科學等諸多領域的研究資料,提供我們關於「個性」種種新知卓見。(編按)

文/克莉絲蒂娜.伯恩特(Christina Berndt)

人不能只是「活著」,更要找出對你有意義的事

在「我們真正想要改變什麼」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也同樣善變。例如:我們寧可讓什麼保持原狀?需要什麼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好?如果不是涉及像是減重或減壓之類的具體計畫,我們恐怕很難說得清楚。

外界的期待經常會勝過我們對於自身的期望,而我們往往對此毫無知覺。我們或許會認為,爭取主管職位,去紐西蘭旅遊,都是合理且正確的選擇。然而,公司的主管職位對於我個人和我的人生真的那麼有吸引力嗎?我是否真的想做這樣的長途旅行?或者,我之所以想這麼做,只是因為我的朋友或其他的人都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但我自己其實沒有那麼想要出去歷險?

被制約的想法與人生

期望往往不是來自我們的內心,而是來自朋友、父母或社會規範,而且它們還經常會與我們的內在需求相互矛盾。心理學家奧利佛.舒爾泰斯(Oliver Schultheiss)解釋,他研究「動機」這項主題已有多年的經驗,哪些動機是來自外界,哪些才是我們自己的?他表示:「對於許多人來說,這幾乎是無法區分的。」

心理學家山姆.索默斯也很清楚,我們幾乎不會檢視自身的信念來自何處、我們是什麼人,或我們想要什麼,「我們通常都會認為這些信息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如果我們總是在履行職責的義務、只是做取悅父母或伴侶的事,那會很不健康。舒爾泰斯警告說,追求與自己意願相反的目標不僅會讓人不滿足,還可能引發憂鬱症。因此,如果一個人能夠認識自己內在的動力,並且盡可能選擇與其相符合的目標,那會很好。遺憾的是,無論是前者抑或後者都很難發生。

舒爾泰斯曾在研究中試著讓人們意識到這種不協調,並且協助他們將職場與生活中追求的目標,以及內心深處的需求(也就是內在動機),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但他不敢嘗試協助人們放棄他們的外在目標,即使這些目標與他們的內在動機是背道而馳的。這位心理學家認為,基於道德上的理由,此舉在非治療性的研究中並不能被證明是合理的。誰知此舉最終將對某人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呢?

事實上,如何度過人生並非只與內心的慾望有關,來自外界的道德要求也是我們無可避免的。如果我們想要保住工作,在職場上就得有所取捨;如果我們決定生養小孩、就得放棄養狗或購買隔壁鄰居會定期整理庭院的花園別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自由度其實並沒有那麼寬闊,是以,我們必須在內心深處的需求、種種的目標及當前的各種限制之間做出妥協,而不能一意孤行地把事情搞到不可收拾。

(圖/Pixabay)

(圖/Pixabay)

因此,舒爾泰斯設計了一些練習,幫助人們在不自我說服的前提下,讓自身的內在動機能與種種給定的目標相結合。

他在一項研究中測試了這些練習的成效。他將七十四位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的受試者只是單純獲得激勵的反饋,藉以促使他們完成某些根本無心進行的任務;第二組的受試者接受了一場能讓他們與其目標更加調和一致的訓練;第三組的受試者則只要一如既往即可,不需做任何改變。

訓練是採取以下的策略:如果我的目標是修剪草坪,因為這對社區附近的社交氛圍十分重要,但我是個非常熱愛交際的人,我討厭因為割草得要孤單地待在花園裡,在這種情況下,或許以下的點子能讓我更容易完成修剪草坪的工作:這個星期不妨約個朋友來家裡,和我一起修剪草坪,下個星期再換我去他家,和他一起修剪草坪,如此一來,我就能將除草的工作與我內心深處的需求結合起來。如果我能事先知道,為何現在修剪草坪對我來說確實很重要(例如,因為事後我會覺得很暢快;因為鄰居會很高興,而我又可以自在地和他們聊天;因為我可以在草坪上舉辦派對;因為我可以踢足球),效果會更好。此舉也有助於我具體想起我的內在動機(也就是我的社交需求)的力量;像是藉由憶起曾與那位朋友進行非常感動的對話,或是與他共度的一個精彩夜晚。

