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烘焙業永續共榮!茆師傅開啟跨世代、跨國界的匠心接力賽

聯合報 記者黃仕揚/專題報導

說起埔里印象,「Feeling18巧克力工房」無疑是這座山城小鎮最令人難忘的甜蜜地標,更有不少人為了Feeling18的巧克力、生吐司而專程來訪。創辦人茆晉(日牂)讓產品自己「說話」,融合試吃體驗與奉茶精神的待客之道,成功創生小鎮觀光並打造共榮商圈,成為企業與地方共好的最佳典範。

從未停下前進腳步的他,更投身於推動台灣烘焙業的共榮、共好,自主發起「茆師傅烘焙高峰會」,邀集頂尖烘焙職人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技藝、分享心法,期望透過這樣的交流平台,激發更多烘焙新力的誕生。

職人精神:技藝、品質、誠信

今年邁入第四屆的「茆師傅烘焙高峰會」,以「匠心接力:烘焙新世代.技藝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延續前三屆成功凝聚業界向心力與創新研發成果的基礎,今年更首度攜手台中市糕餅同業公會共同擴大規模舉辦。活動廣邀來自全台的烘焙職人、青年學子及教育界代表齊聚一堂,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此次職人陣容星光熠熠,包括Feeling18創辦人茆晉(日牂)師傅、烘焙傳奇吳寶春、烘焙匠人小林健吾、陳允寶泉第四代陳宇鴻、莎士比亞烘焙坊創辦人王鵬傑,以及世界麵包冠軍張泰謙等重量級講師,分別就品牌經營心法、產業創新趨勢與國際市場觀察深入分享,為與會者帶來一場兼具深度與啟發的知識盛宴。

對於「匠心接力」的意涵,茆師傅特別指出:「匠心的核心,不僅是技藝的純熟,更是對品質與誠信的執著。這場高峰會的目的,就是要讓這份精神在新世代手中延續、發光,甚至走得更遠。」

寶春師傅:夢想與改變是關鍵

長年致力於推廣台灣在地食材的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師傅,於會中向與會貴賓分享他對烘焙與土地連結的深刻理念。他強調,「在地化×國際化」正是烘焙產業走向世界的最佳方程式,並期許未來的年輕師傅們能持續以台灣風味,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同時,他也鼓勵年輕學子勇敢踏入烘焙行列,不必畏懼挑戰。

寶春師傅更送給新世代兩個關鍵契機點:「夢想」與「改變」。他提到,每個人都應該思考自己人生的定義,找到真正的夢想;而在追夢的過程中,更要時時保有一顆好奇心,因為每一個「為什麼」的背後,都可能是驅動改變的起點。

利他主義 串起同業合作初衷

談起人才培育與傳承,茆師傅的雙眼隨即閃爍著光芒。向來樂於分享、熱心助人的他,早在十三年前便在南投發起「我愛閱讀」行動,鼓勵孩子透過閱讀換取巧克力,至今已有近2萬5000名學童參與。

其中,一位原本對閱讀毫無興趣的小學生,為了換取巧克力而開始翻開書本,最終一路考上頂尖大學,人生自此改寫。多年後,他回到埔里老家時,依然會回到這間曾改變他人生軌跡的巧克力店,這份感動更讓茆師傅確信,茁壯他人,就是創造未來的「靠山」。

茆師傅所秉持的「利他主義」,正是促成烘焙高峰會誕生的初衷。他認為,與其在產業中單打獨鬥,不如效法科技業的產業鏈模式,透過結盟合作,不僅能精進技術,更能以集體力量培育出更多優秀的接棒人才。

高峰會從最初由茆師傅一人自掏腰包籌辦,到如今有愈來愈多同業共同參與,已逐漸發展為串聯學界與業界的重要平台。許多來自技職院校的學生代表表示,能近距離聆聽烘焙職人的第一手分享,對未來職涯有深遠啟發,也讓他們真切體會「走出課本、走進實務」的學習價值。

而這場高峰會所激盪出的第一道火花,便是由茆師傅與團隊共同研發出的義式香橘水果麵包──潘納朵尼(Panettone)。這款在義大利風行超過500年的經典麵包,首次與埔里的百香果結合,激盪出截然不同的風味驚喜。今年10月,這款作品將代表台灣前往義大利參賽,團隊與所有高峰會成員都滿懷期待,希望再次為台灣摘下世界冠軍。而對國人來說,這份榮耀不必遠赴歐洲,在台灣就能嘗到與世界齊名的美味。

吳寶春師傅(右)以「在地化 × 國際化」讓台灣烘焙業走向世界。記者黃仕揚/攝影

由茆師傅與團隊共同研發出的義式香橘水果麵包──潘納朵尼(Panettone)。圖/業者提供

「茆師傅烘焙高峰會」各界職人齊聚:(由左到右)弘光科技大學學生代表戴邦竣、莎士比亞烘培坊創辦人王鵬傑、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Feeling18創辦人茆晉𣉚、陳允寶...

茆師傅相信,茁壯他人,就是創造未來的「靠山」。記者黃仕揚/攝影

巧克力 烘焙 水果麵包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