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藥品關稅尚未出爐...台灣小型市場倍受考驗 醫:衝擊二大類用藥患者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藥品關稅措施尚未公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今於臉書示警,未來藥品關稅「確實會影響供應」是長期危機,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來,若完全不作為,最先、最被衝擊的是「仰賴注射劑/裝置型製劑」與「治療時機緊迫與療效窗很窄(NTI)的族群」。

姜冠宇說,一旦美國藥品市場若變貴或更「內向」,跨國藥廠可能優先確保美國供貨、壓縮「小型市場」,台灣的配額便可能受影響。由於美國已把針筒、針頭、醫療手套、口罩等中製醫材的301關稅上調,針筒、針頭最高到100%,將推升相關耗材全球成本與轉單,擠壓注射劑型藥品的交付效率與價格。而腫瘤科靜脈化療與生物製劑等,包含像是G-CSF支持治療藥物,因冷鏈、注射劑,且國際大廠有配額制,小市場容易被延後出貨。

至於,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很接近的藥,藥劑多一點可能副作用上升,少一點又沒效,像走在很窄的橋,必須走得穩、量要剛剛好。姜冠宇說明,如部分移植病人免疫抑制劑、抗癲癇、部分抗凝血、甲狀腺低下症用藥及胰島素等,均屬於此類藥品。

如果因為缺藥而不得已得要換藥,姜冠宇指出,如果藥品換了不同廠牌、改了劑型,加上飲食及腎肝功能變化影響,都可能影響藥品血中濃度,小小變化就有差,突然停藥或漏藥,可能短期內惡化或復發。

姜冠宇說,台灣是依賴外來原廠供應藥品的小型市場,萬一被排擠,將有立即風險,部分病人首當其衝。雖然各國都面臨嚴峻挑戰,但必須要準備。日本也發生過學名藥缺貨事件,但是他們已把多數NTI與急救注射藥納入「安定確保醫藥品」優先清單,配合原料在地化補助、價格、採購與流通面保護機制,韌性明顯優於2020年以前。

日本許多常用藥、學名藥與部分原料藥都有國內生產基地,即使原料部分仰賴中國或印度,也會維持國內一定的合成與製劑能力。就是代工力確實是足夠,加上法規集中、協調快,還有穩供獎勵,比較有戰略備藥制度,這是他們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後的強化。

姜冠宇說,台灣為小型市場,應更需要「精準選藥」的政策投資,減少很多臨床上不斷的經驗性用藥、治療,消耗很多藥物,也同時可以做到供應鏈風險篩檢,預先選出等效性與穩定性較佳的2至3 家適合台灣人的供應商,缺一家時臨床轉換成本低,不用臨時找陌生產品,把穩供寫進合約。

姜冠宇說,目前有基因庫資料的國家都在部署,如英國,台灣有健保,是世界上試藥場域完備的回溯資料庫,只是我們不如英國重視疾病篩選,空有健保資料庫也很難為國人選藥,是可惜之處,危機是一回事,但是應對得宜,就會是轉機。

姜冠宇呼籲,關稅帶來缺藥風險,但不是不能處理,精準選藥把風險前置到採購門檻、把穩供寫進契約、把換藥做好監測,台灣小市場也能有大韌性。做得好,還可以供應其他陷入困難的國家或地區,希望未來能看到我們有足夠的動力推動精準選藥,這是一種韌性競爭力。像是電影「造山者」,一群有志者把技術學回來,運用本土的資源鞏固下來,創造出下一個奇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姜冠宇今於臉書示警,未來藥品關稅「確實會影響供應」是長期危機,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來,若完全不作為,最先、最被衝擊的是「仰賴注...

美國 姜冠宇 藥品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