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醫療人員出走,年輕醫師 多選擇「直美」,台大兒童醫院近期公布首度拍攝的短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萌芽」,多名醫師在片中自述,沒想過選擇兒科,進入兒科後,被工作內容吸引,一路留任至今,院長李旺祚表示,這不是一部招生影片 ,而是希望透過影片,化解大眾對兒科的誤解、重新認識兒科醫師。
李旺祚說,各界強調少子化釀國安危機,媒體採訪時也多以少子化為主軸,但兒科醫師扮演更重要角色,且醫師人數還是不夠,政府在兒科領域投入的醫療經費,遠低於日本、韓國等鄰國,導致台灣嬰幼兒死亡率為日本3倍,比起關注少子化,各界更應該關注「我們對兒童的照顧夠了嗎?」盼投入更多資源,改善兒童照護問題。
影片內容訴諸感性,多名年輕兒科醫師現身說法,有人本來想走內科、泌尿科,在醫學院見習,至兒科病房時,就被照顧兒童過程感動,而投入兒科領域;藉研究證實B肝疫苗有助防癌的中研院士、台大醫學院 兒科特聘講座教授張美惠在影片中提到,若不在小兒科擔任醫師,就很難發現這些情況,而發現了問題,「就是一路走下去。」
李旺祚說,每年醫學生至台大小兒科見習,看到前輩們不論在教學、服務病人等各方面,對兒童醫療的付出,都認為非常好,不少人因此被吸引留在兒科任職,並深信兒科醫師對社會而言相當重要,擔任兒科醫師,有機會改善兒童健康,「一念之間就能改善孩子一輩子,是兒科醫師最重要的價值。」
因應少子化,李旺祚認為,國家應投入更多資源及力量,尤其應發展預防醫學,讓兒童不只是死亡率下降,也要活得更健康、快樂。本次兒科影片是短版,本月底將公布長版、微電影等級影片,盼社會各界重新認識兒科醫師,讓未來年輕醫師選擇科別時,不再因為少子化而悲觀,而是回到5年、10年前一樣,依照自身感覺、興趣選科。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FWOYg7C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