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收納「3黃金法則」就近擺放、頻率分層、因人選物,生活質感大升級

udnSTYLE 劉小川
快接近年底了,許多東西也存放了許久。將近又要接近跨一個年度,而居家收納的重點。圖/pexels

快接近年底了,許多東西也存放了許久。將近又要接近跨一個年度,而居家收納的重點不是把東西藏起來,而是想拿就拿、要找秒找到。能快速定位、好放好拿,才是真的在「管理」物品。

居家收納的重點不是把東西藏起來,而是想拿就拿、要找秒找到。圖/pexels

一、就近原則

東西住在它被用到的地方。煮飯的鍋鏟、調味料放爐台旁;衣物靠更衣區或床邊;遙控器固定在沙發邊的小托盤;出門必備的鑰匙、錢包、悠遊卡集中在玄關托盤,拿了就走不手忙腳亂。別今天塞抽屜、明天丟桌上,固定位置才不會每天找半天。

先量再買、每樣東西指定「家」、定期清點汰舊、動線不順就微調。圖/pexels

二、依使用頻率與重量安排

常用品放「黃金區」(腰到眼的高度),偶爾用的往高處或角落;重物放下層或地面層,搬取不費力。冰箱門內放天天會拿的醬料,年節大鍋收上層;米、油、飲料靠下。空間有限,就用分隔、抽拉、層架提升使用率,避免高高堆一塔,最底下永遠拿不到。

小孩用品收在低層、開放式籃子,搭配圖像標籤,收回去不求人。圖/pexels

三、看使用者選工具

小孩用品收在低層、開放式籃子,搭配圖像標籤,收回去不求人;長輩手勁較小,選好開關的掀蓋盒,少用硬扣或太緊的拉鍊;帶輪子的箱子雖好推,但地面不平或需要堆疊時反而危險。多人同住,透明盒配清楚標示,大家一看就懂。

掌握這三招,再加幾個小撇步:先量再買、每樣東西指定「家」、定期清點汰舊、動線不順就微調。把收納變成生活流程,家裡自然清爽又好用,你也能成為收納達人。

居家收納 廚房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