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族傳統織布孫菊花獲文化部長授證人間國寶 會織布織到不能動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文化部12日辦理「114年度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授證典禮,首次移師至保存者所在地台東縣卑南鄉下賓朗部落舉行,由文化部長李遠親頒授認定證書予「tenun kana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織布」保存者Sunay Paelabang孫菊花,表彰其於「tenun kana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織布」的成就。

文化部表示,文化部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自2009年起登錄重要傳統工藝,並認定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2025年9月新增登錄重要傳統工藝「tenun kana Pinuyumayan卑南族傳統織布」1項,迄今已達22項30位保存者。卑南族織布技藝從遠古時代的口傳故事流傳至今,技藝繁複,是族群身份、歷史記憶與生活智慧的交織體。Sunay Paelabang孫菊花長年耕耘於傳統織布領域,技藝精湛,並致力於教學與推廣,是目前極少數能完整掌握卑南族傳統織作工序與文化意涵的重要傳承人。

典禮中,Sunay Paelabang孫菊花自李遠手中接下認定證書,並回贈她以卑南族長老階層的帽飾繡法轉化成織布作品「攜物袋」給李遠。致詞時,她特別以族語吟唱代表「懷念」的歌曲,展現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與尊重,不僅敬告祖靈,也特別感謝她的姨婆Arelravu孫來金、阿姨Tivitiv孫貴花,以及2位織布老師Panay高春月、Lringa王傳妹。孫菊花說,Panay高春月、Lringa王傳妹一直織布到90多歲不能動為止才放手,「所以我也會跟隨他們,雖然我已經快90歲了,我仍然會加油」。

孫菊花細數自己從小沒有讀書、長大後務農,直到婚後離開家落腳桃園縣龜山鄉,在工廠裡學會了服裝、織毛線等各種技藝,直到1995年退休後回到家鄉,雖然曾說一根針也不要摸,要好好休息了,但是看到家鄉的姊妹拿著十字繡在刺繡傳統服裝,又想起男生的後敞褲及無袖上衣並不是刺繡而是織布,促使她開啟學習傳統織布的下半段人生旅程。孫菊花感性地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加油,將技藝傳給下一代」。典禮最後,族人也以歌謠向Sunay Paelabang孫菊花表達最動人的讚頌與致敬,也大喊「mu mu您現在已是我們卑南族的國寶」。

「114年度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授證典禮首次移師至保存者所在地臺東縣卑南鄉下賓朗部落舉行,所有族人一同見證。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左)參觀人間國寶Sunay Paelabang孫菊花工作室,瞭解孫菊花藝師的織布方式。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 卑南族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