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佛士138年來第1人!國際名廚江振誠擔任主廚駐村作家
「一樣的樹,只是高了; 一樣的人,只是老了。萊佛士酒店的建築,就像一位智者,靜靜的看著,而此刻的我發現,書中所說的『吉光片羽』,就是那個當下的我,在這裡片刻停留…」
懷抱著這樣的心情,國際名廚江振誠成為新加坡萊佛士酒店創立138年來,首位主廚駐村作家。新加坡萊佛士酒店行銷總監Jesmine Hall表示,萊佛士酒店有138年的歷史,歷年來吸引了許多作家入住並進行創作,成為孕育出許多靈感的場所。
Jesmine Hall表示:「為了延續酒店深厚的文學傳統,2019 年我們正式啟動『作家駐村計劃』,邀請來自世界各地、極具影響力的人士駐村創作。」江振誠也成為繼知名英籍旅遊作家Pico Iyer、紐西蘭的作家與旅遊記者Vicki Virtue與新加坡著名女詩人Madeleine Lee之後,第四位新加坡萊佛士酒店駐村作家。
就在停在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為期的兩週駐村期間,江振誠完成了他個人的第四本著作、也是第一本食譜書《吉光片羽 (Fragments of time)》。「這雖然是一本食譜書,但是並不是我在Restaurant ANDRÉ做過的菜,也不是我在RAW做過的菜,而是我在新加坡萊佛士酒店駐村期間,所擷取到的靈感。」
呼應新加坡的多種族背景,《吉光片羽》有系統地探討了四大飲食文化,分別是中餐(Chinese)、歐式(European)、東南亞(Southeast Asian)和印度(Indian),「是這四個族群構成了新加坡,也是構成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的『四大』支柱。」江振誠分享:「我就用這『四大支柱』,來說一個關於『吉光片羽』的故事 。」
而每一個族群的料理,都有它的核心所在。「中餐最重要的是『鑊氣』,歐式料理最重要的是『風土』,東南亞料理講求的是『多元融合』,印度料理的核心是『香料』。」江振誠在書中自酒店創立1887年談起,追溯世界政經變遷對飲食文化的影響,並深入探討新加坡作為多元文化交匯之地所孕育出的飲食精神,並細膩的剖析中餐、歐式、東南亞與印度背後的味覺邏輯與文化底蘊。
江振誠表示:「這可以說是一本『未完成的食譜』,或者可以說是一道又一道的『填充題』。這些食譜是以「片段」的形式呈現。」他說:「它可能是醬汁、醃料、抹醬或燉料…等。我希望讀者可以將書中的某一個片段,融入自己的生活,讓它變成讀者自己的『吉光片羽』。」
好比書裡面的一道「馬來千層糕(Kueh Lapis)」,實際是用法國布里(Brie)起司做成的千層蛋糕。江振誠說「這道菜在視覺上呈現了馬來文化的外觀,但口感和風味是法式的。」
還有另一道甜點,看起來像是義大利麵,但其實是用白蓮蓉做的。「這道菜融入了印度香料和色彩,其色彩的靈感,來自印度的色彩節(Holi)。」江振誠表示:「我希望這道菜能體現多元融合,它不僅代表單一族群,而是結合了中式(白蓮蓉)、西式外形(義大利麵)以及印度元素(香料、色彩),非常具有新加坡特色。」
除了新書《吉光片羽》,江振誠其實與新加坡萊佛士酒店還有另外一個合作計畫,就是2025年將在酒店主樓內,開設一家全新餐廳,該空間自酒店創立百年以來,一直是萊佛士酒店的餐廳所在地,並且將由江振誠親自主理。
問起江振誠新餐廳的風貌?他目前仍保持神秘,只是笑著說:「現在還沒有開始進行。應該是在2025年年底會開。」無論新餐廳型態為何,我想這都將是他再次以主廚身份,為這座百年酒店所寫下的另一個全新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