在歷經九週的訓練後,學生們的動機與目標之間的差距明顯縮小。不僅如此,那些年輕人還覺得更自在,而且也較少出現憂鬱的症狀。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我們的決定,決定了我們

新的研究證實,雖然基因確實建構了性格的基礎,不過環境、朋友、社交網絡及生活才是形塑我們目前個性的因素。

當我們結識他人,或是生活中有新的經歷後,都會讓我們有所改變。因此,並不存在顛撲不滅的自我,人們也會對自己的性格產生影響。法國文學家暨哲學家卡繆曾說:「人生就是你所有抉擇的總和。」齊克果也曾有過類似的說法。

事實上,改變我們的,最主要就是我們在面臨人生十字路口時所做的種種決定。史派西特、艾格洛夫與施穆克勒根據「社會經濟調查」的數據資料,針對十二項重大人生事件對於人格發展的影響進行研究後,證實了這點。

該調查的參與者陳述了在做過上次調查後的四年中,在人生中是否發生過某些深具意義的重大事件,例如,他們是否搬出了原生家庭,自立門戶?是否生了小孩?是否結婚、分居或離婚?有失業或退休嗎?又是否有家庭成員過世?

研究結果表明,有孩子、有工作或有固定伴侶關係的人,相較於沒有相同經歷的那些人,兩者可謂截然不同。一個人在中學畢業後是成為學徒,還是繼續升學,不僅會左右他的學生生涯,還會影響他未來從事的行業。此外,較早投入職場的人,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與新觀念,較具開放性,也會更有責任心,畢竟,責任感在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特質:人們必須準時上班,看起來也要夠專業且值得信賴。

有別於學生在一夜狂歡後,隔天可以蹺課,或是在課堂上打瞌睡,公司老闆絕不會容忍員工有這樣脫序的行為。因此大學生在情感上比較成熟,因為與成為學徒的人相比,他們更被要求要獨立自主;而當學徒的年輕人,在培訓期間,往往都還住在家裡,而且是公司中的最低層員工,對所有事情只能聽話照做。

其他的重大決定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本性,像是出國、去異鄉打工換宿等,這些經歷或多或少都可能為人帶來開放性。即使一個人原本比較內向、害羞,在這些情況下也會試著主動敞開心胸。新的體驗可能會很棒,或許可以增廣見聞、拓展眼界、結識有趣的人,讓個性有重塑的機會。

相反地,穩固的伴侶關係會讓人安逸地處於二人世界的舒適圈,也不熱中結識新朋友。然而當與另一半分手或離婚時,重獲自由的感受,會讓人思考自己想尋找何種個性的新伴侶,因此在人際關係上也會變得比較活躍。

書名:《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
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Christina Berndt)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9月3日

書名:《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
作者:克莉絲蒂娜.伯恩特(Christina Berndt)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9月3日

意猶未盡嗎?前往「讀書吧」購買本書電子版,結帳輸入【style】折扣碼,即享8折!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個性:不只成為自己,更要超越自己》,由讀書吧電子書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喜歡這篇文章?按下去成為時尚咖吧!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會喜歡
夏天到要秀身材囉!想要快速練出好身材 專業教練提醒6原則能做到
夏天到要秀身材囉!想要快速練出好身材 專業教練提醒6原則能做到
希澈抵台趴趴走 「曬101認證照、乾了台啤」中文告白:我愛你 臺灣
希澈抵台趴趴走 「曬101認證照、乾了台啤」中文告白:我愛你 臺灣
台南必看!GUCCI ANCORA時尚登陸南美館   聯手國寶級繪師打造7樓高無敵網美牆   手繪QR Code等你「掃」
台南必看!GUCCI ANCORA時尚登陸南美館 聯手國寶級繪師打造7樓高無敵網美牆 手繪QR Code等你「掃」
影/希澈跟小分隊L.S.S.來台 大喊「台灣好久不見」
影/希澈跟小分隊L.S.S.來台 大喊「台灣好久不見」
網友都在看
商品推薦
相關新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