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諸相非相」池上開展 師生用現代藝術詮釋金剛經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東即時報導

今年池上炙熱的立夏過後,蔣勳每天清晨起床,就在全開的宣紙上書寫金剛經。池上穀倉藝術館入門後十公尺長廊,掛滿蔣勳在池上書寫的這些金剛經,筆墨彷彿仍然淋漓。行走其中,還可以聽到蔣勳誦唸的金剛經。這是他為一位擔憂自己開刀後將失明的朋友所錄製的金剛經,花了六天六夜才錄成。錄成之後,朋友的開刀奇蹟似地成功。「金剛經陪我度過許多艱難的時刻,我心中有許多感謝。」蔣勳表示。

蔣勳、曾永玲、董承濂師生聯手詮釋金剛經的跨域特展「金剛經.諸相非相」,25日於池上穀倉藝術館開幕,展至明年3月2日。該展以金剛經為主題,展出油畫、雕塑、書法與多媒體裝置藝術,邀請民眾來到寧靜自在的池上,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曾永玲、董承濂都是蔣勳東海美術系的學生,師生三人多年後在池上重聚,一起供養自己體會的金剛經 ,別具意義。

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表示,媽媽學佛,他國小一、二年級在媽媽身邊認字,媽媽指著金剛經中的「不住相布施」教他認字。他認為,金剛經是藉由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探討哲學與生命,很多人在生命中的艱難時刻,都仰賴誦讀金剛經。因此,當蔣勳提出希望能以「金剛經」為題,為池上穀倉藝術館策劃一檔展覽時,他非常認同,認為池上的寧靜自在,正是閱讀靜思金剛經最好的環境。

穿過蔣勳手書的十八聯幅金剛經走進穀倉藝術館,蔣勳油畫「袛樹給孤獨園」令人眼睛一亮。蔣勳在畫中重現兩千八百年前傳述金剛經的地方,透過畫筆讓觀者想像在森林裡靜坐修行的人與眾生。蔣勳說,曾有朋友告訴他,自己前世是森林中聆聽這場靜坐修行的小鳥,他因此在樹叢中畫滿小鳥。

藝術家曾永玲初次來到池上,看到大波池上的樹葉彷彿出現許多神秘的字句。她在「葉影系列」打造美麗優雅的金屬葉片,隨著光影變化,觀眾將在葉影中讀到「諸相非相」等金剛經中的字句。

藝術家董承濂的多媒體裝置藝術「八十八吉祥 - 我執與無我的法輪」,讓凡夫俗子透過沉浸式體驗領略「無我」的嘗試。這是用十多面鏡子打造的展室,觀眾在此盤腿打坐,隨著光影變化與鏡面的不斷轉移鏡射,先是看到千萬種「自己」的影像,接著此一影像開始旋轉、碎裂與消失,從「有我」到「無我」的過程之中,觀眾開始思考「無我」的經典奧義。

而這場展覽的起點,是一卷「唐・咸通九年敦煌雕版印經」復刻本。此卷復刻本是蔣勳父親遺贈紀念,蔣勳曾經在父親彌留時病榻旁唸誦。當時蔣勳從國外連夜趕回來,「下了飛機就帶著這卷金剛經到了醫院,在父親的病床前誦念。」 蔣勳回憶,經文中的「不驚、不怖、不畏」震動了他,開啟了他用一生叩問金剛經的漫長旅程。

「金剛經」傳世版本超過六種,並有包括中、英、日、法、韓、泰文…等各種語言譯本。台灣好基金會表示,「金剛經.諸相非相」也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國家圖書館的支持,提供宋開慶元年壽聖寺刊本(西元1259年)及元至正元年雙色套印(西元1341年) 復刻本,見證信仰帶動印刷發展的經典文獻。現場另設置聲音的留言與傳送專區,來訪的觀眾可以把留下自己的聲音為眾人獻上祝福。

池上穀倉藝術館入門後十公尺長廊,掛滿蔣勳在池上書寫的這些金剛經,筆墨彷彿仍然淋漓...
藝術家曾永玲在「葉影系列」打造美麗優雅的金屬葉片,隨著光影變化,觀眾將在葉影中讀...
蔣勳在油畫「袛樹給孤獨園」中重現兩千八百年前傳述金剛經的地方,透過畫筆讓觀者想像...
藝術家董承濂的多媒體裝置藝術「八十八吉祥 - 我執與無我的法輪」,讓凡夫俗子透過...
蔣勳在油畫「袛樹給孤獨園」中重現兩千八百年前傳述金剛經的地方,透過畫筆讓觀者想像...
曾永玲作品「蒔時系列-一花一世界」,以缽容器作為修持的象徵,隨心生成各種不同之花...

「金剛經.諸相非相」跨域聯展也獲得蔣動文化基金會與和通文化藝術基金會響應,在池上蔣勳書房及台南和通蔣勳書房策畫「金剛經.夢幻泡影」和「金剛經.應無所住」。

藝術館 蔣勳 觀眾

推薦文章

留言