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後首場藝博會 台北當代藝博會揭幕數位藝術吸睛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昨於台北南港展覽館開幕,今起對公眾開放,展開三天的藝術嘉年華。本屆共有50間國內外藝廊參展,並與文化部、台北市文化局合作推出兩大特展「斷電」與「節點台北」,展出四位藝術家鄭淑麗、蘇匯宇、張徐展、李亦凡的數位裝置作品。其中鄭淑麗、李亦凡先後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展現台灣科技藝術的多元與成熟。

台北當代藝博會與10月舉辦的台北藝博會,是台灣兩大國際藝術展會。本屆台北當代藝博會吸引50家藝廊參展,相較於去年的78家,足足少了三分之一。台北當代也是關稅戰後台灣首場藝博會,昨天的預展人潮洶湧,但人氣能否轉為買氣?貿易戰是否影響藝品銷售?還值得觀察。

一位畫廊業者分析,業者參加國際型藝博會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國際買家,但近年國際政經動盪、疫後旅行成本增加,台灣又因兩岸關係導致陸客大減,國際買家愈來愈少。國內業者為了減少參展成本,往往會在性質相近的台北藝博會跟台北當代之間擇一參加,台北當代的租金又高於台北藝博會,種種原因導致今年的參展藝廊數量「滑坡式」下降。

不過,台北當代藝博會兩位總監任天晉與岳鴻飛來自歐美、深耕亞洲,擁有台灣策展人少有的國際人脈。翁氏工作室總監翁浩原認為,台北當代藝博跟台灣其他藝博會相較「很不一樣」,會看到令人眼睛一亮的當代藝術,包括材質、觀念和展出形式。

以來自倫敦的藝廊「TAEX」為例,代理的藝術家都是數位藝術家如鄭淑麗、荒井建,銷售的藝術品沒有傳統的實體畫作,全都是數位藝術和NFT。這種純數位概念的畫廊台灣尚未誕生,此次也是首次來台展出。來自南韓的李裴畫廊,引進首爾藝術家Sangmin Lee的玻璃畫作。他童年時遭玻璃碎片割傷眼睛、視力受損,卻也因此擁有與眾不同的視角。他受到台北故宮陶器收藏的啟發,以玻璃為媒介,巧妙巧妙運用光線的特性,模糊2D和3D物體間的界限。他的畫作在黑暗中看似消失,但只要用光線照射,便會展現各種奇幻姿態,相當迷人。

此次在台北當代展出的數位裝置藝術,也展現台灣新生代藝術家在科技藝術領域的成熟與突破。蘇匯宇作品「太空戰士」,諧擬1980年代華視同名科幻劇的作品,以犀利又幽默的手法,探索台灣早期影視文化與父權、民族主義的荒謬關係。明年將代表台灣參展威尼藝術雙年展的李亦凡,則推出迷你回顧展,用頗具台味的風格,討論來勢洶洶的AI發展趨勢下,人類面臨的存在難題。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揭幕,錄像、數位等新媒體藝術成為焦點。圖為藝術家李亦凡的迷你回顧展,他明年將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記者陳宛茜/攝影

首爾藝術家Sangmin Lee的玻璃畫作,巧妙運用光線的特性,模糊2D和3D物體間的界限。畫作在黑暗中看似消失,但只要用光線照射,便會展現各種奇幻姿態,相當迷...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揭幕,錄像、數位等新媒體藝術成為焦點。記者陳宛茜/攝影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揭幕,錄像、數位等新媒體藝術成為焦點。圖為藝術家鄭淑麗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作品「說出」。記者陳宛茜/攝影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揭幕,錄像、數位等新媒體藝術成為焦點。圖為藝術家蘇匯宇諧擬1980年代華視科幻劇的作品「太空戰士」。記者陳宛茜/攝影

藝術家 畫作 總監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