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珍藏名鑽也借展! V&A博物館今起大型卡地亞回顧展
「卡地亞」(Cartier)特展將自即日起至2025年11月16日止於英國倫敦V&A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eum)南肯辛頓館登場,是英國近30年來首場卡地亞珠寶與腕表特展,展覽門票即日起開賣,數量有限,售完為止。該展覽由Helen Molesworth與Rachel Garrahan共同策展,場景則由英國建築師暨藝術家Asif Khan MBE操刀,延續卡地亞與藝術家合作打造展覽場景的傳統。
本展透過350件珍貴藏品,回顧卡地亞自20世紀初以來在藝術、設計與工藝的演變和傳承。展品涵蓋 V&A 博物館與卡地亞典藏系列(Cartier Collection)、私人借展、以及英國皇家珍藏。名人曾經配戴過的歷史名作自是展覽焦點,其中最重要的無疑是1953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委託卡地亞製作的威廉森粉鑽胸針,這款胸針鑲嵌所鑲嵌的23.6克拉威廉森珍稀粉鑽原石是女王的結婚禮物,為英國皇家典藏。
其他不能錯過的知名珠寶作品,包括蕾哈娜(Rihanna)在2016年登上《W》雜誌封面時配戴的皇冠 (Scroll Tiara),邱吉爾夫人曾配戴這款經典花環風格的冠冕出席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典禮;英國瑪格麗特公主殿下於姊姊加冕典禮儀式上配戴的玫瑰造型夾式胸針;出自摩納哥皇室收藏(Monaco Princely Palace)的摩納哥王妃葛麗絲凱莉(Grace Kelly)訂婚戒指;以及墨西哥電影女星瑪莉亞菲利斯(María Félix)於1968年訂製的絕美蛇形項鍊等。
這場展覽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探索卡地亞的非凡創意與品牌經典風格的形成、技術創新與精湛工藝的傳承,以及品牌形象的奠定與影響力。卡地亞於倫敦的歷史發展無疑也是本次的展出重點。展覽設計師Asif Khan更精心構思出使作品懸浮於光影、時間與聲音之中的夢幻場景。
展覽的起點回溯卡地亞的品牌發源,以V&A博物館珍藏的1903年Manchester Tiara為此時期的代表,由法國工坊專為一位來自美國、嫁給英國貴族的女士打造,不僅展現卡地亞早期的企圖心,也揭示品牌未來的全球化發展。接著追溯地亞「花環風格」(Garland Style)的誕生,早期受埃及、印度、及伊斯蘭文化影響的設計,到卡地亞鮮明的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逐漸成形的過程。這部分的亮點展品包括威廉森粉鑽胸針,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以及1928年帕提亞拉大君(Maharaja of Patiala)委託訂製的鑽石項鍊與頸鍊。
下一展區探索卡地亞工坊的頂級寶石資源與技術創新,包括標誌動物美洲豹的誕生。此區也特別展出卡地亞運用頂級寶石製作的知名傑作,像是美國名媛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的翡翠項鍊、101克拉Allnatt艷彩黃鑽胸針等,一系列水果錦囊(Tutti Frutti)經典珠寶,以及1937年的一件海藍寶石、鑽石與鉑金皇冠。本展區亦展出多款1930年代流行的紫水晶、黃水晶等彩色寶石珠寶。
時計區則展現卡地亞在造型設計上的大膽與創新,包括1904年史上第一款橫空出世的現代腕表Santos。另外是一系列1960年代倫敦卡地亞創作的腕表,焦點是完美體現搖擺倫敦(Swinging London)的1967年經典Crash表款。猶如魔法的卡地亞神秘鐘 (Mystery Clock)以彷彿懸浮於半空中精準運行的指針令人驚嘆。
展覽最後一區展現卡地亞在當代的全球影響力。早在1925年巴黎「國際現代裝飾藝術與工業藝術博覽會」 (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 上,卡地亞即是唯一與頂級時裝設計師同時在「優雅時尚館」展出的珠寶品牌。隨著時代變遷,演員與音樂人逐漸取代皇室與貴族,成為時尚指標,卡地亞也逐漸成為品味象徵。此區焦點無疑是摩納哥王妃葛麗絲凱莉的10.48克拉台階式切割鑽石訂婚戒指。
展覽最後以一場壯觀的皇冠巡禮劃上句點。亮點展品包括首次公開展出的蛋白石皇冠(Opal Tiara),由卡地亞為瑪麗卡文迪許(Mary Cavendish, Marchioness of Hartington)訂製,並於伊莉莎白二世加冕典禮上以項鍊形式配戴;另外是蕾哈娜曾配戴拍攝時尚雜誌封面的花環風格皇冠(Garland Style Scroll Tiara);以及1934年倫敦卡地亞設計的裝飾藝術風格鑲鑽鉑金光環冠,靈感來自古埃及文化,為當時女性時尚指標貝格姆阿迦汗三世(Begum Aga Khan III)所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