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詩丹頓 X 羅浮宮珍稀館藏面客了!耗時七年研發天文座鐘 重返1755
去巴黎,羅浮宮是觀光客必訪的聖堂級景點。每周二的休館日,蒙娜麗莎終於可稍事喘息,無需面對觀光客的熾熱眼光。然2025年9月16日的這一夜,羅浮宮從白晝到黑夜川流不息,晚上甚至舉行了一場封館的社交夜宴?原來這是瑞士鐘表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270年的生日派對!
江詩丹頓的每個重要年份都看能見證一座殿堂級座鐘的誕生,品牌250周年發表了L'Esprit des Cabinotiers隱秘式座鐘,260周年則發表了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Arca座鐘,今年的La Quête du Temps座鐘則耗時七年研發,是自古希臘和波斯帝國文獻中出現「動偶」以降首次將動偶賦予時間顯示功能,座鐘內更加入了機械記憶裝置、前無古人。
在手表與懷表問世以前的中古世紀,人們以教堂或廣場上的大鐘為生活依據,大型的座鐘遂成為王公貴族的風雅之物、是階級與品味的表徵。座鐘不僅能將無形時間具象感知,座鐘更是以機械構建的殿堂,即便堂內並無神祇,供奉的對象則名為「時間」,一種宏觀的宇宙運行法則。
周二原當是羅浮宮閉館日,本報則隨著江詩丹頓的腳步來到Sully敘利館1樓路易十四的畫像前,正是本次發表的La Quête du Temps座鐘,由上至下再分穹頂、天文鐘、基座三大結構。其中以青金石的雙層底座具備太陽系行星、並以弧面切割硬質裝飾寶石呈現;穹頂的星空圖再現了經日內瓦天文台考證的1755年9月17日上午10時日內瓦天空的星象,此時創始人Jean-Marc Vacheron簽署了首份學徒契約,象徵品牌史正式開展;中段的天文鐘則由四層水晶盤組成,其正面鐘面具備陀飛輪、萬年曆、逆跳小時和分鐘、北半球星空圖。
內置的金色人偶更是座鐘精粹,在開啟機關運作後,青銅鍍金的人偶從頭部、雙臂展開細微變化的三段舞作,其中第三段並將以雙手指示穹頂中的時間刻度;然無論動偶的功能再複雜都是一種機械裝置,然江詩丹頓的動偶不僅以雙手指示時間,其眼神更遠望星辰,最終讓座鐘一如人類或江詩丹頓的270年成就,在虛無中見證了真實。
江詩丹頓並以此延伸製造了一只Métiers d’Art藝術大師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腕表。高振頻3670手動上鍊機芯可以星空圖顯示1755年9月17日江詩丹頓創立之時日內瓦天空中的星座分佈,逆跳時間並將支援「持續顯示」或「按需指示」兩種模式,其靈感來源2019年所發表Twin Beat萬年曆表款當時所導入兩種不同頻率的運行模式,同時金色人偶的手臂將呈現逆跳的小時和分鐘指示,與品牌1930年的Arms in the air懷表、如出一徹。
不僅如此,江詩丹頓晚宴後再宣布與羅浮宮一同合作的Mécaniques d’Art特展,展覽將以羅浮宮的11件座鐘加上中央的江詩丹頓La Quête du Temps天文鐘,展開一場時間的多元「對談」;這些座鐘包含曾在1754年獻給法王路易十五的「創世紀」(La Création du Monde)座鐘,約1600年至1615年間製作的三角形底座渾天儀座鐘,約1640年至1660年間在日內瓦生產的骷髏造型座鐘,以及西元962或972年間面世的銅合金孔雀造型動偶裝置......是一次人類智識文明的縮影、精彩族繁不及備載。
Mécaniques d’Art特展展期長達近兩個月,由9月17日直至2025年11月12日。如果最近來去巴黎,是不是來去羅浮宮逛逛,也跟江詩丹頓說聲生日快樂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